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重大原則,其中第五條就是“堅持發揚斗爭精神”。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堅持發揚斗爭精神既是對我們黨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又是我們黨在新時代開創未來的實踐要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將在堅持發揚斗爭精神中奪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愿景目標必將在堅持發揚斗爭精神中實現。
一
黨的十九大以來的五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有效應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比如,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堅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立場,依靠人民進行英勇斗爭,凝聚起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磅礴力量;面對“臺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臺灣事務的嚴重挑釁,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爭,展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臺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進一步掌握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進一步鞏固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面對國際局勢急劇變化,特別是面對外部訛詐、遏制、封鎖、極限施壓,堅持國家利益為重、國內政治優先,保持戰略定力,發揚斗爭精神,展示不畏強權的堅定意志,在斗爭中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等等。
新時代10年是具有偉大變革意義的10年。新時代10年的歷史性變革始終伴隨著發揚斗爭精神。黨團結帶領人民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風雨無阻,義無反顧地進行了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比如,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上,敢于同虛化、弱化、淡化黨的領導的現象斗爭,確保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在全面從嚴治黨上,同管黨不力、治黨不嚴、“四風”問題、“七個有之”現象斗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戰略目標,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勇于“涉險灘”“破堅冰”,敢于解決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敢于同利益固化的現象作斗爭;在全面依法治國上,敢于同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司法不公、違法不究現象斗爭,推動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在文化建設上,敢于同錯誤思潮作斗爭,網絡生態持續向好,意識形態領域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在社會建設上,敢于同黑惡勢力極其“保護傘”斗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敢于同各類環境污染、破壞生態現象作斗爭,最大程度地降低“國土之傷、民生之痛”的發生率;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上,大刀闊斧開展軍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國特色強軍之路越走越寬廣;在外交工作上,敢于同逆全球化行徑、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作斗爭,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等等。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是堅持發揚斗爭精神的結果。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種敵對勢力絕不會讓我們順順利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鄭重提醒全黨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一個原因?!睆母旧险f,新時代發揚斗爭精神著眼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保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新時代發揚斗爭精神著眼于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充分研判執政環境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指出我們黨面臨“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這些考驗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這些危險具有尖銳性和嚴峻性。只有發揚斗爭精神,勇于自我革命,才能革除黨的健康肌體上的病菌與毒瘤,才能經受考驗、消除危險,才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二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進道路上充滿各種風險挑戰,極有可能要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我們必須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依靠發揚斗爭精神來應對風險挑戰。準確認清和把握前進道路上面臨的形勢,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本前提。在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秉h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因此,必須發揚斗爭精神,敢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自我革命不斷推動社會革命,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使黨成為風雨來襲時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必須發揚敢于較真碰硬、敢于擔當盡責的斗爭精神,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對于可以預見的挑戰,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對于不易察覺的風險挑戰,要未雨綢繆、見微知著,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亂。
依靠發揚斗爭精神來確保國家安全。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要通過不斷發揚斗爭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過程。要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的要求,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嚴密防范系統性安全風險,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
依靠發揚斗爭精神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指出:“我們的現代化既是最難的,也是最偉大的。”恰是其難,更顯偉大。作為人類發展的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既無先例可循,也沒有現成道路可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人類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開創性事業,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只有堅持發揚勇于進取、敢于勝利的斗爭精神,主動投身到各種斗爭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矛盾困難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風險挑戰面前主動作為,才能“殺出一條血路來”,才能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才能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才能順利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蔽┯袌猿职l揚斗爭精神、涵養斗爭魄力、增強斗爭本領,才能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能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
?。ㄗ髡撸褐泄仓醒朦h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薛 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