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總鑰匙”

來源:《紅旗文稿》2023/20 作者:陳浙閩 2023-10-27 15:10:27

  2023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指出,“要提升思維能力,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轉化為自己的科學思想方法,作為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切實提高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歷史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質、把握發展規律、把握工作關鍵、把握政策尺度,增強工作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開辟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新境界,給廣大黨員領導干部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方法、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對于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提升思維能力是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的思想作風和工作要求

  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正確思想指引。思維能力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最直接體現。思維能力強,就能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不斷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才能使自己的思維方式更加適應事業發展需要,使各項工作朝著正確方向、按照客觀規律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加強理論學習、增強理論思維、提高思維能力、樹立科學思想方法的極端重要性,對提升各級領導干部的思維能力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

  黨的十八大召開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在這個基礎上把黨和人民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睆娬{系統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201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四種思維能力,指出:“干部要勤于學、敏于思,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掌握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正確判斷形勢,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再次強調,“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大國執政,面對十分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肩負繁重的執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論思維,是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也是難以不斷前進的”,強調“必須引導和促使學員努力學習和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提高戰略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綜合決策能力、駕馭全局能力”。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堅持用聯系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增強戰略性、系統性思維”。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指出:“思維能力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最直接體現。人要使自己聰明起來,最根本的辦法是培養思維能力?!?/p>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從全面增強執政本領的角度,強調了五大思維能力。他指出:“增強政治領導本領,堅持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科學制定和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落到實處。”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進一步將思維能力擴展到六個方面:“領導干部要加強理論修養,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懂弄通做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貫穿其中的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善于從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把握規律,不斷積累經驗、增長才干。”

  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在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推進改革發展、調整利益關系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要善于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對提升領導干部思維能力的要求是一以貫之的,也是逐步拓展和深入的。

  二、提升思維能力是把科學理論轉化為科學思想方法的核心和關鍵

  提升思維能力為什么重要?這是因為,思維是人類智力的核心。思維能力歸根結底反映人們對世界總的認識,反映人們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人們只有有了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才能更好觀察和解釋世界,才能揭示蘊含其中的規律,從而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思維能力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能力最直接的體現,是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實踐中,形成并提出的一整套科學思維方式,特別是七個思維能力,對于樹立科學的思想方法,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領導水平,推動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戰略思維能力,就是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善于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和方向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p>

  辯證思維能力,就是在矛盾對立統一過程中,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觀察分析事物,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鞭q證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擔當偉大使命、實現偉大夢想最有力、最根本的思想理論武器。

  系統思維能力,就是以唯物辯證法為指導,對事物進行總體分析和認識,既統攬全局、統籌規劃,又善于在重點突破中推動事物協調發展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p>

  創新思維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陳規,善于因時制宜、知難而進、開拓創新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堅決破除條條框框、思維定勢的束縛,深入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強調要“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歷史思維能力,就是知古鑒今、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善于運用歷史眼光認識發現規律、洞察時代大勢、掌握歷史主動、把握前進方向、指導現實工作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一面鏡子,從歷史中,我們能夠更好看清世界、參透生活、認識自己;歷史也是一位智者,同歷史對話,我們能夠更好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p>

  法治思維能力,就是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善于運用法治方式治國理政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

  底線思維能力,就是客觀設定最低目標,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審時度勢,全面把握和準確判斷國內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堅持底線思維,做好應對各種新挑戰的準備”,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多次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就是要告誡全黨時刻牢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歷史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等一系列重要思維能力,集中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蘊含的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必須努力學習掌握,不斷加強理論思維和理論修養,形成科學的思想方法,打通這一掌握正確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必由之路。

  三、新時代對提升思維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來自外部的風險挑戰長期存在并日益凸顯。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不斷顯現,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面對如此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只有切實提高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歷史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才能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披荊斬棘、勇毅前行,奮力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要以戰略思維總攬,具有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善于謀長遠、謀全局、觀大勢,準確把握形勢,科學謀劃戰略,保持戰略主動,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

  要以辯證思維“析事”,堅持兩點論,一分為二看問題;堅持重點論,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善于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下,抓住關鍵、找準重點、解決問題。

  要以系統思維統籌,注重用系統思維方法來推進黨和國家治理體系的變革。注重系統的整體性和要素與要素之間的協同性。注重系統的開放性與環境的協調性。注重系統的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注重解決非平衡問題,推動系統走向動態平衡。

  要以創新思維破局,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善于應對形勢變化,善于打破思維定勢,有敢于沖破舊格局、銳意進取的勇氣,于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要以歷史思維知鑒,堅持用唯物史觀正確認識歷史,準確把握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堅持“端起歷史的望遠鏡”,不能被亂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堅持汲取歷史經驗和教訓,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堅持增強歷史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要以法治思維促治,謀劃工作要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問題要運用法治方法,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的法治思維能力培養。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落實到執政實踐中,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要以底線思維托底,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時刻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堅持明確底線、守住底線,防止最壞結果出現。堅持從最壞處準備,向最好處努力,牢牢把握主動權。

  四、以實際工作成效檢驗領導干部的思維能力

  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對于提高思維能力的目的,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中闡述得非常明確,這就是“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質、把握發展規律、把握工作關鍵、把握政策尺度,增強工作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四個把握、四個增強,是領導工作實際水平的體現,也是檢驗領導干部思維能力的重要標準。

  要做到四個把握。一是要把握事物本質。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沒有脫離現象的本質,更沒有脫離本質的現象。關鍵是我們是不是“烈風雷雨而不迷”,具備見微知著的能力,能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二是把握發展規律。要深刻認識科學理論和領導工作水平的關系,就如同沒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就不可能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一樣。下苦功夫學習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及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規律、把握規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盲從、不保守,同時也不搞政績沖動和蠻干。三是把握工作關鍵。任何事物在任何時候都有主次之分,領導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綱舉目張、執本末從,從而達到引領示范和以點帶面的效果。四是把握政策尺度。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更加重視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更加重視催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要把戰略的原則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既保持強大戰略定力,戰略目標一旦確定,就要堅定不移地往前推進;又根據現實需要及時調整策略,做到“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要做到四個增強。一是增強工作科學性。增強工作科學性,是“過河”的任務,科學思想方法則是“橋和船”。要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法,提高工作和決策的科學性。立足中國實際,既廓清思想迷霧與誤區,又指引實踐;既回應時代的聲音,又解決實際問題。二是增強工作預見性。善于從繁雜問題中把握事物的規律性、從苗頭問題中發現事物的趨勢性、從偶然問題中認識事物的必然性,見事早、行動快、效果好。三是增強工作主動性。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不猶豫、不觀望,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贏得發展主動權。四是增強工作創造性。要以崇高的使命擔當和強烈的責任意識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與本地區本部門具體實際相結合,創新思路方法舉措,創造性地貫徹落實,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面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黨的科學理論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領、興黨本領、強國本領學到手,真正提升思維能力,始終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作者: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黨組原副書記)

  責任編輯:王 寅

標簽 -
網站編輯 - 孫劍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42593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