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全球經濟貿易大幅下降,對我國經濟運行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面對相伴而來的各類風險挑戰,是疲于應付、被風險牽著鼻子走,還是化危為機、努力實現更大發展,考驗著各地各部門的應對能力和應變智慧?!拔:蜋C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這一重要觀點,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光輝,為我們做好當前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早在2019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刻指出,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危中搶機、化危為機,本質上就是運用戰略思維、辯證思維處理復雜局面,始終掌握發展的主動權。這種戰略主動,根本上源于對疫情防控的必勝信念和對長遠發展的堅定信心??陀^上看,疫情沖擊只會導致短期波動,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善弈者謀勢。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階段性困難,而應著眼大勢,放眼未來謀劃實現更大發展。
化危為機,重要的是準確識別機遇、捕捉機遇,并創造機遇。從大的方面看,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直接影響國際經貿活動,倒逼我們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但無論外部形勢怎么變化,都必須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決不能又回到粗放式發展的老路上去。從具體方面看,以新產業、新產品和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新動能逆勢增長,以電子商務、在線學習、遠程問診等為代表的線上經濟表現活躍,展現出新經濟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此外,疫情過后需求反彈的回補機遇、市場調整的拓展機遇、國家加大支持的政策機遇、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機遇等,都是值得關注和發力的重點領域。
化危為機,也是對工作能力的一次大考。識別機遇看戰略眼光,抓住機遇靠科學應變。各級黨委政府只有增強應變意識、應變能力,迅速果斷創新策略方法,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一方面,要主動搶抓國家政策性機遇,迅速貫徹落實,完善配套措施,確保接得住、能落地、見成效。另一方面,看準空間就要果斷出手,拿出創新性的硬核舉措,努力實現超常規發展。同時,還要積極回應各類市場需求,多一些雪中送炭式的實質性服務,在共渡難關中優化營商環境。
破解危局,終將開拓新局、重構格局。只要我們深刻把握危與機的辯證法,必能用好機遇、浴火重生,打造出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走好走實走穩高質量發展之路。
原載江蘇省委《群眾》202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