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最大的問題是防止松勁懈怠、精力轉移”。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充分肯定脫貧攻堅取得的決定性成就的同時,也指出了精神懈怠這一阻礙沖刺進程的現實問題。
當前,脫貧任務愈發繁重,由于長時間、高強度投身第一線,部分扶貧干部心態復雜,不良情緒組合而成的“疲勞綜合癥”悄然滋生,這些不良心態和行為傾向,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或及時糾正,勢必影響脫貧攻堅的偉大進程。
厭戰懈怠。伴隨著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持續深入,扶貧工作對黨員干部的水平、智慧、經驗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扶貧工作的成效很可能不及前期明顯,不少扶貧干部厭戰懈怠心態隨之滋生。
盲目跟風。有的黨員干部在扶貧工作中急于做出成績,盲目推廣不適應本地實際的產業扶貧項目,導致工作走偏;有的還未摸清扶貧對象需求、貧困癥結,看到成功樣板和典型,就爭著拿項目、上資金,結果“好心辦了壞事”。
畏難應付。脫貧攻堅到了后期,扶貧干部所面對的大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越來越難啃的硬骨頭。面對一些自身具備脫貧條件、卻一味“等靠要”的貧困戶,在做不通思想工作情況下,扶貧干部“傷透腦筋”,產生“納入政府兜底算了”的畏難應付情緒。
急于求成。隨著時間節點的日益臨近,個別地方急于“摘帽子”,急于求成、層層加碼的現象有所增加。有的地方簡單理解“不落人后”,在時間“提前量”上層層加碼,結果忽視了脫貧摘帽的質量,導致了“數字脫貧”;一些干部為了在上級面前掙“臉面”,只注重打造領導“可視范圍”內的項目工程,結果往往顧此失彼,造成工作被動。
不良心態一旦任其滋生蔓延,必將對脫貧攻堅的整體士氣、戰役進展、群眾期許,產生巨大的消極影響。
破解不良心態,需要轉變作風,力戒形式主義。切實加強對工作的統籌,充分考慮基層工作實際,精簡填表報數,科學督查考核;消解不良心態,需要充分發揮組織優勢,配強、配優扶貧工作隊伍,對基層一線扶貧工作者,要在政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保障;摒棄不良心態,還需要強化督查、及時剔除“害群之馬”。脫貧攻堅工作要實打實干,實施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對不嚴不實、弄虛作假嚴肅問責,將懈怠厭戰等不良情緒及時消除在萌芽狀態。
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扶貧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黨員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拿出韌勁、狠勁、拼勁,用心用情用力精準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確保脫貧攻堅成效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
原載安徽省委《江淮》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