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

來源:《紅旗文稿》2023/24 作者:郭堅剛 2024-01-02 11:18:31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基層治理工作,反復強調“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新時代的基層治理,要抓住“楓橋經驗”的精髓要義,在變中把握不變,讓其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為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

  2019年,新時代“楓橋經驗”被寫入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上升為黨和國家治國理政方略的重要內容。2022年,新時代“楓橋經驗”首次被寫入黨代會報告,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求“在社會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深刻領悟黨和國家關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核心內涵,是新時代堅持好和發展好“楓橋經驗”的關鍵。

  “楓橋經驗”已成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中形成的寶貴經驗和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要法寶。“楓橋經驗”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基層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上強調,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城鄉社區建設,強化網格化管理和服務,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好社會穩定。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在社會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楓橋經驗”陳列館時進一步強調,要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為我們在社會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指明了方向。

  “楓橋經驗”在實踐中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60年來,“楓橋經驗”在堅持中煥發生機,在發展中發揚光大,面對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楓橋經驗”在實踐中精神內涵不斷豐富,已經超出了單一矛盾糾紛化解領域,成為中國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其具體發展變化來看,“楓橋經驗”在內容上不斷豐富,已經不再停留于最初的社會治安層面,而拓展到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發展各領域;在范圍上不斷擴展,“楓橋經驗”的應用時空已經從鄉村社會拓展到城鎮社區、從線下擴展到線上;在治理理念上不斷更新,“楓橋經驗”從最初的側重化解矛盾實現社會穩定轉向推動社會發展,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可以說,新時代“楓橋經驗”已經發展為展示“中國之治”的一張金名片。

  “楓橋經驗”的內在精髓和核心要義在發展中始終未變。黨的領導是“楓橋經驗”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黨的領導是新時代“楓橋經驗”最本質的特征和根本優勢所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核心和靈魂。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依靠和發動群眾是堅持“楓橋經驗”的本質屬性。推進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根本方法。新時代,“楓橋經驗”從“群眾說理”拓展深化為自治、法治、德治有機結合,展現了中國式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提升基層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根本要求?!皸鳂蚪涷灐敝杂垒嵘鷻C,從社會管制的經驗提升為社會管理的經驗,再創新發展為社會治理的經驗,其始終貫穿的核心要義就是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根本原則,堅守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根本立場,堅持綜合施策這一根本途徑,已經成為新時代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法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楓橋經驗’的重大意義,發揚優良作風,適應時代要求,創新群眾工作方法,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新時代,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應對新時代主要矛盾發生轉化和新形勢新風險帶來的矛盾糾紛的新變化,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促進社會平安和諧。

  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是回應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要求。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國還面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人民群眾在安全穩定、公平正義、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新訴求日益強烈。2013年10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50周年前夕作出重要指示:“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上有更多積極回應,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迫切需要從“楓橋經驗”中汲取智慧。

  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是維護社會平安穩定的要求。新時代,我國社會矛盾不僅形式復雜,而且成因多樣,呈現頻發性、突出性和廣泛性特點。新時代,如何平衡好基層發展中的不協調因素,正確處理好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提高重大社會風險防范能力,增強憂患意識,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而這要求我們從“楓橋經驗”中汲取工作方法。

  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皸鳂蚪涷灐碑a生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發展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創新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見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成果和基本經驗。2023年7月5日至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調研時強調,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和鄉村治理協同推進機制,推進社會治理數字化。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在社會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寫入黨代會報告,更是賦予了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新的使命任務。新時代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新時代“楓橋經驗”是推進基層治理良性循環、持續發展的傳家寶和金鑰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更需要從“楓橋經驗”中汲取力量,在實踐中守正創新,不斷推動“楓橋經驗”發揚光大。

  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新時代,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是堅持“楓橋經驗”的必然要求。一要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在自我革新中建強基層戰斗堡壘。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的力量源于基層。建強基層黨組織,首先要抓好基層黨組織書記,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領頭雁。在此基礎上,要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二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統領作用,在全面領導中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新時代,要創新發展“楓橋經驗”,積極回應時代發展對基層治理現代化的要求。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政治優勢,積極動員、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處理好“活力與秩序”關系,在多元共治中構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提高基層治理能力,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的實際效能。

  把群眾路線貫穿于基層治理之中。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依靠和發動群眾是堅持“楓橋經驗”的本質屬性,是黨的群眾路線在基層的生動體現。在新時代進一步弘揚“楓橋經驗”,就要把群眾路線貫穿于基層治理之中。一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全部奮斗、全部實踐的本色。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是“楓橋經驗”的核心要義,其貫穿于“楓橋經驗”發展過程的始終。60年來,“楓橋經驗”雖然隨著社會時代變遷,外在治理形式在不斷更新,但其群眾路線的精神內核始終未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求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上有更多積極回應,要求在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深層價值上有更堅實保障。二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 新時代,進一步發展好“楓橋經驗”,要創新群眾工作方法,將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貫穿于基層治理的各維度、各領域和各環節。要以全過程參與落實人民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組織化參與提高人民群眾發揮主體地位的能力和水平,積極孵化各類專業社會組織和社區社會組織,提高其基層治理行動能力。

  持續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社會治理創新,要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更加注重在細微處下功夫、見成效?!毙聲r代,需要充分發揮“楓橋經驗”在協調各種經濟社會關系、有效化解社會矛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一要健全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健全體制機制是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關鍵。要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在黨的領導下,全面統籌行政力量、司法力量、專業社會組織力量、民間調解力量以及社會公眾力量,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同時,要傳承弘揚好“干部下基層開展信訪工作”經驗,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在此基礎上,要積極借助新時代智能元素,創建矛盾糾紛化解的智慧平臺,暢通群眾利益訴求表達通道,積極推動數據融合、共享,充分發揮數據在矛盾糾紛化解中的預判作用,促進矛盾糾紛化解高效、透明、安全。二要注重德法兼修,筑牢法治根基?!奥《Y重法、德法合治”是中華民族傳統治理之道,也是“楓橋經驗”的基本工作方式。在以法治為手段化解矛盾實現“事了”的同時,要強化德治的“潤心”作用,要注意剛柔并濟,治身與治心相結合化。為此,要加快提高社會成員的法治意識、培養法治思維,引導社會成員在法治軌道上有序、有效表達主張權利和利益訴求,同時,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強化村規民約、道德講堂的柔性治理作用,筑牢法治根基。

  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實現基層善治。新時代,堅持和發展好“楓橋經驗”,正確處理好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關系到基層治理現代化進程。面對當前復雜的基層社會矛盾,實現基層善治,需要打好基層治理“組合拳”。一要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的主心骨作用,強化政治引領、組織引領和服務引領,以黨的引領凝聚基層治理共識、動員基層治理力量、健全基層治理各要素。二要強化人民群眾在基層矛盾糾紛化解中的主體性作用,提高人民群眾參與意識和能力,豐富基層民主協商形式,激活自治。三要積極培育專業社會組織,強化社會組織在矛盾風險預防化解、公益幫扶等方面的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在多元主體參與中助力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基層善治治理體系生成。四要積極發揮文化在基層矛盾糾紛化解中作用,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營造共同的精神家園。結合基層的地方性特色文化,充分發揮優良民風民德在基層治理中慈潤人心、增進認同的正向引導作用。五要充分發揮現代技術的優勢,在平臺搭建、數據共享中,構建閉環的矛盾糾紛化解系統,強化數字技術在矛盾糾紛預防、反饋、評估等各環節中的作用,提高矛盾糾紛化解的智能化和數字化水平。

  (作者: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嘉興南湖學院黨委副書記兼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責任編輯:孫 劍

  

標簽 -
網站編輯 - 王寅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051205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