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創造性地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此后多次在不同重要場合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論述,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以中國方案破解全球難題提供了根本遵循。10年來,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投身共建“一帶一路”偉大實踐,在提升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的同時,為共建國家創造了重要的經濟價值、環境價值、社會價值,有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取得豐碩成果。截至2023年10月,中央企業累計在140多個共建國家投資合作項目超過5000個,涉及金額超過1萬億美元。
基礎設施“硬聯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方向。10年來,中央企業堅持以經濟走廊為引領、以互聯互通為主線,累計在共建國家投資或參與建設港口、鐵路、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超過200個,有效疏通了海陸天網大動脈,促進了要素資源大流通。
蘭新鐵路是中歐班列的主要運輸通道之一,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鐵路工程。圖為2023年7月22日,蘭新高鐵一列動車從中國青海省門源縣百里油菜花海駛過。中新社發 成林/攝
海上支點串點成線
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從名不見經傳的港口一躍成為地中海第一大港,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吉布提多哈雷港、尼日利亞萊基港、巴西巴拉那瓜港等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陸上通道拓線成面
中老鐵路助力老撾從“陸鎖國”變為“陸聯國”,中歐班列成為貫通亞歐陸運干線的“鋼鐵駝隊”,亞吉鐵路、匈塞鐵路、雅萬高鐵等開創“一條鐵路拉動一個經濟帶”的新模式,中馬友誼大橋、佩列沙茨大橋、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等成為打通交通動脈、暢通經濟循環的“希望之橋”、“夢想之路”。
天上航線織密網絡
助力共建國家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改擴建的馬爾代夫維拉納國際機場有效助推當地旅游業發展,增開的成都—新加坡、浦東—胡志明、西安—阿斯塔納等航線,為促進經貿、文化交流提供了更為便捷的空中通道。
網上聯通賦能升級
通信服務網絡覆蓋40余個國家,在阿盟、東盟、南亞等地推廣北斗應用、服務億級用戶,投資建設的2Africa海纜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纜項目之一,亞歐5號海纜聯通東南亞、中東、歐洲16個國家,有效提升區域通信能力、促進信息走廊建設。
中央企業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10年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應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匯集著人類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是中國同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陽光大道,是各國企業攜手同行、互惠共贏的廣闊舞臺,具有強勁的韌性、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發展前景。
詳見: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文章《在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展現中央企業新擔當》
(策劃:陳有勇 審核:吳強 監制:王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