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走在前列 當好窗口 擔當作為

來源:《求是》2019/19 作者:馬興瑞 2019-10-03 14:21:32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廣東視察,多次對廣東工作作出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廣東牢記總書記囑托,緊緊圍繞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大歷史機遇,堅決落實“六穩”各項部署,努力在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中體現廣東擔當、廣東作為。今年上半年,廣東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5萬億元,同比增長6.5%,預計全年將突破10萬億元大關,經濟運行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著力推進外經貿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廣東是外經貿大省,進出口總額約占全國的1/4,企業自身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較豐富的應對經驗,產業鏈相對齊全,回旋余地大,外部環境影響總體可控。堅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出臺支持企業補齊供應鏈等9項措施,制定實施“穩外貿九條”和推進外貿高質量穩定發展32項措施,大力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支持更多企業“走出去”建立海外營銷體系,加大力度支持中歐班列,積極培育新增長點。上半年,全省實現貨物進出口3.28萬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增長3.9%;對歐盟進出口增長13.3%,對“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出口增長7%。堅定不移落實國家擴大外資市場準入的部署,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虹吸效應,加大海外推介力度,推進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制定出臺“外資十條”,在強化用地保障、鼓勵增資擴產等方面推出一批務實管用的新舉措,抓好重大項目跟蹤服務,超過99%的外資項目以備案方式準入,成功引進巴斯夫、??松梨?、LG等一批投資額超百億美元的重大外資項目。上半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837.7億元,同比增長5.9%,新落戶投資額1億美元以上外資項目100個。

  著力開拓國內市場,牢牢把握經濟發展主動權。立足廣東經濟體量大、韌性強的優勢,更加重視穩定國內有效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聚焦關鍵領域,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上半年全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特別是圍繞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制定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穩投資力度實施方案,梳理提出農業農村、生態環保、鐵路、能源等領域建設項目599項、儲備項目258項,計劃兩年投資過萬億元。全域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扎實抓好“廁所革命”、垃圾污水處理等,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著力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板,加大力度支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高校和職業院校建設,財政投入500億元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投入90億元推進高水平醫院建設,投入683億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出臺“促進消費29條”,大力拓展汽車、住房、農村等消費潛力,上半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7萬億元,同比增長7.7%,體育健身、養老家政、教育培訓、休閑旅游等升級類消費快速增長,快遞業務量增長3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9.2%、增幅比城鎮高1.8個百分點。

  2019年4月15日至5月5日,第12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舉辦,累計出口成交1995.24億元人民幣。本屆廣交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成交額同比增長9.9%,我國民營企業成為最大參展主體。圖為4月23日,參展商向外國采購商介紹廚房產品。 新華社記者 鄧華/攝

  著力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制定出臺“科技創新十二條”等政策,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2018年全省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達2.78%。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全省近九成的研發投入、研發人員、科研機構、發明專利都來自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4.5萬家,年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研發機構全覆蓋。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相結合,以創新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家電、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生物醫藥等優勢先進制造業集群,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5G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半年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例分別提高到56.5%和31.6%,國家級高新區達14個。強化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實施九大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啟動3批共10家省實驗室建設,積極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著力解決“卡脖子”難題。積極打造創新人才高地,出臺深化人才改革24條,全面推行人才優粵卡政策,推動出臺大灣區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累計引進創新創業團隊194個。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應用,2018年技術合同成交金額突破1000億元。

  著力強化制度供給與政策創新,切實增強企業信心、穩定發展預期。針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實為企業創造更好環境。堅決落實國家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制定出臺“實體經濟十條”、“民營經濟十條”等系列惠企政策,打好政策“組合拳”,上半年累計實現減稅降費1727.8億元。切實優化對企業的服務,建立粵商·省長面對面協商、重點企業直通車等機制,幫助企業有效解決用地、用工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出臺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22項措施,上半年本外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6.2%,新增貸款集中投向穩增長、穩投資、轉型升級等相關領域,其中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5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332億元。妥善處理P2P網貸、非法集資、上市公司債務違約等風險隱患,全省金融運行平穩、金融風險總體可控。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強市放權改革、“數字政府”改革建設,開辦企業全流程平均不超過3個工作日,截至8月底全省個體工商戶和企業總量超過1200萬戶,其中13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增強。堅持把穩就業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出臺“促進就業九條”,制定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實施方案,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工程,上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70.9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64.5%,全省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作者:廣東省省長

標簽 -
網站編輯 - 王慧
評論 登錄新浪微博 @求是 發表評論。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并遵守相關規定。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