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斗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全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是深刻總結黨的百年歷史經驗得出的重要論斷,為我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指明了奮斗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依靠頑強斗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斗爭史。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別人恩賜的,而是通過不斷斗爭取得的。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的斗爭環境復雜、任務艱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沒有哪個黨像我們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歷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中國共產黨在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難之時誕生,面臨極為艱難復雜的內外環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殊國情決定了我們黨對中國革命、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更為艱辛,必將付出更大代價,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世所罕見的艱巨的歷史任務。革命戰爭年代,黨勇敢擔負起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大任,同國內外強敵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從高舉反帝反封建旗幟、掀起大革命高潮,到在敵人的血腥屠殺中站起、開始武裝斗爭、開展土地革命;從為了民族大義、推動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御外敵,到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打敗國民黨800萬軍隊,黨領導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斗,付出了極大犧牲。新中國成立后,面對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際、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多種復雜嚴峻的考驗挑戰,我們黨都以強烈擔當和巨大勇氣作出歷史抉擇、開展堅決斗爭,領導人民迎難而上、從容應對,不斷取得勝利。在歷經磨難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我們黨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
中國共產黨的斗爭創造奇跡、成就輝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展、在斗爭中壯大的?!睘榱思缲摰臍v史重任,為了黨和人民事業,無論敵人如何強大、道路如何艱險、挑戰如何嚴峻,黨總是絕不畏懼、絕不退縮,不怕犧牲、百折不撓。黨和人民百年奮斗,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實現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實現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迎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新時代的斗爭及其偉大變革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時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涵蓋領域的廣泛性、觸及利益格局調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問題的尖銳性、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艱巨性、進行偉大斗爭形勢的復雜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币粤暯酵緸楹诵牡狞h中央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發揚斗爭精神、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二、新征程上形勢環境和機遇挑戰需要進行新的偉大斗爭
我們黨依靠斗爭創造歷史,更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新的征程上,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將伴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
國際力量對比發生的革命性變化前所未有。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世界政治經濟形勢正在發生全局性變化,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乏力,內部矛盾重重,美國推行的單邊主義、霸權主義遭到多方反對;一大批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角色發生重大轉變。中國作為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進一步鞏固,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多年超過30%。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承擔更大責任、發出更多聲音,成為多邊合作的積極倡導者。社會主義在同資本主義競爭中的被動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轉,社會主義優越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彰顯。同時,由于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和西方相對衰落,西方內部矛盾和危機持續發酵,催生民粹主義、種族沖突、地區沖突等問題,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大大增加,世界更加動蕩不安。
全球競爭與相互依存雙向加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新陳代謝和激烈競爭前所未有,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推動生產關系變革,給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帶來廣泛深遠影響。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成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催化劑,不僅讓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更凸顯出西方資本主義主導下國際體系的嚴重弊端。貿易保護主義、孤立主義、排外主義等思潮不斷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恐怖主義、網絡安全、信任赤字、發展赤字等問題越來越嚴重。全球治理體系的不適應、不對稱前所未有,人類前途命運的休戚與共前所未有,各國相互聯系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整個世界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面臨更大挑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但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各種敵對勢力絕不會讓我們順順利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面對中國的日益發展強大,美西方國家把中國視為主要對手,競爭和斗爭將是長期的、不可避免的。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場艱巨而偉大的社會革命,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面臨的風險和考驗一點也不會比過去少。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矛盾問題會越來越尖銳,風險考驗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必須勇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高度重視和切實防范化解各種重大風險。
三、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程中必須堅持斗爭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重大風險、強大對手面前,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斗爭是不切實際的,得‘軟骨病’、患‘恐懼癥’是無濟于事的?!敝鲃佑瓚?、堅決斗爭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贏得尊嚴、求得發展;逃避退縮、妥協退讓只會招致失敗和屈辱,只能是死路一條。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程中,我們必須把握新的偉大斗爭的歷史特點,發揚斗爭精神,把握斗爭方向,掌握斗爭主動權,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奪取新勝利。
增強憂患意識。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歷經磨難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始終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中國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痹鰪姂n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是基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自覺和對形勢任務的科學分析。我們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改革發展也進入集中攻堅和各方面風險積累顯露的時期,必須更加清醒、始終如一地堅持這個重大原則,以如履薄冰的謹慎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堅持底線思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這是我們黨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斗爭原則。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必須增強底線思維,定期對風險因素進行全面排查,積極主動、未雨綢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強化風險意識,科學預見形勢發展走勢和隱藏其中的風險挑戰,提高風險化解能力,尤其要防控那些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
把握斗爭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秉h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進行過各種各樣復雜的斗爭,而贏得勝利的先決條件就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這個根本立場。當前,黨員干部應在自覺捍衛“兩個確立”中掌握歷史主動,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擁護“兩個確立”真正轉化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把握大勢大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輕重緩急,科學排兵布陣,牢牢掌握斗爭主動權;提升見微知著的能力,透過現象看本質,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堅定斗爭意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斗爭意志,不屈不撓、一往無前,決不能碰到一點挫折就畏縮不前、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秉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正是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我們才能從容應對一系列風險考驗。無數事實告訴我們,唯有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我們才能贏得尊嚴、贏得主動,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自覺加強斗爭歷練,在斗爭中學會斗爭,在斗爭中成長提高,努力成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勇士。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不猶豫、不觀望;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
增強斗爭本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善于經一事長一智,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練就斗爭的真本領、真功夫。”黨員干部必須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增強斗爭本領,首要的是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深入領會其中蘊含的理論特質、核心要義、精神品格,努力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斗爭精神和斗爭藝術,夯實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思想根基,做到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行動上有法。堅持在重大斗爭中磨礪,在化解矛盾糾紛、解決發展難題、促進社會穩定、維護群眾權益的實踐中提高本領,在實際斗爭中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向人民群眾學習,密切聯系群眾,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把握斗爭規律,錘煉斗爭勇氣,增強斗爭本領。
注意戰略策略。斗爭是一門藝術,要善于斗爭。在各種重大斗爭中,應心懷“國之大者”,自覺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想問題、辦事情,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略定力相統一、堅持戰略判斷和戰術決斷相統一、堅持斗爭過程和斗爭實效相統一。注重策略方法,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合理選擇斗爭方式、把握斗爭火候,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根據形勢需要,把握時、度、效,及時調整斗爭策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斗爭中爭取團結,在斗爭中謀求合作,在斗爭中爭取共贏。奪取斗爭勝利,“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必須深入研究、準確把握新的時代特點,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
?。ㄗ髡撸褐醒朦h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