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經常對照黨章黨規黨紀,檢視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斷撣去思想上的灰塵,永葆政治本色。作為領導干部,經常撣去思想上的灰塵,就要自覺與黨紀黨規對標,向黨中央看齊,時刻檢視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黨章黨紀黨規要求。
一些領導干部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往往是從思想蒙塵開始,長期以來放松了思想改造,忘記了入黨初衷,理想信念缺失,崇尚金錢,貪戀財物,利用職權大搞權錢交易,蛻化變質成腐敗分子,將黨紀黨規視為兒戲,一步步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
古人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如果思想蒙上灰塵,就可能分不清美丑、辨別不出善惡、分不出好壞,以至于混淆黑白,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中迷失方向,近年來出現的反面典型就是最好例證。螺絲擰不緊,車輪可能跑偏;思想蒙上灰塵,行動可能跑偏。經常撣去思想上的灰塵,就要時刻不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保持平和心態,看淡個人進退得失,心無旁騖努力工作,為黨和人民做事。開國大將徐海東見到老部下的“三問”至今仍令人警醒:政治上犯錯誤沒有?經濟上多吃多占沒有?生活上和老婆離婚沒有?這“三問”意在提醒老部下:不要在政治上犯錯誤,不要在經濟上出問題,不要在作風上走錯路。其實,這就是幫老部下撣去思想上的灰塵,讓他們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自覺做到在黨紀黨規面前知敬畏、守規矩。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的思想比轉動的門軸更容易受腐蝕,一些領導干部面臨很多誘惑和“圍獵”,如何做到任它驚濤拍岸、我自巋然不動?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 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規章制度的“堵”和同志間的“疏”都是外因,而經常撣去思想上的灰塵則是內因。領導干部是一個特別的群體,但特別而不能特殊。只有經常撣去思想上的灰塵,才能知敬畏、講紀律、守規矩,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為官,經得起考驗,經得起挫折,在人生道路上留下光輝燦爛的足跡。
原載《奮斗》201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