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和青年理論武裝工作,強調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省衢州市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作出重要批示,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青年理論宣講工作的關心關注。兩年多來,浙江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全域化體系化高質量推進8090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宣講工作,努力培養在講好黨的創新理論中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學好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青年理論宣講核心是講好新思想、傳播新理論。我們深刻認識到,理論宣講必須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課,把青年理論宣講團打造成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堂前燕”。
浙江是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在學習宣傳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面,有著豐富的理論素材、生動的實踐例證,既有“得天”的優勢,也有“獨厚”的條件。廣大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員在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普及上當先鋒作表率,他們將《之江新語》《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等著作作為學習、工作的“案頭冊”“隨身冊”;將《習近平在浙江》《習近平浙江足跡》《習近平科學的思維方法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等作為重要的輔助材料,從中感受實踐的魅力、思想的偉力;將講好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故事、青年習近平的故事、習近平在浙江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浙江探索與實踐的故事作為理論宣講的常態化任務,把浙江“八八戰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故事,打造“重要窗口”和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故事講好講活。
二、新時代青年理論宣講是打通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青年,要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自覺聽從黨和人民召喚,胸懷“國之大者”,擔當使命任務,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爭當偉大理想的追夢人,爭做偉大事業的生力軍。青年宣講員調研是在收集民意民情,選題備課寫稿是在觀察思考基層問題,進行宣講是深入基層與群眾交流溝通。從“鍵對鍵”到“面對面”,從“屏對屏”到“心連心”,青年在宣講中增進了對基層和群眾的了解,磨煉了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逐漸成長為既懂業務、懂理論,也懂基層、懂群眾的“多面手”。
堅持對象化敘事,讓宣講更有時代味。理論的生命力在于實踐,理論宣講要讓群眾愿意聽、聽得懂、聽了受益,必須關注現實,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實踐作出解答、回應。“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內涵要求、目標任務、實現路徑,與群眾工作、生活的關聯,都是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的首要宣講內容。堅持“天線”“地氣”一起接,將黨的創新理論與群眾所想所盼、基層工作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將理論講出了“時代味道”“百姓味道”。
堅持通俗化闡釋,讓宣講更顯生活味。開展青年理論宣講,要注重選擇合適的敘述方式和話語體系、有效的話語策略以及生動的話語格調,圍繞既有“意義”又有“意思”,善于把政治話語轉化為百姓語言、學術話語轉化為生活語言、書面語轉化為口語,更多運用啟迪心智的金句、直抵人心的暖語,使科學理論更加可親可感。堅持小切口,在群眾的身邊人、身邊事中找準宣講的切入點,以小信息反映大政策,以小故事講好大發展,讓宣講更接地氣、更有情感、更有溫度。通過拉家常、說方言等闡述黨的“好聲音”,增強宣講的親和力、感染力,拉近黨的創新理論與群眾的距離。挖掘新形式,運用“情景式”“文藝式”“互動式”“沉浸式”等多種宣講形式,通過方言、快板、小品、情景劇等多種形式,以最通俗的語言傳遞黨的聲音,深入觀眾心中。
堅持精準化傳播,讓宣講更具新鮮味。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堅持“群眾在哪里,陣地就設在哪里,宣講就講到哪里”,打通線上線下陣地平臺,真正讓青年走到群眾中間去開展宣講。實現陣地“下沉”,分類打造鄉村、企業、學校、公共場所、重大活動現場等宣講場景120余種,全面打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農村文化禮堂、鄉村振興講堂、紅色革命遺址等基層陣地,把宣講臺搬到田間地頭、村社廣場、工廠車間等,讓黨的“好聲音”洋溢在城市、農村的時時處處。推動內容“上云”,充分關注青年人“愛看愛逛”的社交平臺、短視頻平臺、音樂平臺、熱門 APP等,創新使用“場景化傳播”,通過動漫、微電影、微訪談、圖解、理論脫口秀、理論漫畫等形式對理論進行立體式、可視化呈現。
三、新時代青年理論宣講是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重要課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之于黨和國家而言,最值得愛護、最值得期待。黨的創新理論是滋養青年成長的最好養分,新時代的偉大實踐是青年成長的廣闊舞臺。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通過構建“學中講、講中干、干中信”的學習成長閉環,打造新時代青年思政教育“大課堂”,讓青年得到思想淬煉、作風錘煉、實踐鍛煉。
思政教育是伴隨青年一生的命題。激發青年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生動力,推動思政教育貫穿青年成長全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創新推動的重大課題。傳播新思想的過程,是一個學思想、用思想的過程,無論是宣講者還是聽講者都從中受益。青年宣講員們通過參加選題、備課、培訓、宣講等,在宣講中收獲成長,自身理論素養、思想水平、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各地各單位組建青年研習小組,定期舉辦讀書會、辯論會、研討會、學習沙龍等活動,主動提供“學”的平臺。青年在“學與講”中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在教育他人中實現自我教育。
理論宣講是學校思政的有益補充。青年組織青年、青年帶動青年、青年影響青年,是青年理論宣講鮮明特點。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有機關干部、創業青年,也有醫生、護士、教師、警察等,他們有著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社會閱歷和專業特長,用自己或身邊的故事、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來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更加具有親和力、感染力、說服力。在衢州,“80后”“90后”青年宣講員經常走進中小學校和高校,講故事、講理論、說道理、談未來,真正做到了平等對話,收獲了一大批“00后”“10后”的“小粉絲”。同時,越來越多“00后”“10后”青年學生從8090宣講團的“小粉絲”成長為“小講師”,成為了宣講團的新生力量。
基層實踐是思政教育的最好土壤。理論聯系實際,方能行穩致遠。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注重貫通學習、宣講與實踐,既為青年提供宣講的舞臺,也為青年創造歷練的平臺,引導青年在實踐中感悟理論的力量、真理的光芒。定期組織青年宣講員下基層調研,組織實施“育苗行動”“提質計劃”“賽馬行動”,選派優秀宣講員參與招商、征遷、重點建設項目等工作,讓青年宣講員在一線歷練成長。在一次次面對面交流、一次次解疑釋惑、一次次研機析理中,青年宣講員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磨練了做群眾工作的本領,增強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逐漸成長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四、以全域化體系化推進宣講常態長效
青年理論宣講重在建設、貴在堅持、成在長效。青年理論宣講團不斷實現迭代升級,讓年輕人成為傳播創新理論的主要力量,有效探索理論宣講“講什么”“誰來講”“怎么講”“在哪講”等問題,形成了推動青年學習新思想、傳播新思想、用好新思想的制度體系。
構建體系化格局。推進青年理論宣講是一項系統工程,整體謀劃和全域推進至關重要。浙江在衢州市開展試點的基礎上,全省探索建立了青年理論宣講的內容供給、激勵創新、以賽促講、評價考核、培訓提升、服務保障等機制及相應舉措,全省11個市和省直機關、高校、國有企業、共青團等系統均建立相關組織體系、工作制度,制定項目化工作清單,部分地方和單位還設立了實體化運作專班,實現青年宣講團建設實施有標準、效果可量化、提升有保障。全省500多支特色青年宣講團應運而生,新增青年宣講員達5萬多名,青年大宣講格局初步形成。
建立常態化機制。堅持基層實踐與迭代升級同步推進,不斷完善機制。注重梳理短板問題及群眾關心關切,從多方面打造升級“路線圖”。在隊伍體系上,由體制內向體制外延伸拓展,吸納各領域代表人物、優秀人才參與宣講活動,打造特色宣講團隊;在梯隊建設上,推動“8090后”逐步向“00后”“10后”延伸拓展;在宣講方法上,注重數字賦能,全面推進理論宣講工作數字化改革;在以賽促講上,突出實戰實效,將宣講比賽場景搬到基層一線,直接面向農民、工人、學生等群體宣講,推動宣講骨干培訓模式升級。探索將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大黨建工作考核體系,全面細化落實抓青年宣講的責任機制。
突出品牌化運行。近年來,在全域化推廣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的基礎上,各地不斷涌現出富有特點、影響較大的青年理論宣講品牌和活動載體,已有的宣講老品牌在隊伍力量、宣講內容、傳播方式等方面不斷添加新元素、賦予新內涵、注入新活力,形成新老品牌交相輝映的局面。
(執筆:陳謙、朱宇翔、倪佳凱、周?。?/p>
責任編輯:肖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