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章強調,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文章指出,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加強對國粹傳承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支持和扶持,加強對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研究,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中華文明歷來贊賞不同文明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要加強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文化遺產保護、文明交流互鑒,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本刊配發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的編輯部文章《在賡續歷史文脈中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精神,本期刊發了倪虹、李群、敦煌研究院的文章,分別對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扎實做好新時代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賡續守護敦煌文化遺產作出闡釋。中共最高人民法院黨組的文章,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闡釋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陳一新的文章,總結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10年來國家安全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對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作出闡釋。信長星的文章,介紹江蘇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情況。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的文章,對創新發展中國特色國有資產監管體制作出闡釋。張宏志的文章,闡述“第二個結合”的時代價值與歷史意義。中共中國農業大學委員會的文章,講述科技小院解民生、治學問、育英才的故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圖表: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各指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