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脫貧攻堅楷?!睒s譽稱號獲得者

來源:《求是》2021/05 2021-03-01 09:00:00

“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

  在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涌現出一批政治堅定、表現突出、貢獻重大、精神感人的杰出典型。為隆重表彰激勵先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脫貧攻堅精神,充分激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干事創業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匯聚更強大的力量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毛相林等10名同志“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毛相林,帶領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鄉親以“愚公移山”的決心和毅力,歷時7年,在絕壁上鑿出一條8千米長的“絕壁天路”。路修通后又帶頭引路,培育水果產業,發展鄉村旅游,推進移風易俗,改變貧困落后的面貌。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鑄就了“下莊精神”。

  白晶瑩,積極推動蒙古族刺繡非遺文化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籌劃建立國內最大的蒙古族刺繡扶貧車間等,共帶動內蒙古科爾沁右翼中旗2.6萬名婦女參與蒙古族刺繡產業,帶領貧困地區農牧民婦女開拓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劉 虎,為實現貧困人口飲水安全保障目標,在發現身患肺癌的情況下,仍堅持奮戰在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城鄉飲水安全工程一線,使47萬各族群眾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自己卻因耽誤治療及勞累過度,病情惡化,左眼失明、癱瘓在床。

  李 玉,是“小木耳大產業”的領路人,是國內“南菇北移”、“北耳南擴”等食用菌產業發展戰略的首倡者。2012年以來,他率團隊深入全國40多個深度貧困地區,推動建立31個食用菌技術推廣基地,扶持食用菌龍頭企業22個,幫扶800余個村、3.5萬余貧困戶實現徹底脫貧。

  張小娟,主動放棄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貧困的家鄉甘肅舟曲,遍訪全縣208個村的所有貧困戶,被干部群眾稱為“藏鄉好女兒”、“群眾知心人”。2019年10月7日,在下鄉扶貧返回縣城途中,因車輛墜河不幸殉職,年僅34歲。

  張桂梅,扎根云南邊疆教育一線40余年,推動創建了中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建校12年來幫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她身患絕癥,卻堅守三尺講臺,把對黨的深厚感情轉化為立德樹人的實際行動。

  趙亞夫,40年堅守科技興農的情懷,發展高效農業,退休后作為志愿者帶領茅山老區村民脫貧致富。2013年以來,他和團隊積極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走進陜西、貴州、新疆等地,培育農村科技人才1200名。

  姜仕坤,帶領貴州省晴隆縣干部群眾以山地經濟為引領,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晴隆羊”,山地旅游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2012年到2015年間共減少貧困人口8.28萬人。2016年4月,他在出差時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46歲。

  夏 森,離休后仍心系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累計捐出自己靠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203.2萬元,用于改善貧困鄉村學校的教學條件,其中100萬元設立“夏森助學金”,目前已資助182名貧困大學生圓了“大學夢”。

  黃文秀,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鄉廣西百色,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她勇敢挑起全村脫貧重任,帶動全村實現整體脫貧。2019年6月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年僅30歲。

?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芯蕊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