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信息時代發展潮流,加強對治網管網工作的總體布局和統籌謀劃,作出了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的重大部署。黨的十九大提出“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黨的二十大強調“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深刻闡釋了“為什么要建、怎樣建”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成為網絡強國重要思想的核心內容。1月4日至5日召開的全國網信辦主任會議指出,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以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加強網絡內容建設管理,以完善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一、深刻認識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的重要意義
當前,互聯網已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陣地、文化繁榮發展的新空間、億萬民眾精神生活的新家園。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既是落實黨管互聯網原則的政治要求,也是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的治本之策。
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是維護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治安全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得網絡者得天下”,“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互聯網已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陣地、主戰場、最前沿,能否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系國家政治安全。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是不斷加強和完善黨對互聯網領導,始終保證網信事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現實需要;是有力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政治安全乃至整個國家安全的有效支撐;是構建多主體參與治網格局,打擊各種違法不良信息,抵制各種錯誤思潮,牢牢掌握網上輿論斗爭主動權話語權的重要手段。
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是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當今時代,互聯網已經深度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網絡治理已成為信息時代國家治理的新內容新領域。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助推社會治理提質增效,是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提高網絡治理系統化、科學化、社會化、法治化水平的基本前提。
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是推動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信工作涉及眾多領域,要加強統籌協調、實施綜合治理,形成強大工作合力”。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內涵豐富、點多面廣,涉及網信工作方方面面,影響網信事業發展的全局。加快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緊跟互聯網迅猛發展勢頭,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和整合各方資源,建好用好管好網絡,方能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讓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成為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二、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取得新成效、面臨新課題
近年來,網信工作堅持把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作為“牛鼻子”工程,強化統籌協調、破解難點問題、注重跟蹤問效、狠抓任務落實,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強化政治擔當,始終把堅定捍衛“兩個確立”作為確保網絡綜合治理方向的根本保證。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持續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網上宣傳,策劃推出網絡主題宣傳系列短視頻,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組織開展維護網絡空間安全專項督查和“回頭看”工作,始終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突出主題主線,始終把服務保障全局性重要工作作為網絡綜合治理的重中之重。組織開展網絡安全專項行動和攻防實戰演練,進行多輪風險自查、巡檢抽查、專項督查,持續加強值班值守,完善應急預案,充實技術力量。注重齊抓共管,始終把維護網絡生態作為檢驗網絡綜合治理的主要標準。組織開展網絡主題宣傳,扎實開展“清朗”專項行動,加快推進網絡文明建設。強化網絡普法,出臺網信系統“八五”普法規劃,嚴厲打擊網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行為。聚焦“政治三力”,始終把綜合治網能力提升作為網絡綜合治理的強大引擎。健全完善網信工作體系,加強網信干部隊伍建設,統籌開展網絡安全宣傳、知識技能競賽、專業人才培訓,治網管網水平穩步提升。
與此同時,對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新部署新要求,當前網絡綜合治理工作面臨著諸多新挑戰新課題。網絡治理形勢依然嚴峻,元宇宙、人工智能、增強現實、隔空投送等新技術應用加速迭代更替,網上輿論生態、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領域處于應對戰略承壓前端、防范風險挑戰前沿,各種“黑天鵝”“灰犀?!笔录S時可能發生。網絡治理能力仍有短板,主流新媒體平臺的用戶規模、競爭力、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互聯網企業影響力、市場競爭力不強。少數網絡平臺落實主體責任意識不強,法治觀念淡薄,必須深入研究、系統應對、著力解決。
三、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體現到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的各方面全過程
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基礎性工程,應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工作主線,持續深化互聯網領導管理、正能量傳播、內容管控、協同治網、依法治網、技術治網體系建設,著力推動網絡治理由事后管理向過程治理轉變、多頭管理向協同治理轉變,實現網上網下一體化治理。
突出“主桌面”,實化統籌協調。按照“網下管什么,網上管什么”原則,用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督查考核這個抓手,進一步明確綜合治網職責邊界,壓實主管部門責任、屬地管理責任和平臺主體責任,推動形成綜合治網格局。堅持問題導向,開展網絡生態治理成效檢驗評價,加快推進對網絡生態評價要素的量化研究,針對生態治理評價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項,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網絡綜合治理體系進一步深化完善,持續凈化網絡空間。
發力“全媒體”,優化輿論格局。圍繞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持續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網上宣傳,提檔升級學“習”欄目品牌。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提振發展信心、共同富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等重大主題,高頻次、全覆蓋做好網上系列宣傳。對標“十四五”互聯網內容建設與管理規劃,鼓勵重點新聞網站創建“融媒工作室”,強化與社交媒體聯動合作,催生一批頭部和“塔尖”賬號。強化網絡跨境傳播交流。建立優秀網絡傳播資源庫,構建高效內容生產體系和傳播鏈條,全方位全領域融合創新。
鑄牢“清朗盾”,凈化網絡生態。以打擊網絡謠言等有害信息為抓手,有效防范化解政治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風險。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生態問題,持續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全面整治各類網絡亂象,定期通報網絡生態整治情況,評估網絡生態整治成效。加強對網站平臺的服務指導,督促平臺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內部建設,提升依法辦網能力,主動凈化網絡空間。強化與網民的溝通互動,普及互聯網管理、網絡安全領域法律法規知識,不斷增強廣大網民的網絡素養和法治意識。
繪好“同心圓”,深化網絡文明。持續推進網絡文明建設,完善聯席會議機制,加強網絡空間思想引領、文化培育、道德建設、網絡誠信、行為規范、生態治理、文明創建等重點領域建設。組織開展網絡文明建設專題調研督查,聚焦青少年群體,實施“青少年網絡文明發展工程”。引導互聯網企業和網民廣泛參與“網絡文化季”系列活動,培植推出一批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品力作。以特色品牌項目為牽引,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加強互聯網企業黨建和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持續提升“兩個覆蓋率”。
高舉“法治劍”,強化網絡執法。加大執法落實力度和主動辦案深度,持續推進網絡執法工作,不斷提升執法效能。加強執法工作有關制度機制建設,建立健全案件線索移交和部門間聯合執法工作機制,規范各環節的工作,編制典型執法案例,提升案件辦理的規范化水平。指導各地積極查辦案件,適時組織專項案件的督查督辦,幫助解決案件查辦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加強執法隊伍建設,組織開展執法業務學習培訓、執法實戰觀摩、執法交流研討等,切實提升網信干部的執法業務能力水平。
提升“戰斗力”,硬化網絡安全屏障。堅持以黨委(黨組)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為牽引,對重點領域、重點單位,壓茬開展全覆蓋、多輪次的風險排查和督查整改。堅持打好數據安全防護戰,統籌建立工作機制,加強對黨政機關、互聯網企業等大數據運營主體的數據安全管理防護,開展大數據企業監管審查和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工作。常態化開展專項整治,切實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充分發揮技術治網管網優勢,進一步完善業務流程,整合數據資源,不斷提升網絡綜合治理水平。
(作者: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
責任編輯:張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