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凝心聚力新時代追趕超越

來源:《求是》2021/07 作者:劉國中 2021-04-01 09:00:00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凝心聚力新時代追趕超越

劉國中

  陜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紅色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科技教育發達,創新人才富集,區位優勢明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2020年兩次考察陜西并作重要講話,為陜西發展把脈定向、擘畫藍圖。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廣大干部群眾牢記囑托、勇擔使命,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闊步前行。

  一、牢牢把握主題,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鮮明特征和鮮亮主題。黨的十九大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這些重大論斷和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加強對新時代各項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不斷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展。

  高質量發展是立足新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進入新發展階段,發展仍然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仍然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同時,新時代新階段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陜西以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貫徹落實總書記對陜西提出的“五項要求”、“五個扎實”,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我們也清醒認識到,與全國特別是東部省份相比,陜西的發展水平還有不小差距,比如產業結構不優、開放程度不足、居民收入不高、縣域經濟不強、市場活力不夠等問題比較突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任務更重,壓力更大。在新發展階段“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關鍵是要全面深入貫徹落實好總書記對陜西的要求期望,深刻認識新時代追趕超越是內在素質的追趕超越,新時代追趕超越最終要靠提高發展質量來實現。

  推動高質量發展,陜西必須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做強先進制造業,做優高端能源化工產業,培育壯大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盡快見效成勢。圖為2020年2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六院總裝車間里,工作人員正在裝配液體火箭發動機。 中共陜西省委供圖

  高質量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新發展理念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長遠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高質量發展能不能全面提速,就看新發展理念有沒有在頭腦里牢牢樹立,有沒有在實踐中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西考察時提出一系列要求,涵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方方面面,是對陜西貫徹新發展理念精準、具體的指導。推動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是內在統一的。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這些要求,深入思考領悟,在謀思路上一體設計,在定政策上一體貫徹,在干工作上一體落實,符合的就大干快干,不符合的就堅決不做,做錯的就及時糾偏。

  高質量發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目標指向。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選擇。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以高質量供給更好適配需求、創造需求、引領需求;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必須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步伐,全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戰略基點是堅持擴大內需,必須加強需求側管理,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重要條件是擴大對外開放,必須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高全球配置資源能力。對陜西而言,就是要把創新這個最大潛力和最大動力激發出來,暢通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動渠道,持續優化投資和消費結構,用好地處我國地理版圖中心部位和向西開放前沿的區位條件,在參與全國大市場大循環、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爭取更大主動。

  二、立足陜西實際,努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笆奈濉睍r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的關鍵時期,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高質量發展必須有新氣象新作為。我們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依托創新優勢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西考察時強調,“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強做優”??陀^審視陜西實際,一方面,全省有100多所高校、1300多家科研機構、2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業技術人才在百萬以上,兩院院士數十位,在人工智能、空天科技、新材料、增材制造、生物育種等領域優勢明顯。另一方面,科技進步貢獻率還不夠高,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偏低,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發揮還不充分,創新優勢沒有完全轉化為發展優勢。我們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突出機制、人才兩個關鍵,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盡快見效成勢。在出成果上下功夫,圍繞優勢領域建設陜西實驗室,落實好“揭榜掛帥”制度,協同攻關“卡脖子”技術,為高水平自立自強服務,為我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作貢獻。在促轉化上下功夫,建好政府和高校、院所、企業、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市場化運行的開放共享創新驅動平臺,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服務體系,打通科技人才成為企業家的通道,盡快催生一批科創項目、科創企業。在優產業上下功夫,以種業自主創新促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培育壯大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和產品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躍升。

  陜西充分發揮創新資源富集優勢,瞄準人工智能、新材料、增材制造、生物育種等前沿領域,加強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圖為2020年10月,位于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專家在進行小麥育種試驗。 中共陜西省委供圖

  深入推進改革擴大開放。改革開放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西考察時強調,“突出基礎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舉措”,“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近年來,陜西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以“一件事一次辦”等為抓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補齊開放不足這個制約發展的突出短板,去年自貿試驗區6項改革創新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3720列,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均居全國第一。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在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上做得還不夠,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總量偏小,經濟外向度較低。下一步,要緊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抓好“放管服”改革、國資國企改革、農村改革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出一批“民有所盼、我有所為”的“小切口”改革。開放是全方位的,既要推進面向國外的開放,也要搞好省際、省內開放。堅持外貿外資一起抓、通道平臺一起建,加大自貿試驗區創新力度,加快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辦好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等展會,構筑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加強關中、陜北、陜南三大區域及各市區之間合作,以創新協同和產業協作為抓手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提升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水平。

  突出增加居民收入做好民生工作。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創造高品質生活。群眾“腰包”鼓不起來,生活品質就高不起來。陜西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較低,民生改善任務依然很重,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還需要做大量工作。要把增收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多培育能夠創造就業機會的市場主體,多支持“小木耳、大產業”式的特色產業,多推進像“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這樣的改革,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千方百計提高老百姓收入水平。提高老百姓生活品質既要在增收上下功夫,也要在優化公共服務供給上下氣力。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循序漸進,解決好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托幼等領域實際問題,讓三秦百姓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續搞好生態建設和污染防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西考察時指出,“陜西生態環境保護,不僅關系自身發展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而且關系全國生態環境大局”。陜西地跨長江、黃河流域,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具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黃河在陜西境內全長719公里,流域國土面積、人口、經濟總量分別占陜西的65%、76%和87%;關中所在的汾渭平原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區域,陜北黃土高坡水土保持是黃河治理的重要內容,陜南提供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70%的調水量,保護好陜西生態環境責任重大。要深刻汲取秦嶺違建事件教訓,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緊抓不放,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加快尾礦庫治理,推動小水電應退盡退,健全四級網格機制,搞好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讓秦嶺的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堅持不懈開展退耕還林還草,推進荒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抓好入黃排污口整治。強化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監管,確?!耙汇逅览m北上”。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化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繼續推進渭河、漢丹江等綜合整治,加強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中央已經明確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時間表,陜西要抓早動快,確定階段性目標,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堅決淘汰落后過剩產能,大幅度降低化石能源消耗量。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陜西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圖為已建成通車的沿黃公路。 中共陜西省委供圖

  持續提升文化影響力和競爭力。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西考察時強調,“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陜西作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有藍田猿人、半坡遺址、軒轅黃帝陵等遠古歷史,有周、秦、漢、唐等10多個政權上千年的建都史,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延安為中心的偉大革命史,文物點密度大、數量多、等級高,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稱。特別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培育形成的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要求,從黨的輝煌成就、艱辛歷程、歷史經驗、優良傳統中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道理。陜西必須把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弘揚好,把省內諸多的中華文明和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和地理標識保護好,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光大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增強全省人民奮進新時代的精神動力。以突出特色、壯大集群、深化融合為方向,做亮“文學陜軍”、“長安畫派”、“西部影視”、“陜西戲曲”等文化品牌,做大文化產業規模,提升文化產業層次。今年第十四屆全運會和全國殘特奧會將在陜西舉辦,這是我們的重大任務,要認真貫徹落實“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努力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答卷。

  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統籌發展和安全,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陜西作為科教大省、軍工大省、駐軍大省,作為有著許多革命歷史資源的省份,要強化底線思維,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確保全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在政治安全上,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在經濟安全上,規范政府債務管理,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抗風險能力,為國家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作貢獻。在人民生命安全上,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陜西,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毫不放松、從嚴從緊抓好疫情防控,確保公共衛生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

  三、加強黨的領導,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堅持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我們要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提升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高質量發展的方方面面。

  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兩個維護”不是空洞的口號,必須落實在行動上,體現在效果上。推動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從政治上樹牢新發展理念,不折不扣按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做,按黨中央的部署辦。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刻理解黨中央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關心什么、強調什么,搞清楚對陜西的要求是什么、最需要干好的工作是什么,以堅如磐石的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決不回到以GDP增速論英雄的老路,決不回到不顧質量、效益和生態環境求發展的老路。

  提升工作本領。領導干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要在實際工作中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不斷提高運用新發展理念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自覺從“兩個大局”出發分析“時”和“勢”,把共建“一帶一路”、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機遇抓住用好。強化專業思維、專業素養、專業方法,在懂政策、懂市場、懂項目、懂金融等方面下功夫,增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陜西的各項優勢轉化為發展成果。

  強化作風建設。“只爭朝夕、真抓實干”,“有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的這些要求,關鍵在“干”。只有堅持干字當頭,撲下身子干,甩開膀子干,持之以恒干,團結一心干,才能把新發展理念的真理力量釋放出來,才能開創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要發揚老秦人那股“擰勁兒”,把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和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把工作往快里干、往深里干、往細里干、往實里干,以新氣象展示陜西,以新姿態奮戰當下。

  凈化政治生態。實踐證明,政治生態好,干部隊伍就會風清氣正、心齊氣順,社會風氣就會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要堅持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校準方向,貫徹“三個區分開來”,落實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持續強化干事創業的鮮明導向。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一貫到底,徹底肅清趙正永流毒和惡劣影響,不斷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綜合功效,以全面從嚴治黨引領和保障陜西各項事業行穩致遠。

  陜西是一片紅色沃土,新時代新發展階段,我們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新時代追趕超越,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作者:中共陜西省委書記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芯蕊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