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加珍惜始終牢記“五個必由之路”(筆談)

來源:《紅旗文稿》2022/21 作者:劉靖北等 2022-11-11 09:40:45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要求全黨必須牢記“五個必由之路”。這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重要的規律性認識,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為什么能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體現了高度的歷史自覺和堅定的歷史自信,為黨團結帶領人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本刊特約五位同志撰寫學習體會文章,供讀者參考。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劉靖北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黨必須牢記“五個必由之路”,其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居于首位。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一切進步和成就,根本在于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新時代新征程上,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就一定能夠使黨始終成為風雨來襲時全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是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奮斗取得的最根本經驗,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確保我們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馬克思指出:“無產階級在反對有產階級聯合力量的斗爭中,只有把自身組織成為與有產階級建立的一切舊政黨不同的、相對立的政黨,才能作為一個階級來行動?!比绻麤]有這樣一個政黨的領導,無產階級就不可能承擔起資本主義掘墓人和共產主義建設者的歷史使命。列寧指出:“對于應該由共產黨領導這一點,我們不能有任何懷疑?!泵珴蓶|同志也深刻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個革命黨?!毙轮袊闪⒑?,毛澤東同志明確把中國共產黨定位為“我們事業的核心領導力量”,強調“工、農、商、學、兵、政、黨這七個方面,黨是領導一切的。黨要領導工業、農業、商業、文化教育、軍隊和政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黨的領導提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和制度最大優勢的高度,強調:“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什么是中國特色? 這就是中國特色?!眻猿趾图訌婞h的全面領導,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我們的全部事業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都根植于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優勢,在這個問題上犯錯誤往往是災難性的、顛覆性的。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黨的全面領導的重大意義,揭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根本的規律。

  新中國成立后不久,黨中央做出在人民政府內部組織黨委會和建立黨組的決定,為黨在全國執政提供了組織保證。1958年黨中央成立財經、政法、外事、科學、文教各小組,以加強對各重要領域工作的領導。改革開放后,我們黨明確提出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并將堅持黨的領導列為“四項基本原則”核心的一條。進入新世紀,我們黨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扭轉一些領域黨的領導被弱化、被削弱的狀況,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歷史經驗充分證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扭轉近代以后的歷史命運、取得今天的偉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定海神針。在前進道路上,只要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我們就一定能夠確保全黨全國擁有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創新、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出一系列原創性思想、作出一系列重要制度安排、取得一系列重大實踐成果,全黨思想上更加統一、政治上更加團結、行動上更加一致,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增強,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

  開辟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新境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旗幟鮮明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形象地說是‘眾星捧月’,這個‘月’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領導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體現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防軍隊、祖國統一、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各方面”,“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首先要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動搖”,等等。為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科學指引。

  建立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體系。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實在的,必須把黨的全面領導體現到國家政權的機構、體制、制度等的設計、安排、運行之中,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堅強有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著力完善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完善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完善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落實機制,確保全黨服從中央,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統籌黨政軍群機構改革,構建完備規范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著力從制度安排上發揮黨的領導這個最大的體制優勢,確保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制定黨的組織、宣傳、統戰、政法、農村、國家安全、政治協商等各方面的工作條例,推動黨的全面領導入法入規,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健全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組織制度,明確各級黨組織、黨員領導干部的職責定位,著力建設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確保全黨團結統一、行動一致。

  黨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對黨的自身建設的頂層設計、戰略謀劃、統籌推進。提出和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確立和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持續開展黨內集中教育,持之以恒正風肅紀,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決心和勇氣“打虎”“拍蠅”“獵狐”,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緊不能腐的籠子,構筑不想腐的堤壩,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消除了黨、國家、軍隊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增強,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形成和發展,匯聚起團結奮進強大正能量。

  把黨的全面領導體現到治國理政各個方面。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各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和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體制機制,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組織實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和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堅持加強黨對政治建設的全面領導,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總體擘畫,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構建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開創法治中國建設新局面;堅持加強黨對文化建設全面領導,對意識形態領域許多方向性、戰略性問題作出部署,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推動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極大提升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堅持加強黨對社會建設的全面領導,著力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黨的全面領導在各領域、各方面得到有力貫徹和落實,確保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正確方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從七個方面全面從嚴治黨,即: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我們要按照黨的二十大的要求,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黨共同的政治責任。全黨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全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強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建立完善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任務分工、督促檢查、情況通報、監督問責、問題整改等制度機制,嚴格執行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確保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必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列寧指出,“沒有思想上的統一,組織上的統一是沒有意義的?!眻猿钟命h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應有之義。要把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根本任務,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要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聯系實際學,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堅持理論武裝同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在黨史學習中不斷加深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和掌握。特別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自覺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觀察新形勢、研究新情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領導干部是黨的事業的中堅和骨干,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中負有重要責任。通過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推動領導干部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落實新時代好干部標準,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圍繞事業發展需要配班子用干部,著力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不斷增強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特別要強化干部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的養成,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嚴管理機制,推動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干部敢于擔當、積極作為。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必須進一步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备骷夵h組織要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認真履行黨章賦予的各項職責,切實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確保黨的領導能夠“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統籌抓好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全面提高基層黨建質量,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通過堅強的組織體系把黨員組織起來,把人才凝聚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為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作者:上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副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肖景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劉光明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這一重大論斷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以及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黨的百年奮斗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走得穩、走得好?!边@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由之路的根本原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符合中國實際?!靶雍喜缓夏_,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各國國情不同,每個國家的發展道路都是獨特的,都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都是在這個國家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的結果。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是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么主義”。這一重要論述強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科學社會主義的鮮明真理性,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統一,彰顯了我們黨清醒的歷史自覺和堅定的政治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反映中國人民意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老百姓利益著想,讓老百姓幸福就是黨的事業?!敝袊厣鐣髁x道路就是我們黨著眼實現中國人民對幸福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開辟、拓展出來的人間正道,充分彰顯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熱切期盼。我們黨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人民謀利益,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自我們黨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重大命題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成為時代的最強音,也成為人民的心聲。從黨的十三大到二十大,歷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標題都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詞。這就充分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同時,歷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也都從人民的需要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來認識和把握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并據此確定黨和國家中心任務,作出戰略部署??梢哉f,正是深刻反映和堅定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充分尊重和廣泛吸納人民群眾的意志主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越走越寬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課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性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大規模開展社會主義經濟文化建設,中國人民不僅站起來了,而且站住了、站穩了,實現了從社會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性跨越。進入歷史新時期,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新的歷史性跨越,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歷史和現實、國際和國內、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輝煌成就。10年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新時代1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新時代10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始終與新時代同頻共振,深入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并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

  新時代10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一百多年來,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必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歷史必然,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歷史必然。這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夙愿。擺脫貧困、實現小康,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我國發展站在了更高歷史起點上。

  新時代10年來,我們取得“兩個確立”的重大政治成果,鍛造了民族復興偉業的堅強領導核心。10年來,我們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建設各項工作,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更加堅強有力、更加團結統一、更加充滿生機活力,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增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更加牢固。特別是形成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堅強中央領導集體,中國人民有了風雨來襲時最可靠的主心骨。正是因為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全黨才有了“頂梁柱”,14億多中國人民才有了主心骨;正是有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才有了思想上的“定盤星”、行動上的“指南針”。實踐證明,“兩個確立”是黨在新時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新時代引領黨和國家事業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政治保證,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

  新時代1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完成“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心任務的堅實支撐,也是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最大底氣。

  黨的二十大主題第一句就以“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開宗明義,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強大定力和韌性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途中書寫更加絢麗的華章。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式現代化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根本方向、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砥礪前行的根本保證。我們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個重大原則”,其中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成功發展振興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適合自己實際的道路的民族?!秉h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新征程上,我們要毫不動搖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通往復興夢想的康莊大道奮勇前進,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持道不變、志不改,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光輝偉業!

 ?。ㄗ髡撸簢来髮W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辦公室副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肖景華

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

于 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這一重要論斷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統攬全局、把握大勢,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理念,其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我們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發生深刻變化,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問題歷史性地擺在了我們面前。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和發展大勢,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創造性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科學回答了關于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于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從根本宗旨把握新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既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蔽覀凕h所做的一切,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只有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更加注重共同富裕問題。我們決不能允許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窮者愈窮富者愈富,決不能在富的人和窮的人之間出現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從問題導向把握新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根據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更加精準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北热?,科技自立自強成為決定我國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能力,存在諸多“卡脖子”問題;我國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較大,而究竟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有很多新的問題需要深入研究;我國能源體系高度依賴煤炭等化石能源,生產和生活體系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壓力都很大,實現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任務極其艱巨;外部環境越來越復雜多變,必須處理好自立自強和開放合作的關系,處理好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保障國家安全的關系,處理好利用外資和安全審查的關系,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擴大開放。針對這些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進入新發展階段,對新發展理念的理解要不斷深化,舉措要更加精準務實,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憂患意識把握新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面臨的內外部風險空前上升,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隨時準備應對更加復雜困難的局面?!币獔猿终伟踩⑷嗣癜踩?、國家利益至上有機統一,既要敢于斗爭,也要善于斗爭,全面做強自己,特別是要增強威懾的實力;宏觀經濟方面要防止大起大落,資本市場上要防止外資大進大出,糧食、能源、重要資源上要確保供給安全,要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要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野蠻生長,還要確保生態環境安全,堅決抓好安全生產;社會領域要防止大規模失業風險,加強公共衛生安全,有效化解各類群體性事件;要加強保障國家安全的制度性建設,借鑒其他國家經驗,研究如何設置必要的“玻璃門”,在不同階段加不同的鎖,有效處理各類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全黨全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我國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萬億元增加到2.8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A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全國把協調發展放在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堅持統籌兼顧、綜合平衡。黨中央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我國的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所有制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逐步改善,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奠定了良好基礎。協調發展已經成為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內生特點。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我國成為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2歲。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0.4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及時調整生育政策。改造棚戶區住房4200多萬套,改造農村危房2400多萬戶,城鄉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互聯網上網人數達10.3億人。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深刻證明,新發展理念適應了時代發展和實踐深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的行動指南,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必須長期堅持和全面貫徹的基本方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于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于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新時代新征程上,堅定不移完整、準確、全面地理解和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就一定能不斷提高我國發展的競爭力和持續力,走好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

  扎扎實實貫徹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是一個整體,我們在貫徹落實中要完整把握、準確理解、全面落實,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要切實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實解決影響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突出問題。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在工作中都要予以關注,使之協同發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輕畸重,不能以偏概全。

  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尤其要做好共同富裕這篇大文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提出新發展理念時,我就強調,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秉h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睂崿F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只有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斷取得扎扎實實的進步,才能真正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人民立場。我們還必須深刻認識到,促進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一項現實任務;我們急不得,但也同樣等不得。在新發展階段,我們要站穩人民立場,踐行黨的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自覺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事實。

  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既要以新發展理念指導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過深化改革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提供體制機制保障。我國改革和發展實踐告訴我們,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踐行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厚植發展優勢?!蔽覀円谝延懈母锘A上,立足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增強創新能力、推動平衡發展、改善生態環境、提高開放水平、促進共享發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繼續把改革推向深入,更加精準地出臺改革方案,更加全面地完善制度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部分,特別強調了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重要方面領域,這些方面領域中的關鍵問題無一不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來推進發展進程??梢哉f,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永遠在路上。

  堅持系統觀念。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就涉及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的系統協調問題。國際循環必須以國內循環為基礎,歷史表明,大國經濟只有立足國內循環實現高質量規模經濟,才能擁有參與國際經濟分工的產業前提;國內循環也不能離開國際循環的支撐,否則就容易回到自我封閉的老路上去。兩個循環構成一個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的整體,系統地、協同地發揮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這里同樣涉及重大的系統協調問題。在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的進程中,在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加強邊疆地區建設的征途中,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奮斗中,在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過程中,處處需要、也處處閃爍著系統觀念和系統智慧。

  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善于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問題,真抓實干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到經濟工作各方面。越是形勢復雜、任務艱巨,越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越要把黨中央關于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要求落實到工作中去。只有站在政治高度看,對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才能領會更透徹,工作起來才能更有預見性和主動性。

  新發展理念的提出遵循著必然的歷史邏輯,新發展理念的內涵遵循著科學的理論邏輯,新發展理念的實施遵循著正確的實踐邏輯?;仡欉^去,新發展理念指引著我們取得了一系列偉大成就,已經被驗證為我國發展的必然路徑。展望未來,新發展理念也必將引領我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闊步前進,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

 ?。ㄗ髡撸航逃苛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 寅

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

艾四林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鮮明指出,“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這一重大判斷,凝聚了黨領導人民進行百年奮斗歷程的經驗,揭示了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規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斗的結果,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團結奮斗,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是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彰顯了偉大建黨精神,是黨的事業不斷壯大的根本所在。

  團結奮斗體現了偉大民族精神?!叭硕嗔α看蟆薄ⅰ叭诵凝R,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格言警句,是中華民族團結精神的生動寫照,這一偉大精神植根于中國人內心最深處,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行為。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一部中華民族發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團結一致、共同奮斗的歷史,并在奮斗中形成了偉大團結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回望歷史、順應時代的基礎上,概括出以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為主要內涵的偉大民族精神,并指出:“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痹趲浊隁v史長河中,中國人民正是依靠團結奮斗,創造一個個輝煌,走在世界各國前列,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團結奮斗是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我們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就要求我們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也正因為如此,我們黨獲得了億萬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與支持,帶領人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團結奮斗彰顯了偉大建黨精神。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痹邳h的精神譜系中,團結奮斗無疑是貫穿其中最顯著的精神標識。團結奮斗也是貫通黨百年奮斗歷史的一個重要主線,是黨和人民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共同探索形成的一個優良傳統,是對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統一戰線”和“堅持敢于斗爭”等歷史經驗的高度凝練。

  團結奮斗是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法寶。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百年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這一切偉大成就,歸根到底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齊心奮斗的結果,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黨帶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團結奮斗史。

  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這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緊要的規律性認識。我們黨的歷代領導人都十分強調團結奮斗。毛澤東同志指出,“只有經過共產黨的團結,才能達到全階級和全民族的團結,只有經過全階級和全民族的團結,才能戰勝敵人,完成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任務”,并提出 “爭取和團結群眾”“以斗爭求團結”“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等重要論斷。鄧小平同志指出,“最重要的是人的團結。要團結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號召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團結就是力量,奮斗開創未來;能團結奮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斗的政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鮮明指出,“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這一重大論斷,深刻回答了誰來創造歷史偉業、怎樣創造歷史偉業的重大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創造歷史的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新時代10年,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國際形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國博弈激烈,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這10年,我們遭遇的風險挑戰的復雜性嚴峻性前所未有,我們所經歷的涉灘之險,爬坡之艱,闖關之難前所未有。面對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我們黨采取了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了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我國經濟實力實現了歷史性躍升。10年來,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元,穩居世界第2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穩居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10年來,我們經歷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并強調,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其中之一就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數百萬扶貧干部舍小家為大家,傾力奉獻、任勞任怨,苦干實干,把心血和汗水灑遍千山萬水、千家萬戶,1800多名黨員、干部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正是依靠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我們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96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搬遷,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開展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舉國同心,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同甘共苦的團結偉力。”“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全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個人冷暖、集體榮辱、國家安危融為一體,‘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愿紅’迅速集結,‘我是黨員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誓言鏗鏘,丹心閃耀。14億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肩并肩、心連心,繪就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時代畫卷!”

  新時代這1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把14億多中國人民凝聚成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穩經濟、促發展,戰貧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災,應變局、化危機,攻克了一個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險阻,創造了一個個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這一論斷,深刻揭示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的重要密碼。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團結奮斗從題目到內容、從開頭到結尾貫穿全篇,比如,“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我們這個擁有九千六百多萬名黨員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更加團結統一”“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黨用偉大奮斗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2022年10月1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并強調要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

  要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時代任務。百年奮斗歷史告訴我們,圍繞明確奮斗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黨和人民在不同時期,依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針對不同的形勢、任務,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進行了具有不同特點的團結奮斗。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目標。錨定這一共同目標團結奮斗,就能夠把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力量調動起來、凝聚起來,形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核心力量。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國人民最可靠、最堅強的主心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實踐歷程中,我們要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深刻指出,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最根本的是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堅定自覺地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偉力。

  要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需要持續團結奮斗的歷史進程。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造福億萬人民群眾的宏偉事業,也是需要億萬人民群眾為之付出辛勞和智慧的光榮事業。只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守人民立場,牢記“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能不斷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凝聚起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新征程上,要凝聚民心,匯聚力量,就必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斷鞏固和發展全國各民族大團結、全國人民大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大團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要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录S時可能發生。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币虼耍鎸δ繕巳蝿盏钠D巨性和形勢的嚴峻復雜性,團結奮斗更需要發揚斗爭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將伴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蔽覀凕h要團結帶領人民把握新的偉大斗爭的歷史特點,掌握偉大斗爭的主動權,激發斗爭意志,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作者: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責任編輯:薛 蓮

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劉連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強調“這是我們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緊要的規律性認識”之一。我們要深刻理解把握其中的豐富內涵、精神要義和實踐要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的重要論斷,洞察歷史規律、把握時代大勢,深刻回答了黨永葆生機活力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充分體現了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的有機統一,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和指導性。

  全面從嚴治黨、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最大的優勢。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斷自我革命中淬煉而成的?!安凰?,而天下自公?!绷暯娇倳浱貏e指出,“我們黨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這是我們黨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氣之源、底氣所在?!闭驗闊o私,我們黨才能本著徹底的唯物主義精神經常檢視自身、常思己過,才能擺脫一切利益集團、權勢團體、特權階層的圍獵腐蝕,并向黨內被這些集團、團體、階層所裹挾的人開刀。一百多年來,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都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勇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于刀刃向內、刮骨療毒,保證了黨不斷發展壯大。百年浴火淬煉、百年大浪淘沙的歷史和實踐證明,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飽經磨難而仍然生生不息、歷經坎坷而愈發朝氣蓬勃,關鍵就在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放松,在推動社會革命的同時進行自我革命。這既是黨永葆生機活力的奧秘所在,也是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制勝之道。新征程上,我們要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使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生機活力。

  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解決黨自身突出問題的必然選擇。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也是解決黨自身建設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直面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堅定決心、頑強意志、空前力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使命擔當祛疴治亂,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經過全面從嚴治黨的革命性鍛造,我們黨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贏得了全黨高度團結統一和人民衷心擁護的歷史主動,鞏固了黨的執政根基和執政地位,開辟了百年大黨自我革命的新境界。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動搖、堅持自我革命不停步,堅決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肅清流毒,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全面從嚴治黨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痹谛轮袊闪⑻貏e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10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實踐證明,正是得益于全面從嚴治黨鍛造的堅強領導核心、凝聚的磅礴力量,才有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保障。

  新時代10年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產生全方位、深層次影響。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隊伍規模之大、肩負使命任務之重、面臨風險挑戰之巨都是世所罕見、史所罕見的,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將長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將長期存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時刻牢記“三個務必”,常懷遠慮、居安思危,永遠保持趕考的清醒和謹慎。

  深刻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長期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從世情國情黨情看,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將長期存在,全面從嚴治黨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勞永逸。只要存在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斗爭就一刻不能停,稍有松懈就可能死灰復燃、前功盡棄。政貴有恒、治須有常,全面從嚴治黨重在堅持、貴在堅持,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把嚴的基調長期堅持下去,永遠吹沖鋒號,馳而不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使百年大黨在自我革命中不斷煥發蓬勃生機,始終成為中國人民最可靠、最堅強的主心骨。

  深刻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艱巨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這既深刻闡明了腐敗問題的危害之大,也充分說明了反腐敗的任務之艱巨。2022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提出“四個任重道遠”,即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團成伙作勢、“圍獵”腐蝕還任重道遠,有效應對腐敗手段隱形變異、翻新升級還任重道遠,徹底鏟除腐敗滋生土壤、實現海晏河清還任重道遠,清理系統性腐敗、化解風險隱患還任重道遠。全面實現一體推進“三不腐”戰略目標還需付出艱苦努力。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將全面從嚴治黨向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推進,聚焦腐敗問題的突出表現、重點領域、易發環節進行集中整治、全力攻堅,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不斷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突破。

  深刻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復雜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是復雜的,黨員隊伍構成是復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從內部看,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傳統腐敗和新型腐敗交織、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交織、境內腐敗和境外腐敗交織的情況依然存在,腐敗和反腐敗較量還在激烈進行。從外部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可能風高浪急甚至是驚濤駭浪。這些都給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帶來了新的更大挑戰。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既要深挖“蛀蟲”又要精準“拆彈”,做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黨的二十大報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謀劃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大政方針和宏偉藍圖。越是壯闊的征程,越是需要全面從嚴治黨的引領保障。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定貫徹黨的自我革命戰略部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全面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更好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以中國共產黨之治開創中國之治新境界。

  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從政治上看”。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的方向和效果。要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三個務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聚焦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確保執行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深圳作為中央大戰略、大布局的集中承載地,要更加旗幟鮮明講政治、不折不扣抓執行,認真落實加強新形勢下政治監督工作的制度措施,著力加強對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和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雙改”示范等重大國家戰略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以有力政治監督確保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落實見效。

  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必須堅持全面從嚴、一嚴到底。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把正風肅紀反腐著力點放在督促干部廉潔用權、為民用權上。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督促領導干部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對違反黨紀問題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提高紀律和制度執行剛性。堅定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糾治“四風”問題,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大興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之風,讓作風的優勢成為發展的優勢。深圳一定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堅持風腐一體治理、糾“四風”和樹新風協同推進,大力弘揚真抓實干、擔當作為、改革創新、清正廉潔等時代新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

  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 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面對反腐敗斗爭依然嚴峻復雜的形勢,必須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提升一體推進“三不腐”的能力和水平。強化高壓反腐,始終保持零容忍的清醒、零容忍的力度,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堅決懲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蠅貪”。強化系統治腐,用好“全周期管理”方式,完善防治腐敗滋生蔓延的體制機制,探索建立腐敗預警懲治聯動機制,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構建清廉社會生態,多措并舉打好提高腐敗成本、減少腐敗機會、鏟除腐敗土壤、消除腐敗動機的“組合拳”,充分發揮標本兼治的綜合效應。深圳要深化運用一體推進“三不腐”方針方略,探索創新常態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相結合的治理腐敗方式,使嚴厲懲治、規范權力、教育引導緊密結合、協調聯動,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

  堅持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也需不斷健全完善。要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增強黨內法規權威性和執行力,形成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的機制。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切實增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實效。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不斷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深圳將健全完善“四個監督”統籌銜接的制度機制,積極探索紀檢監察監督與組織、審計、財會、統計等監督貫通協調的有效路徑,不斷提升監督的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

  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注重把繼承傳統和改革創新結合起來,增強從嚴治黨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實效性。要深化對全面從嚴治黨的規律性認識,堅持與時俱進、守正創新,深入探索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推動發展貫通協同的有效路徑,持續推動廉潔治理的理念變革、動力變革、制度變革。深圳將立足特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使命定位,探索構建一體推進廉潔政治、廉潔政府、廉潔市場、廉潔法治、廉潔社會、廉潔文化等“六位一體”廉潔建設格局,運用“區域化”聯動、“市場化”改革、“法治化”保障、“社會化”拓展、“信息化”支撐等方式深化廉潔治理創新,積極在推進大灣區廉政機制協同、懲治行賄行為特區立法、制定企業廉潔合規治理標準指南、大數據智慧監督等方面先行示范,為走好中國特色反腐敗之路、講好中國廉潔故事貢獻力量。

  堅持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紀檢監察隊伍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必須不斷加強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自覺接受最嚴格的約束和監督,始終做對黨忠誠、為國奉獻、為民造福的衛士。深圳紀檢監察機關將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要求,從嚴抓班子帶隊伍,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發揚斗爭精神、練就斗爭本領,健全自身權力運行機制和管理監督體系,堅決防止和糾治“燈下黑”,以實際行動踐行忠誠干凈擔當,為永葆黨的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作出更大貢獻。

 ?。ㄗ髡撸簭V東省深圳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責任編輯:許華卿

  

標簽 -
網站編輯 - 王寅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19663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