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組讓中國電影工作者難忘的鏡頭:2013年9月,在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時,習近平總書記與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親切握手并致以問候;2018年6月25日,總書記專門致信勉勵83歲高齡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同志;2019年11月,總書記親力親為,積極倡導通過國際制作助力電影“走出去”,號召金磚國家電影人深度合作,開創電影國際合作新篇章……
這是新中國成立70年大慶愛國熱情超燃的畫面:中國電影不僅為國慶奉獻了精品力作,更讓看電影成為人們抒發愛國熱情的重要方式——《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等重點影片,激發了電影市場的蓬勃活力,五天的國慶檔票房就超過34億元。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642.66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主旋律影片成為這個歷史新高的現象級產品。
從《古田軍號》、《紅星照耀中國》弘揚革命歷史的紅色基因,到《地久天長》讓現實題材走向生活深處;從《流浪地球》開創中國科幻電影新征程,到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從《戰狼》系列對電影工業化生產方式的新探索,到中國國產電影的票房不斷高揚,持續涌現的精品佳作,動力強勁的電影市場,蓬勃旺盛的創新熱情,昭示著中國電影事業取得的歷史性進步和無窮潛力。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國電影事業正走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路上。
中國電影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
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親切關懷文藝工作和電影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對怎樣發展中國電影、創作什么樣的電影作品、培養什么樣的電影工作者等重大問題,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明確要求,把我們黨對電影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新時代電影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時代,如何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和電影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引,從更高站位上準確把握中國電影事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獨特地位與作用,是我國電影事業發展的重大戰略課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這些重要論述,鮮明而深刻地闡明了包括電影在內的文藝工作在新時代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和電影工作的重要論述,要求我們必須從更高歷史和政治站位,更加自覺地承擔起電影戰線肩負的重要時代使命,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電影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同名主題曲響徹全國各地,激蕩起高昂的愛國熱情。影片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講述了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勾連起全體人民的時代記憶,獻禮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圖為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海報。
電影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期盼的重要精神產品。在新時代電影創作生產中,秉持什么樣的立場,是一個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強調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我國電影的人民性。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和電影工作的重要論述,要求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走進生活深處,在人民中體悟生活本質、吃透生活底蘊,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觀照人民的生活、命運、情感,表達人民的心愿、心情、心聲,以電影精品奉獻人民。
以什么樣的價值追求引領電影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決定著如何塑造新時代中國電影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具有獨特作用。強調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任務,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強調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著力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范,更好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這些重要論述,回答了以什么引領電影創作生產的重大問題,明確了電影工作必須始終堅守的價值追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和電影工作的重要論述,要求我們把愛國主義作為電影創作的主旋律,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人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找準著力點,是電影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文藝的生命,必須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實現從“高原”向“高峰”邁進。強調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倡不同觀點和學派充分討論,提倡體裁、題材、形式、手段充分發展,推動觀念、內容、風格、流派切磋互鑒。這些重要論述,闡明了電影創作生產的動力源泉,明確了推動電影事業繁榮發展的著力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和電影工作的重要論述,要求我們把創新精神貫穿電影創作全過程,在提高原創力上下功夫,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不斷譜寫謳歌時代精神的中華民族電影新史詩。
如何正確處理電影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新時代電影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強調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當兩個效益、兩種價值發生矛盾時,經濟效益要服從社會效益,市場價值要服從社會價值。文藝要塑造人心,創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要堅守藝術理想,把為人、做事、從藝統一起來,提高學養、涵養、修養,做到德藝雙馨。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如何正確處理電影兩種屬性的關系,明確了做好電影工作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和電影工作的重要論述,要正確把握藝術個性和社會道德的關系,嚴肅認真考慮作品的社會效果,自覺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科學論述、重要指示批示和直接關懷,是中國電影由大變強的思想源泉、不竭動力和行動指南,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將其轉化為推動電影事業繁榮發展的生動實踐。
中國電影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挑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電影事業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和繁榮發展的黃金時期。政策環境持續優化,呈現出許多別的國家不具備的制度優勢?!吨腥A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關于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支持電影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密集出臺,電影精品專項資金、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等多項扶持優秀電影作品創作和推進電影產業發展、電影市場繁榮組合配套措施,為電影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體制機制、政策環境和資金保障,持續吸引優質資源資本進入電影行業。
2018年,按照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統一部署,由中宣部統一管理電影工作,這是加強黨對電影工作全面領導的重大戰略安排。電影局轉隸中宣部后,中央各部門積極策劃、支持拍電影,協力推進行業發展。比如,《緊急救援》等作品就有中央部委的熱情參與和大力支持。2019年5月,中央深改委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影視業綜合改革促進我國影視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抓住影視業普遍關心、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聚焦完善創作生產引導機制、規范影視企業經營行為等根本性問題,從頂層設計的高度為影視行業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電影《攀登者》講述了中國登山隊完成世界首次珠峰北坡登頂的故事。影片展現了中國登山隊員勇攀珠峰的頑強意志和崇高精神,開啟了國產電影在登山、冒險類型上的新探索,成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電影檔的重點影片。圖為電影《攀登者》海報。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完善遵循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規律、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有利于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的文化管理體制和生產經營機制。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完善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文化經濟政策。完善文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制度,健全引導新型文化業態健康發展機制。加強文藝創作引導,完善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工作機制。堅持和完善這些重要制度和機制,必將為中國電影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制度護航,政策保障。廣大電影工作者把個人的電影理想融匯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把黨和人民對電影的期待牢記在心,積極轉變藝術觀念,努力扎根生活,潛心藝術創作,堅守社會責任,恪守職業道德,把電影藝術的生動創造寓于時代進步的大潮之中,努力實現從鏡頭語言、技術創新到文本敘事、文化內涵、美學風格等的多重轉變,以優秀的作品響應黨的號召、回報祖國和人民。《十八洞村》、《找到你》、《你若安好》等影片,深度關注社會現實,以更加敏銳的視角、更加豐富的手段、更加溫暖的筆觸描繪大眾生活,并按照美的規律塑造了富有個性又立體飽滿的藝術形象,讓人們從銀幕上感受到溫暖、看得見希望、守得住夢想,引起廣泛共鳴,用電影夢把中國夢裝點得更加壯麗。
新時代的中國電影高揚起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等以電影特有的藝術形式展現小人物在大時代中的愛國情懷,唱響了“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的人民心聲;《湄公河行動》、《戰狼》系列采用強節奏感的敘事風格、鮮明突出的人物性格、大沖擊力的動作設計等電影技法,反映了勇于戰斗、敢于勝利的英雄事跡,極大地點燃了觀眾的觀影熱情和愛國情懷,贏得了口碑和票房雙豐收;《流浪地球》等將生動感人的精彩故事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貫穿其中,把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尊嚴、中國的擔當充分展現在銀幕上,用電影藝術語言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理念,為人類戰勝可能面臨的災難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更為可喜的是,中國電影的類型不斷豐富,2019年國慶檔,一批主旋律影片成功登陸商業大片市場,開創了主旋律電影創作與工業生產的新里程;《流浪地球》為中國科幻電影開創了新路;《哪吒之魔童降世》立足中華文化,融入當代價值關切,創造了國產動畫片奇跡。
與此同時,我國電影工業體系越來越完備,我國的一些影視制作基地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戰狼》系列、《流浪地球》、《紅海行動》等影片做了很好的工業化探索,電影的整體制作水平有所提升?!爸袊弈弧贝蚱艻MAX的壟斷,一些國產技術設備生產實現彎道超車,為走向電影強國積攢了電影科技上的豐厚家底。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持續釋放電影人口紅利,我國電影市場不僅體量大,而且增長快,2018年全球票房增長1%,中國票房增長9.06%,是全球票房增長最快的國家,超過全球票房的五分之一,成為全球票房的主要增長引擎。據統計,2019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成為全球第二大票倉,其中國產影片票房占比超過60%;電影院線擁有銀幕67000余塊,其中3D銀幕60600余塊,約占90%,總銀幕數躍居世界第一。電影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務實推進,中國電影在國際文化交流和合作中的主導作用日益彰顯,一些國產影片開始進入西方發達國家主流市場,一些中國企業投資并購海外優質電影資產,在海外舉辦的中國電影節展也很受歡迎。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的弱項、短板和挑戰。比如,2018年,我國生產各類影片1082部,僅次于美國、印度,但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主要集中在少數幾部電影上,大多數電影默默無聞。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有人才缺大師、有作品缺精品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電影創作質量與時代新要求、觀眾新期待相比還有不小差距,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也還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影視企業雖然數以萬計,但龍頭企業十分缺少,專、精、特、新的優秀中小微電影企業還不多。電影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我們加快電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擴大和引導電影消費,積極培養電影版權、資本、技術、人才等電影要素市場;加快建設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做大做強影視基地,提升服務拍攝能力、后期制作能力和配套保障能力,延伸產業鏈條、價值鏈條。同時,我國電影市場管理和行業治理還比較粗放。近年來,國家對電影行業中天價片酬、偷逃稅等不良現象進行了大力整治,這說明我國電影整體生態還需要凈化和涵養。在國際電影市場上,我國電影所占的份額還很小,缺乏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優秀影片。這些問題都屬于發展中的問題,必須依靠進一步推動電影事業繁榮發展來解決。
堅定不移推進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
質量是文藝作品的生命線。促進新時代電影事業繁榮發展,要站在國家文化戰略高度上加強謀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化電影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加強電影創作生產入手,著力強弱項、補短板,提質量、增效益,開創電影工作新局面。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四川航空“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的故事改編。在萬米高空,飛機突遇駕駛艙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在這個生死關頭,英雄機組正確處置,確保機上全體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圖為電影《中國機長》海報。
抓住“出好片子”的中心任務,聚焦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以更多精品力作奉獻人民。新時代的電影不僅要在作品數量和類型上豐富多彩,更要在質量上精益求精。當前,聚焦現實題材創作,需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坐標,圍繞史詩般的發展成就、人民的火熱生活,對脫貧攻堅、經濟發展轉型、重大科技進步等富有時代感的題材進行深入開掘。影片《我不是藥神》講述了我國患病群體用藥難題,引發輿論廣泛關注討論,引起黨中央高度重視,要求有關部門“急群眾所急”,推動相關措施加快落到實處,堪稱新時代現實主義電影的示范之作。大力提倡電影題材多樣化,提升革命歷史題材創作,深耕細作,開掘其蘊含的寶貴精神財富;對少兒、農村、少數民族等題材創作要大力扶持,鼓勵嘗試采用科幻、動畫、戲曲、紀錄等多種類型,推出更多感知國運、謳歌時代、激勵人心的扛鼎之作。
打牢“講好故事”的基本功,推進電影藝術整體創新。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中國不乏史詩般的實踐,關鍵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講好故事,首先要抓好劇本,加大對優秀編劇的發掘培養力度,讓編劇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和經濟回報。認真錘煉電影語言,善于將歷史大事、家國情懷融入普通人物和百姓生活,潤物無聲地講好溫情溫暖的故事,展現美好、積極、健康、向上的情感。燦爛悠久的中華文化中蘊藏著豐富的創意資源,世界電影同行都想方設法積極運用,新時代的中國電影人更應當仁不讓,用中國歷史文化精華和新時代的中國氣象為電影藝術想象注入生機活力,為電影創作打開新的天地。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編自中國神話,在2019年暑期上映后,創造了國產動畫片的票房奇跡,好評如潮。圖為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海報。
加快建設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電影是高度工業化的產物,推動電影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做大做強一批龍頭企業,科學利用現代電影工業最新技術,努力實現生產過程的流程化、管理模式的規范化、硬件技術的標準化,降低電影制作成本、提高產出效益,不斷提高電影制作的整體水準。同時,加快科技與藝術的結合,瞄準世界先進科技,加大對前沿性、基礎性、關鍵性技術的研發力度,積極搶占技術創新高地,提高技術運用能力,促進中國電影的深度變革,用一流的技術提升制作水平、打造一流作品。電影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文化門類之一,電影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電影市場體系,注重涵養產業生態,依法規范行業市場秩序,持續凈化市場環境。在保持適當增長速度的同時,開創電影質量效益明顯提高的可持續發展新局面。
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評價標準,切實加強改進電影理論評論。電影理論評論是黨領導電影事業的重要手段,肩負著引導電影創作、推出電影精品的重要職責。精品之“精”,就是要追求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思想精深,就是要使作品具有洞察力和思想性,深刻揭示社會的本質和發展趨勢,深刻體現對人生理想和價值的崇高追求;藝術精湛,就是要使電影作品以審美的方式觀照生活,按照美的規律錘煉富有個性又立體飽滿的藝術形象;制作精良,就是要以嚴肅的藝術態度和嚴格的藝術標準,精心設計情節,盡心演繹角色。堅定文化自信,明確時代方位和歷史使命,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為指導,努力構建有中國特色的電影話語體系,切實加強電影理論評論,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價和鑒賞電影作品,把好電影發展的方向盤,防止用西方的理論、好萊塢的標準評判剪裁中國電影,防止“唯票房論”。
發揮“國家名片”的重要功能,展示良好中國形象。電影作為“鐵盒子里的外交大使”,是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有效而生動的載體。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樹立了用電影作為重大外事活動文化交流橋梁的典范。2013年9月7日,他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一帶一路”倡議首場演講時,講述了中國音樂家冼星海與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在戰爭年代結下患難之誼的動人故事。在兩國元首的關心支持下,這一段佳話被創作成電影《音樂家》,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民心相通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前,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了解中國文化的愿望越來越強。我們的電影傳播需要針對不同國家,推出符合當地國情、習俗的電影,展示新時代中國的國家形象,讓外國觀眾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加深對中國實踐、中國道路、中國制度的認識和理解。主動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與合作,增強電影原創力和國際競爭力,努力在世界電影格局中擁有更多話語權和市場份額。同時,重點加強國產電影在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發行,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
堅持“德藝雙馨”的人才標準,培養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電影工作者。推動電影高質量發展,必須有一支德藝雙馨的電影人才隊伍。作為現代電影工業的核心要素,電影人才構成十分復雜,需要精心規劃和悉心培養。電影工作者是一個高光職業,很容易受到社會關注,成為輿論焦點。但電影創作是艱苦的創造性勞動,來不得半點虛假。電影要打動人心、贏得尊重,創作者就要追求德藝雙馨,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文藝工作者,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在從藝做人上作表率。作為文藝戰線的排頭兵,電影工作者應繼承和發揚中國電影人愛黨、愛國,服務人民、成風化人,勇于創新、追求卓越的優良傳統,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飽滿的家國情懷,把個人的藝術追求和理想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牢記自身肩負的文化責任和社會擔當,努力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藝術家,以高尚的職業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贏得人民喜愛和歡迎。
包括電影家協會在內的文聯組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文藝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在中國電影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我們要發揮在文藝行業建設中的主導作用,緊緊圍繞“做人的工作”這一核心任務,認真履行“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的基本職能,完善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工作機制,把思想政治引領、道德引領、價值引領和行風建設結合起來,把團結引導和服務管理結合起來,凝聚廣大電影工作者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切實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