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政治建軍的時代要求

來源:《紅旗文稿》2024/15 作者:空軍黨的創新理論研究中心 2024-08-12 15:59:21

  政治建軍是我黨我軍的獨特優勢和命脈所在,關系黨和軍隊事業全局,關系人民軍隊前途命運,關系強軍事業成敗。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指出:“要牢牢把握政治建軍的時代要求,一刻不停推進政治建軍,確保人民軍隊永葆性質宗旨、始終敢打必勝、始終團結奮斗、始終人才輩出、始終純潔光榮、始終法紀嚴明,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不斷增強我軍政治優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必須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深入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是習近平主席對政治建軍的深謀遠慮和戰略考量,為我們奮進強軍新征程、開創政治建軍新局面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確保人民軍隊永葆性質宗旨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927年9月,人民軍隊的第一面軍旗誕生,軍旗設計的寓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革命武裝。始終恪守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既是區別于一切剝削階級軍隊的本質特征,也是我軍政治生命和政治優勢的根本所在。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人民軍隊始終保持性質宗旨,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一路走來與黨同心同德??恐鴮θ嗣竦囊黄嗾\,我軍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歷經硝煙戰火,付出巨大犧牲,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為黨和人民建立了偉大的歷史功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我軍要永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本色。人民軍隊在黨的旗幟下強固建軍之本、鑄牢強軍之魂,在政治考驗面前站穩立場,在利益得失面前保持定力,在重大任務面前敢于擔當,堅決履行新時代黨和人民賦予的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堅定靈活開展軍事斗爭,有效應對外部軍事挑釁,震懾“臺獨”分裂行徑,遂行邊防斗爭、海上維權、反恐維穩、搶險救災、抗擊疫情、維和護航、人道主義救援和國際軍事合作等重大任務,以頑強斗爭精神和實際行動鞏固發展了我軍軍事斗爭的有利態勢,堅決捍衛了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積極踐行為黨分憂、為國興利、為民造福的職責使命。

  奮進強軍新征程,必須堅決聽黨話,堅持服務人民,確保永葆性質宗旨。深扎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思想根子,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深入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堅決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戰略支撐。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為人民扛槍、為人民打仗的神圣職責,聚焦練兵備戰,錘煉過硬本領;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保持同人民群眾魚水情深、生死與共的關系,永遠做人民利益的捍衛者;積極參加和支援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勇于承擔急難險重任務,不斷鞏固發展新時代軍政軍民關系,始終做人民信賴、人民擁護、人民熱愛的子弟兵。

  二、確保人民軍隊始終敢打必勝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人民軍隊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精神品質,是無往而不勝的制勝密碼和獨特優勢。人民軍隊走過90多年崢嶸歲月,創造了以小博大、以弱勝強、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具有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和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這股精氣神可壯軍心、可震敵膽、可吞山河。在與敵人無數硬仗惡仗交手中,人民軍隊打出了強大軍隊的精神利刃,立起了革命軍人的鋼鐵脊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對我軍能打仗、打勝仗始終念茲在茲,向全軍發出“勝戰之問”、“價值叩問”、“本領拷問”,帶領全軍牢固樹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標準,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勁。與時俱進創新軍事戰略指導,構建新時代軍事戰略體系,把新時代軍事戰略思想立起來,把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立起來,把備戰打仗的指揮棒立起來,把備戰打仗的責任擔當立起來。壯大戰略力量和新域新質作戰力量,加強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和能力建設,大力糾治“和平積弊”,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有效遂行重大軍事斗爭任務,推動備戰打仗能力邁上新臺階,前所未有提升了全軍官兵勝戰信心。

  奮進強軍新征程,必須牢記人民軍隊永遠是戰斗隊,確保始終敢打必勝。必須扭住打仗這個根本的職能,堅持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標準,時刻準備為黨和人民戰斗。把備戰打仗作為第一要務,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不斷提高戰略謀劃能力、真打實備能力、改革創新能力、科學管理能力、狠抓落實能力,最大限度地把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賡續敢打必勝的勝戰基因,練就能打勝仗的過硬本領,讓英雄精神流入血脈、見諸行動,做到崗位就是戰位、大事小事服從戰事,以戰爭隨時打響的憂患意識聚焦備戰打仗,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隨時出征,不怕犧牲,決勝疆場。

  三、確保人民軍隊始終團結奮斗

  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是人民軍隊的傳家寶和紅色血脈。在黨領導人民軍隊建設發展的各個時期,團結奮斗都留下了深刻的歷史烙印,集中體現為八一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在近百年歷史長河驚濤駭浪的洗禮中,團結奮斗已經融入人民軍隊的血脈,成為我們特有的政治品格、精神氣質和文化基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帶領人民軍隊團結奮斗,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現代化水平和實戰能力顯著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軍之路越走越寬廣。新時代強軍的偉大變革,是在斗爭中發展、風浪中前進、攻堅中突破的,彰顯著一以貫之的團結奮斗主題、一脈相承的團結奮斗精神、一往無前的團結奮斗姿態。新時代強軍的偉大成就,是在上下同欲、團結一心、頑強拼搏中取得的,昭示著團結奮斗是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的強大精神動力和不竭力量源泉,是黨和軍隊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法寶。

  奮進強軍新征程,必須凝聚團結之心,激發奮斗之力,確保始終團結奮斗。必須堅持用奮斗目標鼓舞人、激勵人、感召人,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把廣大官兵組織起來、凝聚起來,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必須不怕苦累、不懼艱險,拿出革命加拼命的勁頭,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堅定執著、自強不息,去啃最硬的骨頭,去挑最重的擔子,向最難處攻堅;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永不松懈,堅持到底,推進強軍事業不斷向前、走向勝利。

  四、確保人民軍隊始終人才輩出

  人才是推動我軍高質量發展、贏得軍事競爭和未來戰爭主動的關鍵因素。人才優勢是具有決定性的優勢。高度重視人才建設,是我黨我軍克敵制勝、發展壯大的寶貴經驗和優良傳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把人才強軍納入新時代強軍戰略布局,與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依法治軍一體運籌,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決策部署。全軍上下深入貫徹實施新時代人才強軍戰略,堅持人才工作正確政治方向,聚焦備戰打仗培養人才,加強軍事人員現代化建設布局,深化軍事人力資源制度改革,推動人才領域開發融合。我軍人才工作在政治整訓中守正創新、在練兵備戰中全面加強、在深化改革中轉型發展,對強軍事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更加突出,人才強軍之道越拓越寬,官兵成才之路越走越廣,我軍人才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

  奮進強軍新征程,必須大力加強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確保始終人才輩出。必須緊扣任務需求,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貫徹到人才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加強忠誠度鑒別和政治考察工作,確保槍桿子始終掌握在對黨忠誠可靠的人手中;把能打仗、打勝仗作為人才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戰斗力標準,確保我軍人才能夠駕馭現代戰爭、有效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面向世界軍事前沿、面向國家安全重大需求、面向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軍事人才隊伍。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緊盯全鏈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堅持人才培養使用同軍事斗爭需要精準對接,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和人才配置體系。深化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改革,形成具有軍事職業比較優勢的人才制度體系,使人才得到最佳配置、發揮最大效能。貫徹人才強國戰略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五、確保人民軍隊始終純潔光榮

  人民軍隊是黨執政的重要基礎和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能否始終保持純潔光榮,關系我軍政治本色、關系戰斗力建設、關系黨和軍隊形象。我黨我軍歷來高度重視人民軍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并根據不同歷史時期主要任務強力推進正風肅紀反腐。一路走來,我軍始終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確保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不變,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不改,保持了優良作風和昂揚狀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進軍隊正風肅紀反腐,帶領人民軍隊開展革弊固本鼎新、正風懲惡反腐的偉大斗爭。深入持續糾正“四風”,建設正風肅紀新常態;以零容忍的態度深化查案懲腐,確立了強大的震懾力;全面推進軍隊巡視制度,大力加強內部監督。這一系列舉措,有力推動了軍隊懲防體系建設,構筑了預防腐敗的長效機制,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在我軍的滋生蔓延,解決了多年來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突出問題。我軍政治綱紀全面重振,作風形象煥然一新,老紅軍的傳統本色有力回歸,煥發出勢不可擋的勃勃生機,集聚起強軍興軍的強大力量。

  奮進強軍新征程,必須保持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執著,確保始終純潔光榮。必須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遠吹沖鋒號,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增強維護核心、聽從指揮的政治自覺,保障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決策部署落地落實。緊緊圍繞備戰打仗健全防治腐敗滋生蔓延的體制機制,深化重點行業領域整肅治理,持續糾治基層“微腐敗”,抓細抓常作風建設。堅持系統施治、標本兼治,加強制度建設、深化聯動監督,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不斷拓展反腐敗斗爭的深度廣度。注重抓好“關鍵少數”示范帶動,堅持以上率下和層層推開相貫通,堅持激勵和約束并重,既立規矩、正風氣,又激活力、增動力。

  六、確保人民軍隊始終法紀嚴明

  厲行法治、嚴肅軍紀,是治軍帶兵的鐵律,也是建設強大軍隊的基本規律。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我們黨領導人民軍隊在長期革命戰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的重要治軍思想。我軍自創建之日起就把革命的堅定性、政治的自覺性、紀律的嚴肅性結合起來,統一意志、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塑造了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深刻把握新時代建軍治軍特點規律,從強國強軍事業全局出發,將依法治軍納入全面依法治國總盤子,擘畫了我軍法治建設的新藍圖。領導全軍貫徹依法治軍戰略,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加快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強化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維,著力推進全面從嚴治軍,推動我軍正規化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全面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蹄疾步穩,健全完善軍事法規制度體系、軍事法治實施體系、軍事法治監督體系、軍事法治保障體系,形成黨委依法決策、機關依法指導、部隊依法行動、官兵依法履職的良好局面。

  奮進強軍新征程,必須堅持依法和從嚴兩者相統一,確保始終法紀嚴明。必須強化思想武裝,樹牢法治信仰。通過法治宣傳教育和法治實踐活動,積極引導官兵培塑對法治的情感認同、自覺意識和精神追求,筑牢踐行法治、捍衛法治的思想根基。聚焦備戰打仗,服務戰場打贏。著眼全系統、全要素、全流程,推進軍事法治體系全方位融入戰建備各領域全過程。轉變治軍方式,推進軍事治理。立足實現“三個根本性轉變”,加快領導方式和指導方式變革,著力推進制度創新、制度引領、制度規范。構建嚴密體系,加強權力監督。抓住“關鍵少數”以上率下,通過嚴肅紀律和規矩,壓緊壓實政治責任;重點圍繞領導指揮體制改革,編密扎緊制度籠子,確保權力在法規制度框架內運行;構建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監督機制,以督導傳導壓力、以壓力推動落實,把監督制約機制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

 ?。▓坦P:蔡雪芹)

  責任編輯:張少義

標簽 -
網站編輯 - 孫劍 校對-薛蓮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91363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