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我們要從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重大意義,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全局出發,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一、深化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重要意義的認識,努力推動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協同發展
作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關鍵,“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已經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成為黨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我們強調把公有制經濟鞏固好、發展好,同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是對立的,而是有機統一的。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卑l展公有制經濟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目標一致,都是加快我國生產力發展,實現民富國強;手段一樣,都要靠依法經營,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都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毫不含糊地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不斷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把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推動二者在產業協作、創新協同、資本融合、業務合作等方面的廣度與深度,增強我國經濟韌性,挖掘經濟增長潛力,激活經濟發展活力,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的背景下,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于凝聚共識和力量共克時艱意義尤為重大。
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國資國企改革不斷深化,改革的系統性、協調性、協同性顯著增強,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不斷取得進展、配置效率和整體功能顯著提高,國有企業的活力動力顯著增強、質量效益顯著提升。但是我們還應當看到,國資國企在改革與發展中面臨的困難挑戰依然很多,在一些行業和領域,雖然國有企業已經形成世界級規模的大企業大集團,但“大而不強、大而不優”的問題仍然存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仍然較為突出,很多企業還處于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中低端。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守正創新,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國資國企改革是增強國資國企活力,提高國資國企效率與效益,推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高我國經濟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要與國資國企改革相結合,加大對具有戰略重要性、高溢出效應產業和公益型企業的投資力度,進一步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以及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戰略性、前瞻性領域集中;要站在國家安全、技術前沿和產業發展的高度,發揮戰略引領作用,夯實產業鏈基礎,壯大新興產業鏈,加強共性技術供給,保障國民經濟穩定,提升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在此進程中,要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促進各類資本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要堅持因地施策、因業施策、因企施策,宜獨則獨、宜控則控、宜參則參,形成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優勢互補、特色鮮明、機制靈活、結構多元、身份平等、分配公平的資本融合新模式,努力提升我國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實行分類改革和分類考核,處理好國企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關系。對于市場競爭充分的國有企業,要深化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深化差異化管控、優化選人用人機制、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充分激發企業活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對商業類企業中的公益類業務,要按照不同類別業務分類核算相應的收入和成本,并規范補償機制,建立健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補貼體系。對于處于產業關聯度較高行業的國有企業,要強化其對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的帶動作用,推進與民營企業協同發展范圍和深度,增強我國產業鏈韌性和國際競爭力。
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使其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夯實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基礎,弘揚企業家精神,提高制度執行力。要充分發揮企業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要充分發揮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的重要作用,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配齊建強;要充分發揮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的積極作用,全面建立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的管理制度,不斷推進企業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
三、不斷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努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從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全面完善產權制度,從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到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各個方面,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機制和政策措施不斷完善,我國民營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已成為保障民生、促進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會議上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這是長久之策,不是權宜之計”。 各級領導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要亮明態度、毫不含糊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合法權益,解決民營企業發展中的難題,不斷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民營經濟是非公有制經濟的主要經濟組織形式,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要持續破除影響平等準入的壁壘,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反對地方保護和行政壟斷,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為民營企業開辟更多空間。
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要大力宣傳民營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就業、財政稅收、科技創新等具有的重要作用。通過政策引導和輿論宣傳,引導全社會充分認識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形成有利于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環境和輿論氛圍,激發民營企業創造活力。
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各級政府要恪守契約精神,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的產權和知識產權,依法維護民營企業正常經營秩序,堅決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同時,要完善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訴求反映和權益維護機制,尊重和保護企業家合法的人身和財產權益,努力推動經濟發展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增強民營企業長遠發展的信心和加快發展的決心。
各級領導干部要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各級領導干部要針對各類民營企業的不同特點和需求,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創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有針對性地幫助民營企業家克服遇到的困難;要圍繞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和建設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等工作,聚力破除民營企業發展的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資源配置等各種障礙;要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創造力,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大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力度,特別是進一步營造有利于激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形成專精特新“小巨人”大量涌現,“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的新局面。
?。ㄗ髡撸褐袊鐣茖W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