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

來源:《求是》2020/10 作者:賀軍科 2020-05-16 09:00:00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國各族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真情奉獻,在火線上激揚青春力量,以行動書寫青春篇章。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再次充分肯定廣大青年的抗疫表現,深情表示:“我為你們感到驕傲!”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習近平總書記鼓舞和激勵新時代中國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熱情的勉勵,深刻的論述,讓我們真切體會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殷殷期待和對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視。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當下,傳承的是根脈,面向的是未來,攸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秉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后繼有人的戰略高度出發,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戰略家的深邃視野和宏大格局,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方向性、時代性、開創性的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廣大青年工作者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任務,是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為黨培養一批又一批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遵循。

  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開辟了黨的青年工作新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高度明確了新時代青年工作的戰略地位、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青年工作的職責使命、青年一代健康成長的正確道路、青年工作的路徑方法、共青團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明確了必須加強黨對青年工作的領導,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我們黨培養什么樣的青年、怎樣培養青年,建設什么樣的共青團、怎樣建設共青團等一系列重大課題,推動我們黨對青年工作的認識和實踐實現了創造性發展。

  標定了青年工作的政治屬性。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用極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確保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要求“各級黨委要拿出極大精力抓青年工作、抓共青團工作,切實盡到領導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親自指導青年和共青團工作,領導召開黨的歷史上第一次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指導制定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青年發展規劃,指導審定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和中央團校改革方案,推動黨的青年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從政治高度定位青年工作,把政治性作為對共青團組織的首要要求,在《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中鮮明提出“堅持黨管青年”這一重大原則。這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在青年工作領域的具體體現,深刻揭示了黨的青年工作不是一般的事務性工作,而是事關紅色江山永不變色、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政治工作,是黨要親自抓在手里的工作。這一原則的確立,既為青年工作聚焦主責主業、為黨履職盡責指明了根本方向,也為全黨同志齊心協力抓好青年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隊伍中,身著民族盛裝的青年們熱情揮手。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雋輝/攝

  突出了青年工作的價值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強調“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指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把青年工作作為黨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明確提出“關心和支持青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這些重要論述,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充分闡明了青年和青年工作對于黨和國家事業的極端重要性,把青年工作上升為黨治國理政的一項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工作,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青年工作的職責使命、政治意義、內在價值,進一步增強做好青年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尤其令我們感動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繁忙的治國理政過程中,總是把青年一代健康成長放在心上,外出調研總是不忘與青年交流交心,并時常給青年朋友回信,為青年工作指方向、把脈搏、教方法。“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年輕人不要老熬夜”等一句句滿懷期許、飽含溫情的“金句”在青年人中廣為流傳。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市東湖新城社區考察,聽完社區青年志愿者代表謝小玉的匯報后,深有感觸地說:“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但現在看,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不怕苦、不怕犧牲?!?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充分肯定廣大青年在這場嚴峻斗爭中“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贊揚“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這都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青年一代的無比信任和對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視。

  明晰了青年工作的根本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重視紅色基因的延續傳承,始終強調我們要培養的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指出:“把青年一代培養造就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全黨的共同政治責任?!痹趯η嗄暾佌亣谕袝r,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第一位的要求,希望廣大青年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反復告誡大家不能丟了共產主義;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要從青少年抓起,要求廣大青少年從小“扣好人生第一??圩印薄A暯娇倳洀娬{,青年要具有深厚家國情懷,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告誡青年“離開了祖國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賞都會陷入越走越窄的狹小天地”。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囑托和教誨,回答了“新時代我們要培養什么人”這一關鍵性問題,從根本上指明了當代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航向,鮮明指出了為黨育人這一新時代青年工作的根本任務,進一步揭示了黨的青年工作的初心使命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實踐要求。

  豐富了青年工作的政策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充分肯定青年地位作用的同時,也深刻指出“青年處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階段,在學習、工作、生活方面往往會遇到各種困難和苦惱”,“當代青年遇到了很多我們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困難”,強調要“在青年成長的關鍵處、要緊時拉一把、幫一下”。黨對青年的關懷集中體現在《規劃》中?!兑巹潯愤m應時代變化規律和社會發展趨勢,明確提出“黨和國家事業要發展,青年首先要發展”,充分詮釋和體現了青年優先發展的理念。《規劃》從戰略高度著眼,從建構青年發展政策體系的操作角度切入,聚焦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戀、就業創業等10個領域,分別提出具體發展目標和舉措,同時提出落實規劃的10個重點項目,體現了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現實問題的有機結合。《規劃》的出臺,將青年發展工作全面納入黨治國理政的各項工作之中,進一步強化了青年發展政策的全局性、互補性、協調性,是黨的青年工作領域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標志著我國青年發展事業進入歷史新階段。

  二、充分認識當代青年成長的新特點、新規律,準確把握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绷暯娇倳浿赋觯嗄晔菢酥緯r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青年工作必須深入研究當代青年成長的新特點、新規律,緊跟時代步伐、把握青年脈搏,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青年前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團員青年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號召,立足本職崗位,積極“請戰”、“參戰”,一支支青年突擊隊、一批批青年志愿者始終活躍在疫情防控一線,展現了衣食無憂而不忘艱苦、歲月靜好而不丟奮斗的青春風貌,贏得了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交口稱贊。

  同時,伴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深刻變革,當代青年呈現出許多與父輩不同的鮮明特點,青年工作的現實基礎發生深刻變化,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有了許多新的機遇,也面臨不少新的挑戰。隨著我國從低收入國家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當代青年發展從整體上來看,物質生活水平與父輩相比實現了質的躍升。從群體心態看,當代青年面對各種自我展示的機會搶著上,上臺表演落落大方、開會發言利利索索,很少靦腆與羞澀,展現出一種以國家和民族的強盛、個人生活越來越好為支撐的自信自尊。這些變化,是好事、是進步,為青年工作實現更高水平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和精神基礎。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潮開始在青年中蔓延,“超前消費”、“月光族”現象沖擊著勤儉節約、量入為出的優良傳統;順風順水環境下形成的自信自尊也使得一些青年受不得批評、經不起挫折,“談朋友,一言不合就拜拜;干工作,一事不順就跳槽”……這些問題給青年工作帶來的挑戰,充分凸顯了培養青年奮斗精神的重大現實意義。

  2020年3月23日,北京大學的師生在“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為主題的升旗儀式上進行詩朗誦。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攝

  當代青年知識儲備豐富、視野格局開闊,青年工作的“后喻文化”特征凸顯。“后喻文化”意指,在知識的流動與生長突破時空限制、信息壁壘被打破的時代,知識權威逐步消解,長輩往往需要反過來向晚輩學習。當前,我國初、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從1978年的66.4%和33.6%,增長到2018年的100.9%和88.8%,基本實現基礎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由1978年的228萬人增長到2018年的3833萬人,毛入學率從2.7%增至48.1%,實現了從“精英化”向“大眾化”的轉變;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6年,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顯著縮小。我國教育規模已位居世界首位,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均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發展,青年獲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便捷,交流交往日益頻繁,從中開闊了視野、豐富了閱歷、提高了能力。青年一代將知識傳遞給父輩的“后喻文化”特征十分顯著,具備了更好擔當生力軍和突擊隊的潛力素質;同時,我們的青年工作者有時在知識和視野上不一定比得上自己的工作對象,怎樣把道理講到青年心里去,是很有挑戰性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要向年長者學習,年長者也要向青年學習,相互取長補短,相互信任幫助?!边@是對如何尊重青年特點、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一條十分重要的方法指引。

  當代青年城鄉間流動、境內外流動十分頻繁,社會分布多元,有效組織動員青年面臨新的挑戰。據統計,1978年,全國就業人員4.02億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9514萬人;到2019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5億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42億人。大批農村青年改變了半就業、不充分就業的狀態,轉向城市,進入第二三產業。同時,我國每年出國留學人員已從1978年的860人增加到2018年的66.21萬人,其中每年學成回國人員由1978年的248人增加到2018年的51.94萬人。另一方面,青年職業結構日趨多元,新興青年群體不斷涌現,青年原子化分布與“8小時外”再組織化趨勢并存。各類社會組織特別是青年社會組織如雨后春筍般成長發展起來,使青年工作領域出現了各類青年組織充分競爭的社會環境。這既為共青團組織進一步整合資源、做大做強提供了有利契機,也對擴大青年工作的有效覆蓋面、更好組織動員青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當代青年個性更加鮮明、網絡化生存趨勢明顯,深入引領凝聚青年面臨新的挑戰。當代青年崇尚個性、追求個性,熱衷于發現自我、表現自我,喜歡標新立異,不愿隨大流。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管理者說現在的青年員工越來越不好管、不好帶了,說白了就是現在的青年越來越有個性了。這種個性,在網絡空間表現得尤為明顯。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97億,網絡對青年人口滲透率接近100%,無人不網、無時不網、無處不網成為青年人的常態。網絡也日益成為青年表達訴求、反映意見的主渠道。青年的這一特點,決定性地重塑了青年工作的陣地形態,是青年工作必須適應的網絡環境。與此同時,社會思潮交流交融交鋒、個人表達渠道多樣而便捷,使新時代青年工作面臨復雜多變的輿論環境。近年來,境內外敵對勢力妄圖通過各種渠道向我國青年灌輸歷史虛無主義、自由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錯誤思潮,容易對涉世未深的青年人產生誤導,進而誘發現實風險。這對新時代青年工作如何更有效地引領凝聚青年聽黨話、跟黨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當代青年利益訴求多樣、現實壓力較大,廣泛聯系服務青年面臨新的挑戰。當代青年身處充分競爭的社會,競爭機制被逐步引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列舉了青年在畢業求職、創新創業、社會融入、婚戀交友、老人贍養、子女教育等6個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許多青年都講總書記說到了自己的心坎上。其實,很多困難和壓力過去的青年也會遇到、也要面對,但是不像現在這么多樣,更不像現在這樣需要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去應對和解決。青年群體的這些困難和訴求,對提升青年工作的服務能力、服務效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針對青年這一特點指導開展工作時,堅持的是“兩點論”:一方面,指出“壓力是青年成長的動力”,人都是在壓力下成長的,不能期望所有的成長條件都由外界來提供,否則這個人也是沒有出息、不可能健康成長的;另一方面,也特別強調“要關注青年所思、所憂、所盼”,“努力為青年創造良好發展條件,讓他們感受到關愛就在身邊、關懷就在眼前”。

  三、著力推動黨的青年工作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實現新發展

  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必須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切實加強各級黨委對青年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重要作用,堅持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把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作為政治責任,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工作主線,不折不扣、持之以恒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貫徹到青年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

  突出思想引導,著力提升青年工作的引領力。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內在的強大的持久的?!鼻嗄旯ぷ饕胝嬲A得青年,就必須始終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點上引領青年。要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成就教育青年,引導廣大青年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針對當代青年眼界寬、知識面廣、接受新生事物快的特點,要善于用青年易于接受的語言和方式闡述黨的主張,讓青年在眾聲喧嘩中聽得到正確的聲音、聽得進正確的聲音,提高工作的引導力、說服力。要不斷創新青年思想政治引領的路徑方法,努力從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等多角度把黨的科學理論講深刻,通過話語體系轉換、網絡技術運用等方式把中國道路、中國成就、中國故事講生動,特別是要善于用眼前事教育眼前人,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重大戰略成果的具體實踐作為現實教材,從思想深處打動青年、贏得青年。

  加強組織建設,著力提升青年工作的組織力。組織體系的健全、動員機制的高效,特別是基層青年組織的有效覆蓋和作用發揮,是做好青年工作的基礎。要大力推進基層組織創新和工作創新,進一步健全黨領導下的以共青團為主導的青年組織體系。以加強共青團的基層建設為重點,更好發揮團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增強共青團員對普通青年的影響力、感召力,努力建設一支思想純潔、信仰堅定的共青團員隊伍,源源不斷為黨輸送新鮮血液。充分發揮青聯等青年組織的政治吸納功能,主動關注、積極聯系、有效覆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進程中涌現的自由職業者、快遞小哥等各類新業態青年群體,切實增強廣泛性、代表性。主動做好對青年社會組織的聯系、服務、引導工作,有效動員廣大青年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在火熱實踐中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強化政策服務,著力提升青年工作的服務力。青年有獲得感,青年工作才有存在感。這種獲得感首先來自及時、有效的服務。要以推動《規劃》落實為牽動,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責、共青團協調、各方齊抓共管青年事務的工作機制,針對青年在成長發展方面面臨的現實困難和突出需求,持續加強政策倡導和政策協調,努力推動更多普惠性青年發展政策出臺,真正做到青年有所呼、政策有所應。同時,要主動關心和掌握青少年特別是貧困家庭青少年、殘疾青少年、城鄉間流動的農村青年、農村留守兒童等群體的成長需求,千方百計為他們排憂解難,優化項目載體,整合各方資源,多做雪中送炭的實事,為他們提供常態化、接力式的服務,讓他們真切感受黨的溫暖,從而更加心向黨、熱愛黨。廣大青年工作者要把深入基層、深入青年作為工作常態,了解青年思想動態,傾聽青年意見訴求,幫助青年解決困難,努力成為青年人愿意講真話、交真心、訴真情的知心朋友。

2020年2月6日,共青團組織武漢地鐵青年突擊隊搶建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共青團中央供圖 章旭/攝

  緊扣中心大局,著力提升青年工作的大局貢獻度。青年工作是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面,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應該也必須成為青年工作的一條重要邏輯。要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聚焦打好“三大攻堅戰”,找準青年工作為黨分憂、為黨盡責的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鞏固組織化動員,拓展社會化動員,探索網絡化動員,充分發揮青年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級共青團組織在黨委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青年突擊隊、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等項目化載體,廣泛動員團員青年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戰爭。據不完全統計,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有5.2萬余支青年突擊隊、111.8萬余名團員青年奮戰在醫療救護、交通物流、項目建設等抗疫一線,共青團共組織137.1萬多名青年志愿者參與各地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等工作,社會化募集愛心款物3.2億多元,幫扶受疫情直接影響的青少年數十萬人次,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面向未來,廣大青年工作者要保持這種良好精神狀態,一心為黨、忠恕任事,始終把青年一代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緊跟黨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在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承擔起自身的歷史責任。

作者: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

標簽 -
網站編輯 - 王慧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