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走中國人權發展道路 全面推動西藏人權事業發展進步
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
人人充分享有人權,是人類社會的偉大夢想。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動西藏各項事業繁榮發展,切實保障各族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西藏人權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呈現出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睦、邊防鞏固、人民安居樂業的發展景象。
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西藏工作,為西藏人權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
西藏工作歷來是黨和國家全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西藏和平解放以來,歷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西藏工作,關注西藏發展,關心西藏人民,對西藏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動西藏社會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人權得到極大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進入實現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來構思西藏經濟社會發展,謀劃西藏各族人民的福祉,兩次召開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并不斷豐富發展黨的治藏方略,指引西藏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為推進西藏人權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
圖為西藏加查縣冷達鄉共康村易地扶貧搬遷點。 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供圖
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的核心、人民領袖、軍隊統帥,時刻不忘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對西藏有著深切的牽掛,對西藏工作有著深入的思考,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謀篇布局。2013年3月,當選黨的總書記后第一次出席全國兩會,總書記就來到西藏代表團,參加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明確提出“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戰略思想;2015年8月,總書記出席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黨的治藏方略這一重大命題并系統闡述;2020年8月,總書記出席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深入分析新時代西藏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總結黨治藏穩藏興藏成功經驗,進一步提出以“十個必須”為主要內容的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2021年7月,在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總書記來到雪域高原,祝賀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問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為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擘畫藍圖。習近平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到西藏慶祝西藏和平解放,在黨和國家歷史上是第一次,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西藏工作的大力支持、對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的特殊關懷。總書記還先后接受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的拜見、給隆子縣玉麥鄉群眾回信、給西藏民族大學發賀信、給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實習的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回信,等等??倳涥P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推進西藏人權事業發展進步的行動指南。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聚焦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范區,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西藏人權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
二、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西藏人權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生存權、發展權取得歷史性成就。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舊西藏,人民積貧積弱、苦不堪言。今天的西藏,2019年實現整體脫貧,7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62.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22年脫貧人口人均收入達到1.38萬元,年均增長率高于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水平,脫貧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舊西藏,廣大農奴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今天的西藏,經濟總量從1959年的1.74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2165億元以上;糧食產量由1959年的18.29萬噸增加到2022年的107萬噸;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8753元、18209元,比2021年分別增長8%、10%左右。生命健康權切實保障。舊西藏人口稀少、人均壽命只有35.5歲。今天的西藏,人口已由1959年的122.8萬人增長到2021年的364.81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86.01%,人均壽命達到72.19歲。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水平實現全方位進步。就業優先戰略有效實施。我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實施減負、穩崗、擴就業等一系列政策舉措,2022年城鎮新增就業5.1萬人,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6%,過去5年每年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60萬人以上。教育事業實現優先發展。在全國率先實行15年公費教育政策,學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不斷健全。目前西藏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339所,區內外在校生總人數92.2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1/4,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1年。醫療衛生事業長足發展。目前西藏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衛生技術人員數分別達到5.37張、6.94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達到28個、補助經費提高到人均110元;藏醫醫療機構、衛生技術人員數量成倍增長,所有鄉鎮覆蓋藏醫藥服務。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全面建立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五大保險為主體的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目前各類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320.38萬人次。社會救助體系日益完善,年均保障低保人員24萬人以上、特困人員近1.4萬人。公共文化服務全面進步。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完善五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5492個行政村(居)文藝演出隊實現全覆蓋,專兼職文藝演出隊伍超過10萬人。
在西藏各地群眾慶祝百萬農奴解放64周年之際,改造升級后的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陳列館在山南市克松社區重新對外開放。圖為2023年3月28日,觀眾在重新開放的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陳列館參觀。 新華社記者 孫非/攝
政治權利和公民權利保障得到全過程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充分實現。西藏各族人民充分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管理國家和地方事務的各項權利。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西藏代表共有24名,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代表16名,占66.7%;全區42153名四級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占89.2%。歷屆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擔任,少數民族干部培養使用工作不斷加強,以藏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干部和各類人才已成為西藏干部隊伍的骨干和各行業系統的中堅力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藏語文的學習、使用受到法律保護,藏語言文字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藏文典籍得到有效保護利用。各類非遺項目得到有效傳承和保護發展,全區四級名錄體系更加健全,其中,藏戲、格薩爾、藏醫藥浴法納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各民族的傳統風俗習慣得到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依法保障。在西藏,各宗教、各教派一律平等,信教和不信教群眾一視同仁,1700多處宗教活動場所、1700多項宗教民俗活動,充分滿足了信教群眾的正常宗教需求。全區在編僧尼全部納入社保體系,實現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和人身意外傷害團體險全覆蓋。民族平等團結日益鞏固。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深入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新舊西藏對比教育、“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教育,扎實開展“四史”教育、西藏地方和祖國關系史教育、反分裂斗爭教育。西藏人民與全國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更加緊密,空間分布上交錯雜居,思想情感上日益親近,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生動局面。
環境權保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環境治理成果得到新鞏固。全區50%的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2022年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46平方公里、修復退化草原437.5萬畝,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綠色低碳發展釋放新動能。開展“雙碳”本底評估,編制碳達峰實施方案,啟動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減污降碳行動,碳達峰“1+N”政策體系基本形成。自然生態保護取得新成效。2022年西藏森林覆蓋率達到12.31%,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提高到48.02%,濕地面積達到652.9萬公頃。西藏重點城鎮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水域水準。
特定群體權利享有特殊性保障。婦女兒童權益得到切實維護。2022年西藏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降至45.8/10萬、7‰。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女生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6.94%、90.2%。建立法律援助機構156個,婦女兒童維權合議庭31個。老年人權益保障機制不斷健全。建立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目前西藏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到145個、床位1.3萬張。完善養老服務補貼、失能老人護理補貼、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補貼等制度,惠及近6.7萬名老人。殘疾人權益保障成效顯著。持續推動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提標擴面,兩項補貼分別提高到100元、200元。2012年以來累計發放兩項補貼近10億元,惠及殘疾人群眾80多萬人次。目前16—59歲就業年齡段持證殘疾人實現就業15789人,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安置率達到97.15%。
圖為2023年1月22日,西藏日喀則藏歷農家年,在拉孜縣扎西宗鄉雜村的次旦老人家中,次旦老人的兒孫們在一邊彈扎念琴一邊跳舞,次旦老人(左二)一臉幸福的微笑。次旦老人在民主改革前是“差巴”(領種份地,向農奴主支差役的人),1959年民主改革徹底廢除了舊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次旦一家也迎來了春天。 新華社記者 孫非/攝
新時代西藏人權事業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實踐充分證明:推動西藏人權事業全面發展,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與尊重保障人權相統一;必須堅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必須堅持以發展促進人權保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必須堅持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
三、堅定不移走中國人權發展道路,持續推進西藏人權事業全面發展
人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人權保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大幅提升經濟、社會、文化、環境權利保障水平,堅定不移走好中國人權發展道路,持續推進西藏人權事業全面發展。
堅定不移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不斷開創西藏長治久安新局面。堅持把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首要任務,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旗幟鮮明開展反分裂斗爭,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大工作力度、補齊工作短板,著力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實施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拓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努力形成各族群眾守望相助、共同進步,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生動局面。深入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積極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堅定不移創建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不斷開創西藏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發展促人權,把創建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重要任務,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即所有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都要賦予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優化一產、壯大二產、提升三產,千方百計做大經濟底盤、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加快發展特色農牧業、清潔能源、優勢礦產、高原輕工、綠色建材、通用航空、天然飲用水等產業,推進“數字西藏”建設,推動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新興戰略性支柱產業,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堅定不移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不斷開創美麗西藏建設新局面。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把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內在要求,把保護好高原生態環境作為頭等大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實施重大生態系統工程,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切實保護好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堅定不移創建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范區,不斷開創邊防鞏固邊境安全工作新局面。堅持把創建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范區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戰略任務,加強邊境地區建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改善邊境地區基礎設施條件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強化經濟支撐,努力構建群眾生活有保障、致富有渠道、守邊有動力、發展有支撐的新格局,確保邊防鞏固邊境安全,確保邊境群眾安居樂業、幸福生活。
堅定不移推進依法治藏,不斷開創依法保障人權新局面。堅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權貫穿法治西藏建設全過程,認真貫徹執行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著力構建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完善地方立法,強化依法行政,健全陽光司法機制,加強執法司法工作,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切實為尊重和保障人權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堅定不移提高社會事業發展水平,不斷開創西藏人民充分享有人權新局面。堅持把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牢記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所向是最大的底氣、人心安定是最大的穩定,切實把群眾身邊的小事當作黨委、政府的大事來抓,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群體就業創業工作。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大力實施健康西藏保障工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讓群眾有真真切切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定不移加強黨對人權工作的領導,不斷開創西藏人權事業發展新局面。堅持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西藏人權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把黨的領導落實到人權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確保人權事業發展正確方向。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賢,樹立憑能力用干部、以實績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健全完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制度機制。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嚴肅懲治腐敗,切實維護人民利益。堅持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常態化開展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工作,確保黨領導下的人權事業路線方針政策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