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強化戰略思維

來源:《紅旗文稿》2023/8 作者:成長春 2023-04-28 10:34:21

  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善于進行戰略思維,善于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增強戰略的前瞻性,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敏銳洞悉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機遇和挑戰,以科學的戰略預見未來、引領未來。要增強戰略的全局性,謀劃戰略目標、制定戰略舉措、作出戰略部署,都要著眼于解決事關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問題。要增強戰略的穩定性,戰略一經形成,就要長期堅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隨意改變。要把戰略的原則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靈活機動、隨機應變、臨機決斷,在因地制宜、因勢而動、順勢而為中把握戰略主動?!边@一重要論述為我們深刻理解和正確把握戰略的內涵與本質指明了方向,為運用戰略思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增強戰略的前瞻性

  前瞻性是戰略思維的重要特征。戰略前瞻性是指對客觀事物發展的總趨勢和走向作出預判,及早預見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為及時防范化解前進道路上的風險創造條件。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增強戰略的前瞻性,牢牢掌握戰略主動權,方能更好地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正確應對各種機遇和挑戰。

  增強戰略的前瞻性是贏得戰略主動的必然要求。戰略是管長遠、管大勢。心中有數、胸中有法才能做到未雨綢繆、從容應對,才能贏得戰略主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增強戰略的前瞻性才能下好防范化解風險的先手棋,才能從被動“遇見”轉向主動“預見”,才能打好主動仗、贏得主動權。前進道路上,黨員、干部必須善于總結經驗、發現規律、推理預判,站在時代前沿觀察思考問題,將謀當下和謀未來統一起來,把握現代化的發展趨向;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將謀事和謀勢結合起來,研判現代化進程中的趨勢性現象,立足當下、聚勢謀遠,解決發展難題,塑造發展優勢,著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各項事業發展。

  增強戰略的前瞻性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戰略思維體現的是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善于從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把握規律。戰略思維能力不能憑空而來,需要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和對現實問題的科學分析基礎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提出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征程上,黨員干部必須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系統掌握這一思想的基本觀點、科學體系,把握好這一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提高對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的判斷力,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

  增強戰略的前瞻性必須以科學的戰略預見未來、引領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大勢,就是其發展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類可以認識、順應、運用歷史規律,但無法阻止歷史規律發生作用?!蔽覈l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抓住歷史變革的時機,從前瞻性的角度統籌謀劃、科學布局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未來藍圖和戰略安排,必須練好預見未來的基本功。要有遠見、善預見,把握大勢、辨清走勢、審時度勢,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決策的科學性。把握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胸懷大局、著眼大事,抓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謀劃好中國式現代化的“勢”與“事”。

  二、增強戰略的全局性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唯有始終把全局作為觀察和處理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協同高效、全面推進、系統集成,在關鍵性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中國式現代化事業才能全面突破、全面發展、全面進步。

  胸懷“兩個大局”。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謀劃這項偉大事業的基本出發點是“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必須把中國式現代化放到兩個大局中來觀其勢、應其時。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想問題、辦事情,一切工作都要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為前提,不能為了局部利益損害全局利益、為了暫時利益損害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從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策,努力增強總攬全局的能力,放眼全局謀一域,把握形勢謀大事,以“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度和胸襟,始終把全局作為觀察和處理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把握戰略關鍵。全局不是局部的簡單相加,把握全局不是面面俱到,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把握戰略關鍵。全局中交織著多種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把握全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圍繞新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黨的中心任務,優先解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工作的“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告訴我們,黨和人民事業能不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取決于我們能否準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確定中心任務?!蔽覈诮洑v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任務十分繁重,推進改革發展、調整利益關系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增強戰略的全局性,就要從事物存在的整體性出發,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全局性問題,著眼于解決事關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的重大問題,以主要矛盾和全局性問題的有效解決,帶動推進局部性矛盾和問題的化解,不斷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和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堅持系統謀劃。系統觀念就是按照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來認識對象,堅持以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來觀察和處理問題。中國式現代化九個方面的本質要求緊密聯系、相互貫通,既明確了現代化的領導力量,又明確了現代化的崇高目標;既涵括了現代化的物質維度,又指出了現代化的精神訴求;既立足中國,又關照全人類,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特點和價值追求,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全面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協調發展,需要在深刻把握我國現階段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諸要素運行和關聯的基礎上,實行有機協同。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三、增強戰略的穩定性

  重大戰略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牽一發而動全身。新征程上必須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向著既定的戰略目標勇毅前行。

  保持歷史耐心。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的事業。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行全面部署。必須將中國式現代化放到歷史長河和全球視野中考量,深刻認識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事業,要用“歷史的尺度”衡量關乎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保持歷史耐心,錨定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目標,一以貫之,一代接一代地接力推進。

  保持戰略定力。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必須增強戰略穩定性,不斷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保持戰略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這是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關鍵。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辟了廣闊前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最關鍵的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提高戰略思維能力,保持戰略自信,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保持寬廣胸懷。保持戰略的穩定性需要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領導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格局和“功成必定有我”責任擔當。保持戰略的穩定性要處理好顯績和潛績的關系。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既要努力完成顯性工作任務,更要做好埋頭苦干、利在長遠的實事,一茬接一茬,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保持政策穩定性、連續性,避免出現朝令夕改等現象,保持方向不動搖,保持定力不松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四、把戰略的原則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

  新的趕考路上,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妥善應對各種重大挑戰、重大風險,既需要牢記“國之大者”,保持戰略定力;又要“致廣大而盡精微”,抓準抓好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黨員、干部必須立足實際制定策略,及時總結評估,靈活應對中國式現代化推進過程中出現的難題。

  把握戰略和策略的辯證統一。戰略是從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策,策略是在戰略指導下為戰略服務的,正確的戰略需要正確的策略來落實。正確處理戰略和策略辯證統一的關系,是我們黨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成功秘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把這一重要經驗總結好、運用好,不僅要有戰略謀劃,還要有策略、有智慧、有方法。戰略意圖需要通過制定具體的策略來實現,必須把戰略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既要把方向、抓大事、謀長遠,又要抓準抓好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保持足夠的戰略定力和策略活力,避免出現患得患失、搖擺不定、進退失據的問題,抓好用好發展機遇。

  恪守戰略的原則性。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站在時代前沿觀察思考問題,把謀事和謀勢、謀當下和謀未來統一起來。恪守戰略的原則性,確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要自覺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新時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等作出了全面系統的闡釋。針對這些事關全局性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從戰略上進行思考,謀劃戰略目標、制定戰略舉措、作出戰略部署。恪守戰略的原則性并不意味著戰略的僵化與凝固。隨著經濟社會全局的變化、時代大勢的演進,要適時進行戰略調整。當前,中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已經發生深刻變化,清醒冷靜作出新的戰略性回應是必然要求。

  增強策略的靈活性。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必須增強策略的靈活性,在落實的過程中依據實際情況及其變化靈活調整,以創造性的執行力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增強策略安排的針對性、務實性和可操作性,必須制定符合實際的工作策略和方法,在抓得準、做得細上下功夫,在攻堅克難中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在戰略指導下制定出來的具體政策策略要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因時因勢及時調整相關的措施,不斷增強政策舉措的靈活性、協調性、配套性,取得最大政策效應。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

 ?。ㄗ髡撸航K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學基地主任,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少義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少義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76027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