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

來源:《紅旗文稿》2023/1 作者:李建軍 2023-01-12 17:52:03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做好2023年經濟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2023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會議提出了五個政策發力的領域,其中第五條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這是統籌好發展與安全的關鍵。

  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加強需求側管理,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著力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基礎。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并購,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同時要堅決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敝醒霃娬{“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由于房地產市場原有模式難以為繼,資金循環不暢,銀行收緊信用,市場預期不穩。因此,“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是房地產工作的重點,也是房地產相關政策出臺的重要著力點之一。“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就是要確保能交樓,避免出現大面積爛尾工程造成民生問題,防止風險向金融領域擴散,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防止房地產債務風險蔓延擴散。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并購,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同時要堅決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房地產是內需的主要動力源之一,主要來自具有較強剛強的自住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前者主要來自新市民和青年人,后者主要是原城鎮居民。新市民和青年人對住房的需求是剛性需求,要著力改善預期,通過金融政策調整,適當擴大住房消費信貸規模,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結合落實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的住房問題,積極探索發展長租房市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房住不炒”是房地產行業中長期堅持的定位。這是實現房地產去“金融化”,讓房地產成為消費內需提升的策源點,而不是投機炒作的市場工具,避免經濟再度“脫實向虛”關鍵前提,也是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過渡的前置條件,是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要改革完善房地產相關土地、財稅、金融等基礎性制度,多渠道增加市場化長租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推動房地產企業轉型發展,有序構建房地產健康發展新模式。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擺脫多年來“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模式。伴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需要在住房體系建設、租購并舉、盤活存量等方面下功夫。新的住房體系是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并行發展,人房地錢聯動的新機制;推進租購并舉,保障租房群體享有公共服務的權利;盤活存量,健全配套服務,推動城市更新,發展房地產相關服務產業。

  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必須抓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這一關鍵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壓實各方責任,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 “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這是處理好發展與安全問題的關鍵,是保證民生福祉的基礎。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轉化為金融安全問題,確保經濟平穩運行。金融風險一般來自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受到各種沖擊后的劇烈波動和金融機構因實體企業困難而導致風險資產上升,相互交織累積可能會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從市場看,受全球通貨膨脹高位運行、歐美央行高頻次加息縮表、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發生概率上升、市場預期不穩等影響,近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國家出現股市下行、資本外流、匯率大幅度貶值等問題,風險外溢效應必然沖擊我國的金融市場,我國的股市、債市、匯市出現走弱情況。2023年要防止外部黑天鵝事件給金融市場造成的沖擊,避免形成內外風險交織放大,形成系統性金融風險。從機構看,我國大型國有金融機構的基礎較為堅實,但個別中小銀行、村鎮銀行、信托公司等較為脆弱,有一些金融活動沒有納入監管,存在局部區域性風險隱患。

  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集中統一領導?!币訌婞h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金融發展之路。在金融組織、機構的治理與宏觀經濟治理中,要強化金融風險防控,堅決維護金融穩定大局。要持續強化全面從嚴治黨嚴的氛圍,切實落實“兩個責任”,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政商“旋轉門”等典型共性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創新完善權力監督制度和執紀執法體系,做到懲治金融領域腐敗和處置金融風險同步推進、嚴肅追責和追贓挽損同步推進、建立制度和強化制度執行同步推進。要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強化領導班子隊伍建設。要深入推進金融領域改革,不斷提高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制增量、化解存量。”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要完善常態化監測機制。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嚴堵違法違規舉債融資的“后門”,著力加強風險源頭管控,硬化預算約束,嚴格地方建設項目審核,管控新增項目融資的“閘門”等。要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建立市場化、法治化的債務違約處置機制,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依法實現債務人、債權人合理分擔風險,防范“處置風險的風險”。堅持分類審慎處置,糾正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當中的一些不規范的行為。要推動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要健全監督問責機制。推動出臺終身問責、倒查責任制度辦法,堅決查處問責違法違規行為等。

  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依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有效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需要加強宏觀調控和經濟金融治理,確保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把控好房地產調控政策力度,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近期監管部門先后發布房企融資“三支箭”,包括使用信貸支持、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民企股權融資支持工具來改善房企的融資環境,對于房地產頭部企業更好應對行業風險,防止風險進一步蔓延具有積極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這有助于推動房地產行業優勝劣汰,形成新的發展模式。通過強化對行業融資的保障,可有力增強房企現金流,優化房企財務結構,加快項目開工建設,有效改善房企總體的生存現狀,助力行業逐步企穩回升。

  要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重點推進金融風險處置的常態化、機制化和規范化,以確保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持續發揮關鍵功能,不斷提高金融體系抵御風險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筑牢守住金融安全防線底線。推動加強對金融機構高管、主要股東資質審核和行為監管,有效隔離產業資本和金融風險,引導金融機構找準定位,專注主業,不斷夯實金融健康發展的微觀基礎。穩妥有序推進中小銀行風險處置,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金融財產安全。

  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從根源上講,經濟金融風險來自實體經濟運行不暢,循環過程阻滯。因此,要著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著力發展實體經濟,依靠創新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要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提升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要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培育國際經貿合作新增長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录S時可能發生?!蔽覀儽仨氁鰪姂n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確保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作者: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央財經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中央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責任編輯:許華卿

標簽 -
網站編輯 - 湯寶蘭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77660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