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體目標、任務要求、戰略舉措,強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貫徹的重大原則,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是其中的重大原則之一。深刻把握這一重大原則,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源于制度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我國改革歷經40多年的發展,實現了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其中,完成體制機制和制度性變革重塑是我國深化改革的核心和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突出制度建設這條主線,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新時代改革開放具有許多新的內涵和特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建設分量更重。就《決定》的內容表述看,“制度”貫穿全篇,共有187處,提出了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都是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的內容,這是由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時代中心任務確定的。制度建設不僅構成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素與基本內容,而且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與拓展提供有力保障。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必將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為開啟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新篇章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有助于確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一種工作方法、也是一種戰略思維,是改革成功的經驗密碼、也是繼續前進的制勝之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協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改革協同發力,這就要求必須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即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更好推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舉措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通過科學的頂層設計,?規劃合理的改革路徑,將?確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標的一致性,?避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碎片化和零散化,使各項改革舉措能夠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形成合力;?通過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等,將?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增強改革的規范性和可預測性,?提高改革的效率和效果;通過制度建設,強化系統思維,將?確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的關聯性和系統性,避免改革的片面性和局部性,使改革能夠全面、?深入地推進,并以此促進各項改革舉措之間的協同配合,?確保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能夠緊密銜接、?形成合力,從而提高改革的整體效能,?實現改革目標。
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有助于充分彰顯制度優勢、發揮治理效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制度優勢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改革開放不僅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過程,更是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獨特優勢、發揮治理效能的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彰顯了制度優勢、發揮了治理效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繼續完善各方面制度機制,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新征程上,面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艱巨任務,必須繼續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破除制約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的體制機制障礙,堅定制度自信,堅持守正創新,明確主攻方向和著力點,通過完善基礎性制度框架,實現各個領域的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和整體性重構,打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錨點”;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打通中國式現代化的“堵點”;通過創建新的體制機制,適應發展新情況、解決發展新問題、形成治理新經驗,破解中國式現代化的“難點”。通過構建起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以強大制度優勢和制度效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要繼續堅持破立并舉、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破立并舉、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確保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目標。要注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統籌部署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各領域改革,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要堅持守正創新,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突出問題導向,在新的起點上推進制度創新。要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切實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伴隨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實落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將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人類文明新形態發展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作者系重慶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