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領導一切是一切問題根本的根本

——鄧小平同志對黨的領導思想的開創性貢獻

來源:《紅旗文稿》2024/18 作者:周新群 文世芳  陳郝杰 2024-09-26 16:20:49

  鄧小平同志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歷史擔當和遠見卓識,總結弘揚革命年代黨的領導的成功經驗,研究把握革命成功后黨的領導面臨的問題挑戰,借鑒反思蘇共和東歐各國共產黨喪權亡國的慘痛教訓,科學回答了執政條件下特別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條件下如何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在理論上深化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在實踐上推動了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的鞏固。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講話時提出的要求,整體把握、辯證把握鄧小平同志黨的領導思想,將其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的重要論述貫通起來學習貫徹,進一步回答好長期執政條件下如何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重大問題,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確保中國式現代化事業始終在黨的領導下行穩致遠。

  一、強調黨的領導事關四個現代化能否實現,指明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具有根本性、決定性

  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必須牢牢掌握領導權,才能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鄧小平同志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無論面對怎樣復雜的環境,面臨何種巨大的壓力,在黨的領導問題上從來都異常清醒、堅定不移,始終強調“黨領導一切,是一切問題根本的根本”。

  新中國成立后,鄧小平同志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新生人民政權出發,強調萬事都是黨的領導,搞建設不要黨的領導不行,重大問題都要通過黨來決定,黨委要真正掌握大權,要把千千萬萬群眾凝聚在黨的旗幟下開展轟轟烈烈的建設事業。改革開放初期,他透過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抓住問題本質,指出“在目前的歷史轉變時期,問題堆積成山,工作百端待舉,加強黨的領導,端正黨的作風,具有決定的意義”。他既撥亂反正,批評糾正“文化大革命”中踢開黨委鬧革命的錯誤,又敏銳發現黨內外借“文化大革命”錯誤而否定黨的領導的危險思想苗頭,及時提出四項基本原則,指出“我們要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在思想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黨的領導,是四項基本原則中帶根本性的一條”;強調“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保證黨的領導。我們之所以能經得起風浪,黨的領導是最根本的一條保證”,“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現代中國的一切”。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對蘇東劇變和國內政治風波,他立場堅定、指揮若定,千方百計維護黨的領導和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抵御住對黨的領導的嚴重沖擊,有效化解了嚴峻的政治危機,砥柱中流,力挽狂瀾。他深刻總結開展政治斗爭和抵御政治風浪的經驗,以中國發展進步事實為依據,得出一個重大結論——“黨的領導是個優越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越性在哪里?就在四個堅持。四個堅持集中表現在黨的領導”。鄧小平同志這些重要思想,開創性地把黨的領導同現代化緊密結合起來,旗幟鮮明提出黨的領導是個優越性,指引我們黨在歷史轉折關頭和改革開放進程中堅持和加強了黨的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學習鄧小平同志黨的領導思想,就要始終牢記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堅決反對和克服一切削弱、損害黨的領導的消極因素,不斷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全面、系統、整體地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二、強調黨的領導的好壞要從能否依靠群眾來評判,明確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根基命脈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黨的領導地位鞏固不鞏固由人民說了算。鄧小平同志始終將人民作為黨執政的根基,將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黨制定方針政策和作出決斷的出發點落腳點,強調“黨的領導的好壞,關鍵在于能否依靠群眾”。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鄧小平同志針對黨內有的人擺老資格、恃功而驕的問題,指出“領導不是自封的,要看群眾承認不承認,批準不批準”。他重申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提出的“共產黨有無存在之必要”問題,尖銳地指出“如果共產黨脫離了人民,人民為什么還要擁護共產黨”。在黨的八大上,他清醒地指出:“由于我們黨現在已經是在全國執政的黨,脫離群眾的危險,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而脫離群眾對于人民可能產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彼磸蛷娬{,“執政黨要經常警惕脫離群眾的危險,任何時候都必須把改正錯誤放在第一位。改正錯誤的目的,是加強和鞏固黨在各方面的領導,提高黨的威信”。針對“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人民生活仍然處于相對貧困狀態的問題,他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不是正確的領導,“正確的政治領導的成果,歸根結底要表現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上,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上”。他繼承弘揚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光榮傳統和作風,反對命令主義和尾巴主義兩種傾向,既強調“一個黨和它的黨員,只有認真地總結群眾的經驗,集中群眾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確的方向,領導群眾前進”,又指出“黨不是要發展群眾運動中的自流性,而是要使黨的方針在群眾運動中獲得實現”。鄧小平同志這些重要思想,開創性地把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作為鞏固黨的領導地位的主要著力點,激發了億萬人民的創造活力,夯實了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學習鄧小平同志黨的領導思想,就要始終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將黨的領導牢牢置于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這一最可靠、最堅實的根基之上,堅持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樹立為民造福的政績觀,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扎扎實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為人民謀幸福中不斷提高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三、強調黨中央要有權威、領導集體要有核心,明確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關鍵要害

  組織嚴密、紀律嚴明、領導有力是中國共產黨在敵對勢力極其強大兇殘的惡劣環境中脫穎而出、贏得革命勝利的根本保障。

  新中國成立后,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全黨要服從中央,指出“要強調統一領導,克服小天地”。1975年主持全面整頓期間,針對造反派不顧大局、任性胡為而造成混亂的問題,鄧小平同志鄭重提出“整頓的核心是黨的整頓”,要反對派性、增強黨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同志針對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各路“諸侯”太多,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各自為政的問題,指出“改革要成功,就必須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不能否定權威,該集中的要集中,否則至少要耽誤時間”,“要定一個方針,就是要在中央統一領導下深化改革”,要求“屬于政策、方針的重大問題,國務院也好,全國人大也好,其他方面也好,都要由黨員負責干部提到黨中央常委會討論,討論決定之后再去多方商量,貫徹執行”。他強調黨的領導不是抽象的,加強黨的領導就要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維護黨的領袖。黨的領袖是黨的領導集體極其重要、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是穩定黨心軍心民心的靈魂人物。他提出“黨一定要有領袖,有領導核心”,“領袖就是團結的核心,他本身就是力量”,衷心擁護毛澤東同志。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既堅持撥亂反正,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反對個人崇拜,又強調旗幟不能丟,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針對黨內外一些人由于對個人崇拜心有余悸、多有顧忌而產生誤解、矯枉過正,錯誤地將反對個人崇拜同確立黨的領導核心、維護黨的領袖威信對立起來的傾向,鄧小平同志深刻認識到沒有領導核心就不能形成共識、凝聚力量、應對風險、化解危機,反而容易給敵對勢力提供混淆視聽、制造風波的可乘之機,及時強調“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最關緊要的是有一個團結的領導核心”。鄧小平同志這些重要思想,開創性地、比較妥當地解決了黨的領袖與群眾、領導核心與領導集體、擁護核心與個人崇拜等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長期沒有很好解決的重大關系問題,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和安定團結政治局面提供了理論指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確立和維護黨的領導核心,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迫切要求,是保持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正確方向的根本保證。學習鄧小平同志黨的領導思想,就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

  四、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明確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路徑要求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不是一成不變、一勞永逸的。只有根據變化了的歷史條件、黨內狀況、外部環境以及總在積聚和產生的矛盾問題,不斷改善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地位才能穩固。鄧小平同志始終正視黨的領導所存在的現實問題,善于在歷史發展變化中把握黨的領導的發展變化,辯證分析和科學處理實行黨委領導和實現黨委領導、堅持黨的領導和改善黨的領導等重大原則問題。

  新中國成立后,鄧小平同志指出,“實行黨委領導,還要研究黨委如何領導的問題”,“要使黨委真正成為討論方針政策的機構”。改革開放初期,針對一些地方在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的口號下出現的不適當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權力集中于黨委,把黨委的權力集中于書記,把黨的領導變成個人領導等突出問題,鄧小平同志鄭重提出,“怎樣改善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不好好研究這個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堅持不了黨的領導,提高不了黨的威信”。他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問題是黨要善于領導;要不斷地改善領導,才能加強領導”,“改革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渙散黨的紀律,而正是為了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紀律”。鄧小平同志這些重要思想,開創性地提出并科學把握加強黨的領導和改善黨的領導的辯證關系,指引我們黨推動政治體制改革,通過改革改善黨的領導,進而實現和加強黨的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必須不斷改善黨的領導,讓黨的領導更加適應實踐、時代、人民的要求。學習鄧小平同志黨的領導思想,就要鞏固拓展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成果,從領導體制、機構職責、資源配置、運行機制上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切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

  五、強調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明確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根本保障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地位一經人民和歷史作出選擇,就需要通過制度確立下來,并通過制度鞏固起來。鄧小平同志高瞻遠矚、謀深慮遠,善于以制度思維處理問題,高度重視從制度根源上解決問題。

  新中國成立之初,鄧小平同志提出,“今后必須要聯系到法律、紀律”,切實健全各種必要的制度。在黨的八大上,他指出,“黨除了應該加強對于黨員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還在于從各方面加強黨的領導作用,并且從國家制度和黨的制度上作出適當的規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同志在深刻反思“文化大革命”錯誤并考慮如何防止悲劇重演的過程中指出,如果不堅決改革現行制度中的弊端,過去出現過的一些嚴重問題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現,強調“制度是決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明確提出改革并完善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是實現改革并完善黨和國家各方面制度的關鍵。他指出,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既要解決思想問題,也要解決制度問題,“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他注重制度改革的穩健性,指出制度的改革和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些問題,中央在原則上決定以后,還要經過試點,取得經驗,集中集體智慧,成熟一個,解決一個。他強調:“我們共產黨人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只能實事求是地肯定應當肯定的東西,否定應當否定的東西?!备母稂h和國家領導制度是為了興利除弊,既要克服和消除黨的領導制度上存在的弊端,又“不能丟掉我們制度的優越性”,要使我們的制度一天天完善起來,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鄧小平同志這些重要思想,開創性地強調制度作用的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指引我們黨在黨的建設上走出一條靠改革和制度建設的新路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學習鄧小平同志黨的領導思想,就要圍繞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不斷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加快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黨的全面領導制度、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讓黨的領導制度適應時代和實踐發展要求變得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有效。

  六、強調共產黨有沒有資格領導決定于我們黨自己,明確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前提條件

  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是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的有機統一體,黨的領導地位要靠黨的建設堅強有力來支撐保障,黨的建設要緊緊圍繞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來謀劃開展。鄧小平同志從來都是把黨的領導的基點放在黨的自身建設之上,從來都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決定因素。他反復強調,“共產黨有沒有資格領導,這決定于我們黨自己”,“黨的領導能否鞏固和加強,決定于黨的本身,決定于領導是否正確,能否切實改正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

  新中國成立后,鄧小平同志指出,“執政黨如何進行黨的建設,這個問題大”。他以深沉的憂患意識反復強調,我們黨是一個勝利的黨、一個成功的黨,一定要經受住執政的考驗、勝利的考驗,把黨建設成為一個有戰斗力的黨。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提出“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黨,執政黨的黨員應該怎樣才合格,黨怎樣才叫善于領導”重大命題,將黨的建設和黨的領導統籌考慮、一體謀劃,圍繞黨“有資格領導”、“善于領導”,就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等提出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在南方談話中,他告誡全黨“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說到底,關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鄧小平同志這些重要思想,開創性地提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條件下如何加強黨的建設以鞏固黨的領導地位的重大命題,指引我們黨以改革創新精神成功應對新時期黨的建設面臨的各種新問題新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學習鄧小平同志黨的領導思想,就要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發揚黨的自我革命精神,緊緊圍繞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實現黨的使命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全面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們黨堅守初心使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責任編輯:張少義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少義 校對-薛蓮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05361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