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進一步提升新時代政法工作能力和水平

來源:《求是》2019/11 作者:郭聲琨 2019-06-01 09:00:00

  2019年1月15日至16日,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攝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正是因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才有精神上的主心骨、理論上的定盤星、行動上的指南針,才能在時代發展中錨定航向、把握主動。政法系統要堅持不懈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學出對黨忠誠、學出堅定信念、學出責任擔當、學出能力水平,確保跟上黨中央要求、跟上時代前進步伐。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和改進政法工作,努力把新時代政法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領新時代政法工作發展的思想旗幟和行動指南。我們要自覺用以推動政法工作理念創新、體系完善、能力提升,奮力開創新時代政法事業新局面。

  (一)牢固樹立科學的政法工作理念,確保新時代政法事業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蘊含著一系列科學的政法工作理念,我們必須深入領會、堅決貫徹。一是始終把黨的絕對領導作為最高原則,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結合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完善黨對政法工作絕對領導的體制機制,確保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根本立場,主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歷史性變化,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切的公共安全、權益保障、公平正義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始終把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戰略指引,堅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家利益至上有機統一,全力維護我國安全穩定和發展利益。四是始終把共建共治共享作為基本遵循,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把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五是始終把公平正義作為價值追求,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法治觀念,提高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水平,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二)構建完備的政法工作體系,為新時代政法事業發展奠定制度基石。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新時代政法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戰略性、前瞻性安排部署,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政法工作體系。一是完善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政法工作領導體系。推動構建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黨委政法委歸口管理、組織協調,政法單位黨組(黨委)主抓主管、各司其職的黨領導政法工作總體格局和運行體系,完善政法各單位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體制機制。二是完善防范嚴密、打擊有力的政治安全工作體系。推動黨政軍民齊動手,構建黨委領導、多方參與、社會協同的工作機制,構筑維護政治安全的銅墻鐵壁。三是完善聯動融合、集約高效的社會治理體系。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機制,健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切入點,深入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四是完善權責統一、規范有序的執法司法權運行體系。構建放權到位、監管有力、運轉有序的司法權運行機制,健全公安機關執法權力運行機制,健全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刑事執行、法律服務管理工作體制。五是完善普惠精準、便捷高效的政法公共服務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戶籍、移民和出入境、交通管理制度,深化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制度等改革,加強訴訟服務體系、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等建設,讓老百姓感到更便捷、更高效。

  (三)錘煉一流的政法工作能力,為新時代政法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我們要適應新時代對政法工作能力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重點提升五個能力:一是復雜斗爭能力。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善于從紛繁復雜的表象中發現潛藏的政治風險,在處理眼前問題時預判長遠效果、處理本地問題時注意全局影響。二是法律政策運用能力。準確把握法的原理、立法精神,善于從政治高度理解運用法律,從社會視角通盤考慮法理情,做到執法辦案與黨和人民期待和音共鳴。三是改革創新能力。以思想方法創新引領實踐創新,以體制機制變革破解難題,著力突破制約政法事業長遠發展的瓶頸問題。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及時對創新成果系統集成,變點上的“盆景”為面上的“風景”。四是科技應用能力。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共享發展、高智能應用,推動信息基礎設施互通互聯、共建共享,為防控風險、公正司法、服務管理提供科技支撐。五是輿論引導能力。一手抓法定職責履行、一手抓輿論引導能力提升,實現業務工作與輿論引導工作深度融合、互相促進。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把宏大主題與百姓視角統一起來,用群眾語言講好政法故事。

  二、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為著力點,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我們要以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為主線,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積極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的能力水平。

  (一)堅持正確的風險防控觀,提升防范化解工作整體水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更高站位、更廣視野上認識和把握風險防范化解工作。一是從大局上考量風險,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強化憂患意識,樹牢底線思維,以萬全準備確保萬無一失。二是從戰略上審視風險,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斗爭精神,積極主動應對,不斷提升化險為夷、轉危為安能力,牢牢把握防范化解風險的戰略主動權。三是從戰術上重視風險,立足于早、立足于小,緊盯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全面落實排查預警、防范化解、應急處置措施。四是從整體上把握風險,把防范化解風險作為系統工程,從事前、事中、事后的整體視角進行防范,從源頭、傳導、轉化等關鍵環節進行管控。

  (二)堅持發揮體制優勢,打造聯動共治的風險防范化解格局。堅持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提供保障。一是善于發揮黨的領導優勢,更好統籌政府、市場、社會等各方力量,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有機銜接、互動,形成問題聯治、風險聯控、平安聯創的局面。二是善于發揮群眾工作優勢,加快培育與現代社會治理結構相適應的基層社會組織,壯大平安志愿者、治安積極分子等隊伍,調動各行業力量,打好防范化解風險的人民戰爭。三是善于發揮基層基礎工作優勢,推進社會治理資源力量下沉,做強社區鄉村、綜治網格等基層平安細胞。四是善于發揮現代科技優勢,推進現代科技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治理新模式。

  上個世紀60年代初,浙江諸暨楓橋通過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矛盾,實現了“捕人少,治安好”,創造了“楓橋經驗”。多年來,“楓橋經驗”展現出歷久彌新的魅力,成為全國政法綜治戰線的一面旗幟。圖為諸暨市楓橋鎮楓源村調解志愿者聯合會接待室,調解志愿者正在為與鄰居產生矛盾的村民調解,一番耐心解釋,這位村民消除了誤會,滿意而歸。 中央政法委宣教局供圖

  (三)堅持預測預警預防,構建科學高效的風險防范化解體系。深刻把握各類風險產生演變規律和防范化解規律,建立健全符合實際、運轉高效的風險治理機制。一是建立健全源頭治理機制,完善落實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注重從末端處理中發現前端治理中帶有普遍性、趨勢性的問題,推動完善有關政策制度,落實風險源頭防范化解責任。二是建立健全發現預警機制,提高對各類風險動態監測、實時預警能力。三是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確保及時快速反應、高效穩妥處置。四是建立健全責任落實機制,黨委政法委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完善風險防范化解領導責任制,推動相關地區和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

  三、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充分發揮執法司法職能,推動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邁向良法善治新境界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奮勇當先的闖勁,積極投身全面依法治國火熱實踐,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國。

  (一)深刻把握全面依法治國新階段新要求,自覺做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引領者。主動適應全面依法治國新形勢新任務,提高執法司法質量、效率、公信力,讓人民群眾感到法治可信賴、正義可預期、權利可保障。一是把握系統推進的新特征,以大格局謀劃法治建設舉措。黨中央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標志著全面依法治國進入系統推進新階段。要堅持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充分釋放社會主義法治優越性。二是把握良法善治的新圖景,以高標準落實法治建設部署。善于通過完善法律政策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定分止爭、懲惡揚善。三是把握攻堅克難的新任務,以實作為推動法治建設發展。著力解決權力監督制約乏力、案多人少等難題,補齊民生領域執法、產權司法保護、涉外法治建設等短板,提升正義維護、權利救濟、安全保障、服務供給水平。

  (二)全面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司法體制改革要堅持方向不偏、力度不減、節奏不變,深化綜合配套改革,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讓司法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一是堅持有序放權與有效監管相結合,加快推進司法責任制落地見效。健全院庭長依法行使監管權制度,健全落實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記錄追責、規范司法人員與律師和當事人等接觸交往行為的制度,理順規范四級法院檢察院的職能定位和層級關系,加強檢察機關對民事、行政訴訟活動監督,完善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讓辦案活動經得起法律檢驗、群眾評判。二是堅持司法公正與司法效率相統一,加快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完善訴源治理機制,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引導更多糾紛在訴訟外解決。對進入司法渠道的,要積極推行分流、調解、速裁、快審機制改革,引導當事人選擇恰當方式化解糾紛。三是堅持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相融合,加快推進司法智能化建設。加快研發覆蓋訴訟各環節的智能輔助系統,推動司法工作跨越式發展。深化互聯網法院改革試點,探索移動電子訴訟新模式,讓打官司更簡便快捷。

  (三)創新完善執法辦案工作機制,用社會主義法治守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聚焦群眾所思所愿,深化執法辦案工作機制創新,提供更多更優的法治產品。一是正確處理嚴格與文明的關系,把嚴格執法放在第一位,對挑戰法律權威、侵犯人民利益等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依法懲治,糾正違法成本低等問題,推行陽光執法、人性化執法,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二是正確處理法理與情理的關系,將法律的專業判斷與民眾的樸素認知融合起來,實現個案公正和類案公正、法律公正和社會公正相統一。三是正確處理法治與德治的關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執法辦案,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更好發揮引領社會風尚功能。

  (四)充分發揮法治的基礎性保障性作用,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是政法機關的永恒使命,必須找準結合點、著力點,發揮好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一是著力加強國家安全法治建設,加快完善中國特色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依法打擊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二是著力加強產權法治保護,開展保護民營企業發展執法司法督察活動,完善涉企冤錯案件甄別糾正常態化機制,推動形成明晰、穩定、可預期的產權保護制度體系,完善知識產權審判整體布局和組織體系建設。三是著力加強涉外法治工作,加強對外執法安全合作,積極發展涉外法律服務。

  四、堅持以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為方向,深入推進政法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政法鐵軍

  我們要準確把握新時代政法隊伍建設規律特點,努力打造一支黨中央放心、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素質政法隊伍。

  (一)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提升政法隊伍革命化建設水平。政法機關的特殊政治屬性決定了政法隊伍建設必須堅持革命化方向,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確保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一是強化理論學習,堅定政治信仰。緊密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大培訓大研討,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筑牢信仰之基,鑄就忠誠之魂。二是強化使命意識,錘煉政治擔當。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在大是大非問題面前旗幟鮮明、敢于亮劍,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豁得出來、頂得上去,在體制機制改革面前勇于涉險灘、啃硬骨頭。三是強化實踐歷練,提升政治能力。加強政治理論修煉、政治生活磨練、政治實踐鍛煉,提高明辨政治是非、駕馭復雜局面、防范政治風險能力。

  (二)堅持把從嚴管理貫徹到各方面,提升政法隊伍正規化建設水平。政法隊伍肩負責任重、掌握權力大、面臨誘惑多,必須加強正規化建設,打造一支紀律嚴明、行為規范、作風優良的過硬隊伍。一是嚴明黨紀國法與職業紀律相結合。完善鐵規禁令,形成切實管用的紀律條令體系。以忠誠、為民、擔當、公正、廉潔為主要內容,健全職業道德準則,完善職業道德評價機制。二是強化內在養成與外部約束相結合。教育引導干警加強個人修養,注重日常養成,自覺用黨性原則和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發揮黨內監督、法律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作用,讓干警養成在監督下工作生活的習慣。三是加強正面引導與反面警示相結合。完善樹立先進典型常態化工作機制,激勵廣大干警見賢思齊。建立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定期通報制度,引導干警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四是堅持從嚴查處與健全制度相結合。對濫用職權、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等違紀違法行為,對以案謀利、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司法腐敗問題,堅決嚴肅查處,決不姑息遷就。要舉一反三、找準癥結,以健全執法司法權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為重點,從制度機制上堵塞漏洞。

  為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政法機關在全國開展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圖為2019年3月13日,陜西省富平縣公安局舉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入百店千家萬戶”集中宣傳活動,通過張貼海報、播放專題短片、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居民宣傳普及掃黑除惡相關法律知識和政策,征集涉黑涉惡案件線索。 中央政法委宣教局供圖

  (三)堅持實戰實用實效導向,提升政法隊伍專業化建設水平。主動適應新時代政法工作新任務新要求,把專業化建設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抓緊抓好。一是培養專業精神。引導干警樹立崇尚法治、恪守良知、理性公允的職業品格,精益求精鉆研業務,把每個案件都辦成經得起檢驗的鐵案。二是優化專業培訓。構建響應需求、適應實戰、全面發展的素能培養體系,健全教、學、練、戰一體化培訓機制。三是提升專業水平。在辦大案、處急事、破難題中提升專業本領,通過專業思維的培養、專業方法的掌握、專業技術的運用提高專業化水平。

  (四)堅持健全職業制度體系,提升政法隊伍職業化建設水平。加強職業化建設理論和政策研究,進一步完善政法職業保障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增強干警職業榮譽感和歸屬感。一是健全政法職業選拔制度。完善符合政法職業特點的人才招錄、培養機制,探索完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和法律職業人員統一職前培訓制度,健全政法機關和法學教育研究機構人員雙向交流機制。二是健全政法職業分類管理制度。完善執法勤務警員職務序列和警務技術職務序列改革具體實施辦法和配套政策,出臺關于規范和加強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健全法官檢察官、司法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分類管理制度。三是健全政法干警履職保護制度。建立完善遵循執法司法規律、科學可行的容錯糾錯機制,完善干警人身意外傷害保障救濟、不實舉報澄清等制度。四是健全政法干警職業保障制度。抓緊落實與職務序列相配套的工資待遇政策,完善撫恤優待政策,落實帶薪休假、調休輪休、心理疏導等機制,出臺更多保障干警身心健康的舉措。

  五、切實加強作風建設,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凝聚起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強大能量

  我們要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專項整治行動,著重從觀念、作風、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政法機關落地見效。

  一是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改進作風、狠抓落實的自覺性。從事關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高度,把抓落實作為檢驗和錘煉黨性的關鍵標尺,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把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體現在每一項工作中,既雷厲風行,又久久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推動政法工作創新發展。二是聚焦解決突出問題,讓群眾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改進思想作風,始終保持為民、務實、奉獻的良好風貌。改進學習作風,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政法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改進調研作風,研究提出符合規律、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改進工作作風,全面清理考核指標和打分排名,原則上每年只搞一次綜合性督查檢查考核。改進會風文風,從中央政法單位做起,層層大幅度精簡會議和文件。三是善于運用科學方法,確保今年各項工作取得實效。對黨中央部署的各項重大任務,要主動對標對表,逐項明確牽頭單位、參加單位,并研究制定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對重大風險和工作短板,要認真排查分析,制定務實管用的預案、措施,做到精準預測、精準指揮、精準處置、精準管控。對干實事、作風好的先進典型,要及時表彰宣傳,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對落實不力、問題突出的,要依紀依法嚴肅問責,起到問責一個、警醒一片的效果。

標簽 -
網站編輯 - 王慧
評論 登錄新浪微博 @求是 發表評論。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并遵守相關規定。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