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努力培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

來源:《求是》2020/03 作者:范銳平 2020-02-01 09:00:00

  新時代,成都擔負著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國際門戶樞紐和促進成渝地區一體化發展的國家中心城市重要使命。我們將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找位置強擔當作貢獻,圍繞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主線,著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努力打造全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增長極和動力源,切實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和區域輻射力,更好肩負帶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時代使命。

  成都加快建設國家級新區天府新區,加強重大功能平臺跨區域統籌,努力打造公園城市示范區和賦能西部的科技中心,形成帶動區域發展的創新極核和新經濟成長高地。圖為天府新區興隆湖畔的科學城,已集聚一批功能性總部、國家級研究院所、國際化研究型大學和高成長性新興企業。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考察調研期間曾到天府新區視察。 白樺/攝

  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推動成渝地區統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指出:“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區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為主要形態的增長動力源,進而帶動經濟總體效率提升,這是經濟規律?!痹谥醒胴斀浳瘑T會第六次會議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背捎宓貐^作為西部經濟腹地和戰略后方,以全國1.9%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國6.9%的常住人口,創造了全國6.3%的經濟總量,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僅有53.8%,比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低近6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僅有6.5萬元左右,分別為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的55%、40%左右,有巨大發展潛力和承載空間,是我國經濟發展韌性和戰略縱深所在。2018年以來,成渝地區統籌發展逐步走深走實。成都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共探統籌發展體制機制,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共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著力實現產業協作、創新協同、服務共享,真正唱好“雙城記”。

  主動擔當主干責任,推動“干支”聯動協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四川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要素分布和經濟發展條件在不同區域差異性較大,是全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四川提出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在四川區域發展史上首次將成都定位為“主干”。成都主動與全省20個市(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著力為全省開放合作搭臺、產業轉型賦能、創新改革聚勢、生態建設助力,共建四川區域協同、共興共榮新格局。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形成跨區域的產業生態圈。以開放大通道建設、優勢資源互補開發、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為重點,推動四川五大經濟區協同發展,探索建立跨區域“投入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機制,構建產業協同、市場共興、功能共享、交通互聯的“水漲船高”發展共同體,共同推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主動推動成德眉資一體化發展,做大做強成都都市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過去,受龍泉山阻隔等因素影響,成渝地區發展的離心力大于向心力,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形成“拔河效應”,導致龍泉山東側城市出現“中部塌陷”。成都為打通發展阻隔,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堅定推動成德眉資(成都、德陽、眉山、資陽)一體化,探索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推動天府新區、國際鐵路港經開區、天府空港新城等重大功能平臺跨區域統籌,在成德眉資銜接地帶分別打造四川先進制造業產業帶、成眉高新技術產業帶、成德臨港經濟發展帶,率先形成一體化發展先行示范區,推動成都平原鐵路公交化運營,共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成都都市圈,構建引領成渝地區統籌發展的新極核,變“拔河效應”為“抱團發展”。

  主動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市域空間差異化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分類精準施策,推動形成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國土開發有序的空間發展格局”。為破解“大城市病”,我們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城市規劃建設的邏輯起點,以千年立城的靜氣重塑城市空間格局,以公園城市理念探索新型城鎮化道路,構建“一心兩翼三軸多中心”網絡化空間結構和“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差異化功能布局,形成與資源稟賦、生態容量相匹配的城鄉空間格局,塑造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公園城市形態,保持休閑之都、宜居之城的生活城市競爭優勢。秉持“人城產”邏輯,以產業功能區建設重塑城市經濟地理,構建專業化的經濟組織方式和現代化的城市工作方式,規劃建設66個產業功能區和14個產業生態圈,統籌推動人口規模、公共服務、主導產業協調布局,逐步構建覆蓋全區域全人群、標準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務體系,把每一個產業功能區打造成一個高品質生活宜居社區,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作者: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芯蕊
評論 登錄新浪微博 @求是 發表評論。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并遵守相關規定。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