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來源:《紅旗文稿》2024/16 作者:支振鋒 2024-08-28 17:04:55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原則之一,強調“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必須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不斷破解改革新難題,推動法治新發展。

  一、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二者相輔相成、相伴而生”。二者本質是辯證統一,分不開的。法治的實施離不開改革推動,改革的深化也要求法治保障。只有這樣,才能讓國家和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新時代以來,法治建設是黨和國家事業偉大變革的有機部分,也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提供了重要保障。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依法治國既是重要內容,也是重要保障。

  法治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為改革保駕護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和全局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在我國現行有效的300余件法律中,屬于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新制定的法律有78件,包括民法典這樣分量重、塊頭大的立法。對300余件法律中的140余部法律先后累計修改330余件次,修法的力度也是非常大的,包括2018年修改憲法。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保證公正司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堅持改革和法治雙輪驅動、協調推進,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

  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這些年來,我們堅持改革和法治兩翼齊飛、雙輪驅動,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和寶貴經驗,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實法治保障。新征程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與此同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法治領域提出了許多新課題新要求,要通過深化法治領域改革來作出新的回答?!稕Q定》部署的重要舉措和任務要求,許多涉及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廢止、解釋、編纂以及相關授權、批準、配套、清理等工作,是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的基本遵循。

  二、深刻認識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法治工作必須緊緊圍繞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來謀劃、來展開、來推進,通過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從法治上為推動落實新的改革舉措和任務要求提供保障。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就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圍繞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強產權保護、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發展新質生產力、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強化法治保障。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等等,都是將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深化改革行之有效的內容上升為法律成果的應然之義。

  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水平法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健全相關規則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需要完善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法規政策體系;發展服務業,需要完善支持服務業發展政策體系,健全中介服務機構法規制度體系,促進誠實守信、合法經營;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需要以法律健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提高航運保險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務水平,推進海事仲裁制度規則創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重點產業鏈發展、能源資源安全、國家儲備體系相關立法。

  進一步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革,是在已經明確改革總目標、確定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的改革,尤其需要在法治之下有序、漸進、穩步推進,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識、完善改革決策、規范改革行為、推動改革進程、固定改革成果。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可以對整個社會系統發揮調控、整合作用,更好地激發社會成員的積極性,增強社會系統活力。

  三、進一步深化法治領域改革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對深化法治領域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強調必須全面貫徹實施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高水平法治保障。

  深化立法領域改革。必須把憲法這一國家根本法擺在突出位置,不斷提高憲法實施水平,維護憲法權威。全面發揮憲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建立憲法實施情況報告制度”,要求及時反映憲法實施情況和監督憲法實施情況,包括與憲法實施有密切關系的法律法規制定和實施情況,與憲法實施有密切關系的事業發展情況和工作開展情況,合憲性審查工作和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不斷提高憲法實施水平的重點和工作建議等。完善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統籌立改廢釋纂,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完善合憲性審查、備案審查制度,提高立法質量。探索區域協同立法。健全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法規銜接協調機制。建設全國統一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信息平臺。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稕Q定》要求,推進政府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促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完善覆蓋全國的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完善重大決策、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機制。加強政府立法審查。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完善基層綜合執法體制機制,健全行政執法監督體制機制。完善行政處罰等領域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推動行政執法標準跨區域銜接。完善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雙向銜接制度。健全行政復議體制機制。完善行政裁決制度。完善垂直管理體制和地方分級管理體制,健全垂直管理機構和地方協作配合機制。穩妥推進人口小縣機構優化。深化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優化事業單位結構布局,強化公益性。

  健全公正執法司法體制機制?!稕Q定》提出,健全監察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各司其職,監察權、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確保執法司法各環節全過程在有效制約監督下運行。深化審判權和執行權分離改革,健全國家執行體制,強化當事人、檢察機關和社會公眾對執行活動的全程監督。完善執法司法救濟保護制度,完善國家賠償制度。深化和規范司法公開,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規范專門法院設置。深化行政案件級別管轄、集中管轄、異地管轄改革。構建協同高效的警務體制機制,推進地方公安機關機構編制管理改革,繼續推進民航公安機關和海關緝私部門管理體制改革。規范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制度。堅持正確人權觀,加強人權執法司法保障,完善事前審查、事中監督、事后糾正等工作機制,完善涉及公民人身權利強制措施以及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的制度,依法查處利用職權徇私枉法、非法拘禁、刑訊逼供等犯罪行為。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建立輕微犯罪記錄封存制度。

  完善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機制?!稕Q定》要求,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深化律師制度、公證體制、仲裁制度、調解制度、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改進法治宣傳教育,完善以實踐為導向的法學院校教育培養機制。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強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制定專門矯治教育規定。

  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稕Q定》要求,建立一體推進涉外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務、法治人才培養的工作機制。完善涉外法律法規體系和法治實施體系,深化執法司法國際合作。完善涉外民事法律關系中當事人依法約定管轄、選擇適用域外法等司法審判制度。健全國際商事仲裁和調解制度,培育國際一流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

 ?。ㄗ髡撸褐袊鐣茖W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圖書館館長)

  責任編輯:肖景華

標簽 -
網站編輯 - 孫劍 校對-張少義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96510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