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中國革命生死存亡的湘江戰役

來源:《求是》2021/09 2021-05-01 09:00:00

圖為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 桂林市全州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1934年9月上旬,國民黨軍隊加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腹地發動進攻。由于黨內“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被迫實施戰略轉移,開始長征。

  國民黨“追剿”軍達16個師、77個團,布置了四道封鎖線對紅軍圍追堵截。中央紅軍接連突破敵人三道封鎖線后,于1934年11月下旬進入廣西湘江地域,國民黨當局在此布置了30萬大軍構筑第四道封鎖線,企圖消滅紅軍于湘江以東。面對刺骨的江水、敵機的轟炸掃射、數倍于己的敵人,中央紅軍勇于勝利、勇于突破、勇于犧牲,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在血與火中殺出一條血路,殺出一條走向新生、走向勝利的道路,極其艱難地突破了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國民黨軍全殲中央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中央紅軍在湘江戰役中付出了極大的犧牲,渡過湘江后,中央紅軍從長征出發時的8.6萬多人銳減到3萬多人。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湘江戰役,始終牽掛在湘江戰役中犧牲的革命先烈,明確要求做好烈士遺骸收殮保護工作、規劃建設好紀念設施。2021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的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向湘江戰役紅軍烈士敬獻花籃并三鞠躬,瞻仰“紅軍魂”雕塑,參觀紀念館。他表示,到廣西考察的第一站就來到這里,目的是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緬懷革命先烈,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堅定理想信念,砥礪革命意志。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紅軍將士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敢于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崇高精神,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發揚。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長征路上,我們要抱定必勝信念,勇于戰勝來自國內外的各種重大風險挑戰,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芯蕊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