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王振義

來源:《求是》2024/21 2024-11-01 09:00:00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王振義

圖為王振義(中)與患者親切交流。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供圖

  王振義是著名醫學家和醫學教育家,他成功實現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床治療新策略,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床基礎,確立了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為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作出了重大貢獻。

  王振義,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24年11月生,江蘇興化人,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校長、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原所長,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1948年,王振義畢業于震旦大學醫學系,并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留任學校附屬的廣慈醫院(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職業生涯早年,他曾參加抗美援朝醫療隊,榮立二等功一次。20世紀50年代,王振義開始了對白血病的研究。歷經艱辛探索,他創新性提出讓腫瘤細胞轉化為良性細胞的臨床治療新策略,找到了“全反式維甲酸”。此后,他和團隊一起研究提出“全反式維甲酸聯合三氧化二砷”方案,使得白血病患者5年生存率大大提高;又從分子生物學角度找出疾病發病機理和藥物作用的機制,使之成為全球公認的“上海方案”,讓千千萬萬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重獲新生。國際腫瘤學界最高獎凱特林獎授獎時,將他稱為“人類癌癥治療史上應用誘導分化療法獲得成功的第一人”。為使更多患者受益,王振義放棄申請藥物專利,無私公開治療方案。多年來,王振義堅持奮戰在醫學教育一線,培育了大批優秀醫學人才。

  “從穿上白大褂第一天起,我就真心喜歡這個職業。我要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堅持人民至上,鞠躬盡瘁、竭盡所能,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王振義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王振義“共和國勛章”。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芯蕊 校對 - 徐勇林 高勝軍 審校 - 夏明月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14619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