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行動綱領

來源:《紅旗文稿》2022/22 作者:秦 宣 2022-11-26 13:58:11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和精神基因,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區別于其他國家民族的獨特標識。黨的二十大站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擘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宏偉藍圖時,把建成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強調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黨的二十大報告還對未來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文化強國建設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報告關于文化強國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斷。

  一、深刻認識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我們黨高度重視文化強國建設,把文化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把建成文化強國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個重要目標,突出強調其地位和作用。

  建設文化強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和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我們從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變遷中得出的重要結論。實踐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我們搞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么主義,而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面協調發展的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需要。

  建設文化強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任務。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我們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舉足輕重。文化貫穿于現代化建設全過程、各方面,融入經濟、政治、社會、生態之中,為其他領域的現代化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黨的二十大明確將“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作為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奮斗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還提出,未來五年間,我們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體育強國等。由此可見,建設文化強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目標。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長期奮斗追求的重要目標。中國共產黨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致力于建設一個文化繁榮、文明昌盛的社會主義中國。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我們黨總是結合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與時俱進地提出文化綱領、文化目標、文化政策,引領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2012年,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目標任務。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并對“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進行了戰略部署??梢?,建設文化強國一直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完成的重要歷史任務。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由之路。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人民的幸福不僅來自物質需要的滿足,更來自比物質需要更高層次的精神需要的滿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對多樣化、立體化、個性化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越來越多,對文化產品質量、品位和風格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只有不斷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才能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邁上新臺階。

  建設文化強國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重要發展戰略,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明沖突論、文明優越論的沉渣泛起,國際思想文化領域斗爭依然深刻而復雜,不同意識形態的斗爭仍將長期存在,有時會相當復雜、尖銳。這些因素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了嚴峻挑戰。只有不斷推進文化強國建設,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才能充分發揮中國文化的引領作用,從而推動文明相通、文化相融,拉緊各國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紐帶,才能更好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進程。

  二、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征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環境和戰略目標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對我國文化發展的戰略環境和基礎條件有清醒的認識,唯此才能對黨的二十大確定的文化強國目標有準確的把握。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積累了寶貴經驗,這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的底氣。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創新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新時代的中國,正以更堅定的文化自覺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正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向著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穩步邁進。黨的二十大總結了新時代10年來我國文化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明確指出,新時代10年來,“我們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網絡生態持續向好,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我們隆重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青年一代更加積極向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這一切,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了可靠保障。

  新時代文化領域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意識形態領域存在不少挑戰。網絡成為文化和意識形態安全的前沿陣地,風險問題越來越突出??傊谑澜缯幱诎倌晡从兄笞兙?、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期,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使我國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面臨著空前復雜的情況,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進一步凸顯了思想文化力量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戰略地位。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保持中國文化繁榮發展的正確方向;提高整合社會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的能力,擴大主流價值觀念的影響力,掌握價值觀念領域的主動權、主導權、話語權;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拓深我國文化發展的內容和進程,增強我國的軟實力,展現人類文明的新形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時代課題,也是我們必須在實踐中解決好的重大課題,更是建設文化強國必須面對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三、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論述,“十四五”乃至未來更長一段時間,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論述。要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著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要直面國際范圍內兩條道路、兩種制度的激烈競爭,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要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工作體系;構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按照“方向明、主義真、學問高、德行正”的要求,培育壯大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

  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這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秉h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我們必須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會發展、融入日常生活。

  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志。要把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任務,堅持重在建設、以立為本,堅持久久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毙聲r代新征程,我們要按照黨的二十大提出的要求,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完善志愿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弘揚誠信文化,發揮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的精神引領、典型示范作用,整體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文化事業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基本途徑?!苯ㄔO文化強國,必須按照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

  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發揮好新興媒體作用,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毙聲r代新征程,我們要按照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ㄗ髡撸褐袊嗣翊髮W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

  責任編輯:薛 蓮

標簽 -
網站編輯 - 湯寶蘭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62118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