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六個必須堅持”,其中第三條就是“堅持守正創新”。這既是對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更是對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的科學指引。新征程上,只有堅持守正創新,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繼續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才能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一
守正創新,包括守正和創新兩個方面,二者是辯證統一的。守正創新具有豐富的哲學內涵,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要求。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角度看,無論守正還是創新,其本質都是堅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堅持把客觀事物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根本出發點,尊重歷史發展規律,注重認識規律、把握規律和正確運用規律,而不是從任何主觀的臆想出發,違背規律和否定規律。守正創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和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守正創新的過程。自馬克思主義誕生之日起,馬克思、恩格斯一邊堅守和捍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一邊結合實踐和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論,同時同各種形形色色的反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思潮進行激烈斗爭。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規律,其基本原理具有穿透歷史、穿越時代的強大能量,是必須堅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守正”的根基。同時,馬克思主義又是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這就決定了馬克思主義必須根據時代和實踐的發展不斷創新。正因如此,恩格斯指出:我們的理論“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毛澤東同志也曾經指出,“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他們的基本原理,必須遵守,這是第一。但是,任何國家的共產黨,任何國家的思想界,都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產生自己的理論家,來為當前的政治服務,單靠老祖宗是不行的?!?/p>
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這一大歷史過程極好地體現守正創新。十九世紀中葉,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社會狀況,批判繼承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的合理成分,運用唯物史觀揭示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提出剩余價值學說,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論證了實現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性,為社會主義由空想走向科學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列寧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帝國主義時代特征和俄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領導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許多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世界社會主義陣營。但是,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生搬硬套蘇聯經驗,最后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教訓慘痛。中國共產黨則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要求,迫切需要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回答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我們黨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射當代中國之“的”,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敏銳地洞察和把握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判斷,牢牢把握新時代在理論上守正創新的極端重要性,扛起守正創新的歷史責任。一方面,強調“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力,依然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等。另一方面,強調“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我們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廓清困擾和束縛實踐發展的思想迷霧,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等,這正是守正創新理論自覺和歷史自覺的體現。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的,“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守正創新體現出整體性系統性。堅持問題導向,著眼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不斷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得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認識,形成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更好指導中國實踐。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概括了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體現出整體性系統性的鮮明特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運用其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中國問題的基礎上,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及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也就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六個必須堅持”。
新時代10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新時代10年來,我們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三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痹谌娼ㄔO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必須繼續堅持守正創新。
我們黨“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的思想路線,是守正創新的具體體現。繼續堅持守正創新,首先要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守正與創新是辯證統一的,不可分割的,只講守正不講創新,可能導致固步自封;只講創新,不講守正,可能導致迷失方向。要做到守正基礎上的創新,以創新更好守正。在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黨的思想路線不動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創造新時代新征程上更加輝煌的業績。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述了守正的重大意義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并明確要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叭齻€不動搖”既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的結晶。在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堅持“三個不動搖”,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新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述了創新的重大意義,指出“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并明確要求“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斷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這要求我們緊緊把握“時代”和“實踐”這兩個基點,要有“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的心胸和態度,“不斷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最終實現“兩個敢于”,比如說,要敢于和善于吸收人類文明一切優秀成果,敢于和善于做到“兩個結合”,敢于和善于豐富發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等。
?。ㄗ髡撸褐泄埠笔∥麄鞑扛辈块L)
責任編輯:許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