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領袖足跡 感悟人民情懷(筆談)

來源:《紅旗文稿》2022/13 2022-07-12 10:45:21

  編者按:《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習近平正定足跡》《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干在實處 勇立潮頭——習近平浙江足跡》《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習近平上海足跡》四部圖書前不久出版。這四部圖書系統記述習近平同志的地方工作經歷,回顧習近平同志胸懷全局、著眼長遠、心系民生、求真務實、勇于創新、敢于擔當的施政實踐,全面生動展現了習近平同志崇高的信仰追求、真摯的為民情懷、科學的思維方法、高尚的品格風范、非凡的施政業績。本刊特約四位同志撰寫學習體會文章,供讀者參考。

  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

   孟慶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薄蹲屓罕娺^上好日子——習近平正定足跡》一書翔實記述習近平同志和河北正定人民“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的故事,生動展現了他在“從政起步”期間的思考與實踐、從政風范與人格魅力。研讀這部著作,可以深切體會到“人民至上”這條紅線一以貫之,充分彰顯了習近平同志執政為民的博大情懷。

  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地說,“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幸福而奮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從政之初,習近平同志就確立了到基層一線為群眾實實在在做事的人生價值追求,把“鄉親們都能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他先后擔任河北省正定縣委副書記、縣委書記。在3年多工作時間里,他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將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說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使正定摘掉“高產窮縣”的帽子,走出一條“半城郊型”經濟發展新路。

  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時,適逢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大潮涌起。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他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在與時俱進中增進人民福祉。他解放思想抓大事,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和鄉鎮企業;善抓機遇促好事,多方籌資建起榮國府、修復隆興寺,創下旅游業的“正定模式”;招賢引智辦實事,親自主持編制“人才九條”,為正定發展破局,助力經濟騰飛。在全力以赴攻堅克難中,一件件工作彰顯著改革勇氣、改革擔當和改革智慧,充分體現了“扎扎實實做幾件于國有益、于民有利的事情”的真摯情懷。

  以百姓之心為心,“始終堅持一切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要懷著強烈的愛民、憂民、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終裝著父老鄉親”。

  在正定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無限熱愛人民,時刻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他強調,領導干部要“既有老黃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馬的氣勢;既是一個有膽有識的戰略家,又是一個腳踏實地的實干家”,明確提出“一定要樹立求實精神,抓實事,求實效,真刀真槍干一場”。

  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習近平同志走村串戶調查研究,頂著壓力實事求是地反映群眾心聲、反映現實問題,最終讓“正定農民的飯桌上少了紅薯干兒,多了白面饅頭”。不僅如此,在他的帶領下,正定整修了危舊校舍,改善了辦學條件,改造了農村連茅圈,解決了群眾賣奶難、賣菜難問題。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力量源泉,縣委組建11個專題組,用3個月時間對全縣商品經濟的現狀和前景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和分析;依靠專家顧問出謀劃策,邀請全國著名專家來正定指導農村經濟工作,從而為正定經濟起飛明確了戰略方向;不拘一格選拔人才,通過內用、外招、上請、下挖、近補、遠育,為“振興正定”提供人才支撐。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習近平同志善于傾聽群眾的呼聲,把領導干部統一思想、抓好試點示范效應、做好群眾工作擺在前面,緊盯老百姓都想要凈化、美化的環境,都愿意吃好些、住好些、文化生活豐富些的共同訴求,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做成了受老百姓歡迎的“實在事”。

  做人民的勤務員,始終保持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包括我在內,所有領導干部都是人民勤務員”,“必須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情懷,心中時刻裝著國家和人民,自覺為黨的事業和人民幸福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到正定工作不久,習近平同志就以深邃敏銳的政治眼光,審視一些黨員干部中出現的貪圖安逸、紀律松弛、精神不振等現象,并下定決心“剎住新的不正之風”。1983年12月,他親自主持制定《中共正定縣委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簡稱“六項規定”?!傲椧幎ā闭覝十敃r的突出作風積弊,為領導干部定下規矩,形成制度,具有極強的針對性。按照“六項規定”要求,正定縣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開展“效率月”活動,縣委領導帶頭,給下屬機關作出榜樣,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針對基層黨組織戰斗力不強、黨的領導削弱等情況,習近平同志組織縣委有關人員對全縣黨的基層組織狀況進行調查,采取措施搞好領導班子的自身建設,解決好政治路線問題,解決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問題,解決好黨的組織生活不健康、不正常問題。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一定要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各級領導必須以身作則、帶頭糾正,給群眾作出樣子,黨員干部必須敢于抵制、糾正不良傾向和歪風邪氣,遇事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負責。站穩人民立場,擺正自己的位置,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黨性、規矩的要求融入一言一行之中,從細微之處用心,方能守住小節、防住底線,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踐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執政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薄拔覍o我,不負人民”,言簡意賅地道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辯證法,提綱挈領地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1983年冬天,習近平同志因為高負荷的工作和不規律的飲食生病住院。面對探望他的正定縣黨員干部,他說:“共產黨人不能總為自己的生活小事考慮,生活小事考慮多了,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遠了?!绷暯酵镜纳钋樵捳Z,展現了愛民為民的赤子之心、無私無我的高尚境界。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體現在嚴格要求自己,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服務。綴滿“補丁”的褥子,住在辦公室辦公,因工誤了飯點時的冷菜和“將就”的醬油湯……一件件生活的小事反映出習近平同志在正定生活的艱苦。他強調,“每個黨員必須努力改造世界觀,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為此,必須克服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思想,自覺糾正不正之風,決不允許為了個人私利而濫用人民交給的權力,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習近平同志辦公室的門對群眾是敞開的,對待群眾來訪他都熱情接待,甚至在正定大街上擺桌子與上訪群眾促膝交談。他說,“我們共產黨人天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聯系群眾是我們的本分,必須和人民群眾建立深厚的感情,一時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這是我們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體現在不斷增強執政本領上。在正定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晚上10點以前忙公務,10點以后堅持讀書學習,手不釋卷、博覽群書;堅持調查研究,和群眾交談、以人民為師,尊重關心老干部,善于向實踐學習;注重總結經驗,創新工作思路,升華理論認識。在他的提議下,縣里專門開辦黨政干部初高中文化補習班、后備干部進修班等,黨員干部在學習中解決本領恐慌,切實增強為民服務的本領。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體現在團結協作、共同把黨的事業推向前進上。習近平同志強調,“團結是班子建設的重要問題,一個好的領導班子,要善于團結協作,真正做到講團結,會團結”。他提出,中青年干部唯有實心實意地尊重老干部,才能在新老干部之間建立起一種真誠融洽的團結合作關系,從而攜手并肩,共同把黨的事業推向前進。在他的帶領下,縣委班子團結務實、開拓進取,在工作上做到了合心、合力、合拍,用實干推動了正定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滿腔激情投入偉大事業,無私奉獻、鞠躬盡瘁,樹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旗幟和光輝典范。

 ?。ㄗ髡撸褐泄埠颖笔∥h?!春颖毙姓W院〉副校〈院〉長)

  為人民幸福而奮斗

   葉得盛

  《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一書生動展現了習近平同志為福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所作出的一系列極具前瞻性、開創性、戰略性的理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為我們更加深入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提供了鮮活樣本和學習典范。仔細研讀這部著述,“奮斗”無處不在,“人民”始終在場,“為人民幸福而奮斗”構成鮮明底色。學習體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深刻把握“為人民幸福而奮斗”鮮明特質和“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精髓要義。

  探尋“為人民幸福而奮斗”的思想根源。“振葉以尋根,觀瀾而索源?!?985年6月至2002年10月,在福建這塊充滿激情的開放熱土上,習近平同志懷揣著赤子之心孜孜奮斗。身處福建轉型發展的歷史關鍵時期,他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發展,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推進了一系列重大實踐。習近平福建足跡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幸福而奮斗”的生動寫照?!盀槿嗣裥腋6鴬^斗”,既傳承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追求,又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展現出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的政黨本色。

  “為人民幸福而奮斗”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追求的重要內容。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根本價值目標。為人民謀幸福是共產黨人奮斗精神的價值旨歸。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和堅定實踐者,中國共產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確立為奮斗目標,努力讓全體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保靶聲r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這些重要論述蘊含著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哲學智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幸福觀。

  “為人民幸福而奮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因。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中國人民的理想和奮斗,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和精神世界,始終深深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厚綿長的家國意識、以民為本的人文精神、剛健有為的進取精神、追求大同的崇高理想等,體現了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的基本價值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時特別強調,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一個國家的富強,一個民族的復興,最根本的體現一定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美滿和億萬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接續奮斗。

  “為人民幸福而奮斗”是中國共產黨政黨本色的重要特征。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永恒不變的初心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艱苦卓絕的革命年代,到篳路藍縷的建設年代,到風云激蕩的改革年代,再到波瀾壯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奮斗者姿態,以不懈的奮斗追求、求索的奮斗品格、致遠的奮斗步伐,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不斷走向勝利,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鮮明的政黨本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p>

  彰顯“為人民幸福而奮斗”的鮮明品格。為什么中國共產黨人能始終葆有奮斗精神?唯因堅持人民至上,將人民利益放于內心深處、高高舉過頭頂。《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記錄了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生動故事,彰顯了重于泰山的人民立場、枝葉關情的赤子之心。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是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是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

  “為人民幸福而奮斗”要求堅守人民立場。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1990年7月15日,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深情寫下《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吧采城?,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寫出了焦裕祿同志的為民情懷與奮斗本色,也寫出了習近平同志對人民立場、奮斗精神的推崇。習近平同志從人民中走出來、對人民懷有深厚感情和強烈責任感,始終把人民掛在心頭、念在心里。從連家船民上岸和茅草房改造,到實施“安居工程”“廣廈工程”“造福工程”;從治理餐桌污染到關心市民的米袋子、菜籃子;從推動木蘭溪治理到多次對長汀水土流失治理作出重要批示;從“牢記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到“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他始終心系百姓、情系人民。

  “為人民幸福而奮斗”講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绷暯酵驹诟=üぷ髌陂g,高度重視民心民意,三進下黨、七下晉江,倡導“四下基層”、“四進萬家”,幫助群眾挪窮窩、拔窮根,打擊根治損民利、失民心的貪腐行為,想人民之所想、憂人民之所憂。《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中一個個原汁原味的感人故事、一段段至真至情的場景回現、一篇篇發自內心的真情口述,生動展現出習近平同志始終保持著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終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之中,努力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為人民幸福而奮斗”追求正確的政績觀。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反復論及“人民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必須代表人民的利益,必須為人民謀福利”的政績觀?!堕}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一書記錄了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推進的一系列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記錄了他推動的很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 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八閩大地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發展長期滯后的海防省到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成為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一個生動縮影。

  書寫“為人民幸福而奮斗”的新篇章。奮斗鑄就輝煌,奮進成就偉大?!盀槿嗣裥腋6鴬^斗”,是黨員干部在新時代新的長征路上應有的昂揚姿態。唯有保持趕考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自覺,加強自身本領建設,培育新時代奮斗精神,方能在“為了人民”的目標指引下,在“接續奮斗”的力量感召下,書寫新的為人民幸福而奮斗的篇章。

  培養胸懷全局、長遠規劃的戰略思維。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堕}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這樣記述——在廈門,他提出跨島發展戰略;在寧德,他倡導“弱鳥先飛”“滴水穿石”;在福州,他編制“3820”戰略設想,等等。這些戰略規劃不僅造福了八閩大地,更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擘畫新時代中國提供了經驗支撐。當前,國際形勢面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影響,中華民族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前進道路上必將遇到各種風險挑戰,黨員干部應在工作中不斷提高運用戰略思維方法的能力和水平,培養全局意識,用戰略思維去解讀時代、觀察世界、把握大勢;培養前瞻意識,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培養破局意識,堅持謀定后動,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綜合決策能力、駕馭全局能力,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書寫改革開放新篇章。

  培養不計功利、求真務實的價值追求。在福建寧德工作期間,面對“老、少、邊、島、貧”現實情況,習近平同志倡導黨員干部發揚“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精神,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推動當地走上了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路子。從擺脫貧困到走向小康,從飽經失落到放飛夢想,閩東之變充分印證了“弱鳥先飛、后發先至”的發展辯證法。新時代新起點,推動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黨員干部應牢固樹立“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的正確政績觀,“責盡心安,不計功利”,甘做鋪墊工作,甘抓未成之事。大興求真務實之風,不搞華而不實的“花拳繡腿”,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切實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把干成了什么、效果怎么樣、群眾滿意度如何作為衡量工作的根本標準,交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合格答卷。

  培養自強不息、奮進創新的求索精神。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立足福建省情、把握時代脈搏,敢做時代的弄潮人,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福建改革發展之“的”,在不同階段、不同層面、不同領域進行了大量開創性的探索實踐。當前,對照“在實踐中大膽去闖去試”的工作要求,黨員干部應把握歷史主動,拓寬知識視野,走在時代前列,上下求索、奮力開拓,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不斷通過革故鼎新開辟未來,激發整個社會的創造活力、創新動力。

  培養腳踏實地、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偉大的事業是靠一磚一瓦砌成的,美好的生活是靠一點一滴的辛勤勞動得來的。深入學習《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黨員領導干部應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對標習近平同志“三進下黨”的務實作風,積極深入基層一線,深入人民群眾,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對標習近平同志“六年七下晉江”的調查研究之風,通過深入調研了解民情、掌握實情,搞清楚問題是什么、癥結在哪里,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對標習近平同志“推行山海協作、謀劃數字福建”等科學決策思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ㄗ髡撸焊=ㄊ◇w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造福人民事業

   陳立旭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是在人民中成長起來的偉大領袖,他的人民情懷在地方治理實踐中不斷得以厚植深化。《干在實處 勇立潮頭——習近平浙江足跡》一書生動展現了他在浙江工作期間,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干在實處、勇立潮頭,率先推進浙江經濟社會轉型升級,不斷完善區域現代化建設布局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彰顯出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為民情懷和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的奮斗追求。

  擘畫制定造福于民的治理方略。習近平同志強調,當共產黨的“官”,只有一個宗旨,就是造福于民。2002年10月,他到浙江工作后,聽民聲、察民情、思對策,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推動浙江新一輪發展、進一步造福一方百姓。

  到浙江工作后的兩個多月里,習近平同志到市、縣(市、區)和省直部門調研的時間超過50%。為了爭取更多時間調查研究,他幾乎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有時甚至在16個小時以上。2003年1月初到舟山、紹興兩地調研后,他給自己布置的“到11個市都跑一跑”的任務完成。

  習近平同志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時間深入基層和部門調查研究。他說:“幾年下來,我幾乎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也跑深了與浙江廣大干部群眾的真切感情,并在實踐中逐漸跑透了浙江的省情市情縣情?!边@樣的真情,不是僅憑嘴巴說出來的,而是一個腳印一個腳印踩出來的。

  在調研中,習近平同志特別重視群眾工作,真心傾聽基層同志的意見。他經常和身邊的干部講,不要小看座談會,對村干部和村民來說,可不是小事,一定要讓他們在會上都有發言的機會。正因為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深入人民群眾“聽實話”、“摸實情”,高度重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著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到高度重視解決民生問題,每一項決策部署都蘊含著真摯深厚的人民情懷,蘊含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實踐要義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價值追求。

  在深入基層、到人民群眾中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習近平同志擘畫了作為浙江省域治理總綱領和總方略的“八八戰略”,制定實施創建生態省、建設“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加快建設文化大省、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等一系列決策部署。這些決策部署的貫徹實施,推進了浙江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推動了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生根,促進了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

  以人民為中心統籌推進發展。習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對“浙江現象”以及浙江如何破解“成長的煩惱”和“先發問題”等進行了深入思考。他強調,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拔覀內匀恍枰狦DP,但經濟增長不等于發展,也必須明確經濟發展不是最終目的,以人為中心的社會發展才是最終目標?!痹趫猿肿咝滦凸I化道路的戰略指引下,浙江的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逐步從“低小散”轉向“高精尖”,以“高質量”取代“高增速”。

  從堅持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出發,習近平同志對推進科技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層次,實現浙江經濟“鳳凰涅槃”和“騰籠換鳥”,做出精心的謀劃和部署。“發展也不是盲目蠻干,不能走老路。再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經營老路,國家政策不允許,資源環境不允許,人民群眾不答應?!?/p>

  習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統籌城鄉發展被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他要求領導干部自覺站在人民立場上想問題、作決策,仔細研究引導農民進城的辦法,讓農民這邊進得來,那邊回得去,來去自由,左右逢源,有進取之路,無后顧之憂。此后,浙江漸次開展了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新土改”,在農村產權全面確權的基礎上推動金融下鄉、發展普惠金融的“新金改”,推動戶籍改革的“新戶改”,以及提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的“新社?!钡?。這些城鄉綜合配套的改革都圍繞人展開,為城鄉一體化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

  2005年,習近平同志到安吉縣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創造性地闡發了生活富裕與生態良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他說,我從安吉的名字,想到和諧社會的建設,想到人與自然的和諧,想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在2006年浙江省第七次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同志強調,“破壞生態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經濟增長是政績,保護環境也是政績”。這就不僅從新角度深入闡述了“兩山”重要理念,也展示了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政績的政績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深刻回應了人民群眾呼聲,把握了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抓住了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要求還人民群眾以清新空氣、青山綠水和一方凈土,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順乎民意,事關當前、關乎子孫,是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生動體現。

  著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多方面需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必須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要跳出“三農”發展“三農”,不能僅僅在城鄉一體化上做文章,更要在保障農民群眾的物質利益、民主權利基礎上,增強他們的自我發展能力。

  2003年7月,習近平同志在考察調研中了解到,針對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偏低、培訓不足的情況,衢州啟動了“萬名農民素質工程”。對此,他予以高度肯定,強調要按照市場需求開展農民就業技能培訓,有組織地向省內外輸送農村富余勞動力,形成一定規模的勞務經濟;要把職業教育的發展和農民培訓結合起來,既要規范化、高標準培養技術“藍領”“灰領”,也要提高農民的創業能力,發展勞務經濟。浙江省開展實施“千萬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從2004年至2010年全省完成對1000萬農村勞動力的培訓。

  習近平同志不僅高度關心人民群眾物質利益的落實和維護,也高度關心人民群眾文化利益的落實和維護,不僅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物質民生的改善,也高度重視文化民生的改善。2005年,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上強調,要把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落實到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中,建立科學的文化體制,創造豐富的文化產品,提供優良的文化服務,實現好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文化利益。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不斷順應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放手發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文化、弘揚文化、創造文化、享受文化,加快推動文化大省建設,有效推動了浙江文化的繁榮興盛,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多方面多層次多樣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解決人民群眾的小事急事難事。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著老百姓的冷暖,多次動情地說,“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拔覀兊哪繕撕芎陚?,但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p>

  在浙江工作期間,關心人民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把造福人民的實事、大事以及人民群眾關心的小事、急事、難事辦實辦好辦妥,“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一直是習近平同志鍥而不舍、孜孜不倦的追求。

  習近平同志不僅要求基層黨員干部改進作風、深入群眾,而且要求省級機關干部也要勤于走出辦公室,以實際行動轉變作風。他特別交代,不要驚動當地領導,直接到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地方、到問題最多的地方、到最偏遠的地方調研走訪,了解省委中心工作貫徹落實的情況,了解基層和群眾的所需所盼,把領導同志平時下去看不到、聽不到的東西原汁原味地反映上來,為省委提供科學可靠的決策依據。

  每一次調研,除了相關的必要人員外,習近平同志一直堅持輕車簡從,不搞層層陪同,不帶框框,既到條件好、發展快的地方去,也到問題多、困難大的地方去,力求聽實話、摸實情、辦實事、求實效。他總是勉勵廣大干部,要一心一意為老百姓做事,心里裝著困難群眾,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到困難群眾家里坐一坐、聊一聊,多了解困難群眾的期盼,多解決困難群眾的問題,滿懷熱情為困難群眾辦事。

  把造福人民的事辦實辦好辦妥,必須有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精神。2003年11月,習近平同志接受訪談時說,我們現任都是站在前任的肩膀上工作的。很多事業,它是一任接著一任干的,它是要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才能實現的。最好的主意也經不起折騰。我們在做前人沒有完成的事情,希望后人也接著我們的事業干下去。他希望浙江的領導干部不要搞所謂的形象工程,要多做埋頭苦干的實事,不求急功近利的“顯績”,要創造澤被后人的“潛績”。

  習近平同志一再教導黨員干部,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班子只是“流水兵”,發展才是“鐵營盤”,樹政績的根本目的是為民謀利益。他嚴厲批評一些黨員干部把為人民服務掛在嘴上,實際卻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熱衷于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置于腦后,這樣做必然損害群眾的切身利益,敗壞黨的形象。2004年初,在習近平同志的推動下,浙江省在縣以上黨政領導班子中全面開展“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和牢固的群眾觀,創為民、務實、清廉好班子”教育實踐活動,各地紛紛對急功近利的“政績工程”說“不”。

  胸懷“為民造福”的政績觀,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矢志不渝謀發展,致力于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習近平同志帶領浙江全省干部群眾干在實處、勇立潮頭,加快推動了浙江經濟社會發展,讓人民群眾切切實實看到了變化、得到了實惠。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黨?!凑憬姓W院〉副校〈院〉長)

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

   朱亮高

  人民至上,是一種使命責任,也是一種情懷境界。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所系、堅守初心使然。《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習近平上海足跡》一書生動展現了2007年3月至10月習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間,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韌不拔的擔當精神和從嚴管黨治黨的堅定態度,用堅守初心的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

  賡續紅色基因,激發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豪情和斗志。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地,也是偉大建黨精神孕育和弘揚之地。習近平同志到上海工作的第一周,就到黨的一大、二大會址瞻仰。在一大會址“作始也簡,將畢也鉅”的題詞前面,他駐足思考良久。習近平同志深情地說:“中國共產黨誕生在上海,這是上海的驕傲,我們有幸在上海工作,既感到十分光榮,更倍感責任重大?!薄罢把鲋泄惨淮蠛投髸?,就是要進一步激發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斗的豪情和斗志,把上海建設得更美好?!?/p>

  紅色基因滲透在上海這座繁華都市的血脈深處。在參觀中共四大史料陳列館時,習近平同志仔細查看一件件珍貴文物和一張張歷史照片。他在跟上海的干部交流時,曾經很感慨地說道:“我在很多革命圣地工作過,陜西有延安,河北有西柏坡,福建有蘇區,浙江有南湖,上海有一大會址,還是二大、四大召開地,革命傳統是我們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凝聚人心、激勵向上的一種精神動力。”

  回望來時路,方能堅定前行路。習近平同志始終高度重視黨的建設,多次指出要充分認識抓好上海黨的建設的特殊重要性。2007年8月,他在調研時強調:“盧灣區是中共一大會址所在地,從精神象征的意義來講,盧灣也應該成為黨建的先進所在地,這樣才能不辱門楣?!彼{整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報告結構,專門增加了“黨的建設”內容,提出“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等重要論述。他主抓起草《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會議事決策規則》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會關于加強自身建設的若干意見》,強調新一屆市委領導集體產生后,一定要樹立一心為公、一切唯實、一身正氣的新形象。

  豐富的紅色資源是歷史賜予的寶貴財富,也是開展黨員教育的生動教材。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黨員干部應深入學習黨史,與人民心連心、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初心薪火相傳,使命永擔在肩,紅色資源成為上海發展的精神導引、文化標識和豐富養分,紅色基因激勵上海黨員干部滿懷激情地奮楫爭先、走在前列。

  敢于擔當作為,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根本坐標。2007年的上海處于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履新上海市委書記后,習近平同志走遍全市19個區縣,著眼全局、扭住關鍵,抓黨建、凝共識,抓發展、聚人氣,短時間內就讓干部群眾精神為之一振,迅速扭轉了當時上海的被動局面,展示出高超的思想理論水平和卓越的政治駕馭能力,對上海的改革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習近平同志善于把黨和人民事業放到歷史長河和全球視野中來謀劃。他指出,“我們要以歷史的眼光、發展的眼光和廣闊的視野,深刻認識上海所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緊緊抓住上海發展面臨的重大歷史機遇”?!拔覀儽仨毎焉虾N磥戆l展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上,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放在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國家對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的總體部署中來思考和謀劃。”這“四個放在”,是中央的要求、時代的呼喚、人民的意愿,更是莊嚴的政治使命。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绷暯酵咎岢觯骸霸谇斑M的道路上,遇到了若干深層次的體制機制障礙和瓶頸制約,迫切要求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奮進,迎接挑戰、克難攻堅?!卑l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指出,堅定走科學發展之路,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努力開創“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新局面。在產業發展專題調研會上,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抓大項目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管當前,不顧長遠;不能只管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不顧環境保護;不能只管本區域發展,不顧周邊地區和不同區域協調共同發展。

  他反復強調,黨員領導干部要既保持開拓進取、克難攻堅的勇氣銳氣,又堅持一心為民、艱苦奮斗的良好作風。他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問題,“像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一定要加快構筑現代生態型產業體系,既要看到當前,更要著眼長遠”。在青浦區調研時,他警示:“當人們連喝自來水都遇到了麻煩,這樣搞出來的GDP到底有多大的用場?”在寶山區調研時,他強調:“長江口和黃浦江的濱江口,將是寶山區下一步的發展重點。要以生態環境建設為契機,推進寶山經濟轉型?!痹诔缑骺h調研時,他指出:“這一路走來,我對崇明島有了深刻的印象,崇明的發展理念很好。要按照建設生態島的思路,認認真真做下去,只要認準了方向,就不要動搖?!?/p>

  籌辦世博會是習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間的一項重要工作。世博會既要體現真善美和人道主義精神,又要有中國特色和哲學理念,反映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創造經濟奇跡的奮斗歷程。習近平同志指出,“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緊密相關,與黨和政府的執政理念十分吻合。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上海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抓手,是推動發展的契機”。他反復要求黨員干部以辦博帶動和諧社會建設,解決人民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讓人民群眾享受到實惠。

  到中央工作后,習近平同志始終關注著上海的治理,關心著上海的人民。從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到實現從管理向治理轉變,從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到提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充分彰顯了人民領袖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根本坐標的治理理念。

  解決民生問題,將“人民城市為人民”落在實處。城市是載體,人民是主體。老百姓生活的品質怎么樣,以民為本的宗旨落實得如何,“我到上海以后,比較關心這個事情,”習近平同志這樣說。

  民生民情,始終是習近平同志最深的牽掛。他經常說:“要對群眾充滿感情。有了感情,我們才會在看見老百姓遇到困難時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才能千方百計創新各種方法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薄皩τ谖覀児伯a黨人來說,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要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老百姓,為老百姓謀利益,帶老百姓奔好日子?!?007年9月,他在普陀區調研時叮囑黨員干部:“對群眾充滿感情,能做小事、善做小事,切實把廣大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彼跅钇謪^接待信訪群眾后說:“這是群眾天天遇到的問題,小事不小。要先解決電梯維修等影響居民生活和安全的急難問題,并舉一反三,對這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做好調研,制定政策,統籌解決。”

  2007年的上海,中心城區還存在大片舊區。在黃浦區調研時,習近平同志堅定指出:“舊區改造一定要堅持推進,不能讓老百姓再在這么破舊的房子里生活下去了?!痹陂l北區,他叮囑區領導:“要高度重視民生,認真解決好人民群眾的‘三最’問題。舊區改造要穩步推進,把需求和可能結合起來,逐步改善群眾的居住質量?!被鶎尤罕妱忧榈卣f:“這位書記心里是裝著我們老百姓的?!?/p>

  習近平同志經常跟干部說一些交心的話:“我們聽喝彩聲,還是要真正聽老百姓的喝彩聲。”這種樸實而生動的政績觀,著眼的是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之間的辯證關系。他要求“多干群眾急需的事,多干群眾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礎的事,多干長遠起作用的事,切實把各項利民、惠民、安民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他一再告誡黨員干部,要往矛盾里走,往問題里走。

  針對當時上訪現象比較嚴重的情況,習近平同志提出要變群眾上訪為領導干部下訪。他帶頭下訪,到楊浦區政府的信訪接待室,面對來訪群眾了解情況,談話就像聊家常一樣,既安撫人心,也很快把問題掌握透徹了。他在現場說:“堅持領導干部下訪是必要的,教育者要受教育。”“要與官僚主義、脫離實際作斗爭,立場上、感情上要更靠近群眾?!薄笆裁词枪ぷ鳎肯聛斫鉀Q問題就是工作?!薄皩ο略L不要怕,共產黨不怕群眾?!薄罢嬲鉀Q問題,要真下、敢下。要善始善終,件件有著落?!边@些話語擲地有聲,體現了習近平同志始終把群眾的事當作頭等大事的崇高品質和為民情懷。

  到中央工作后,習近平同志仍牽掛著上海這座城市的建設發展。2019年11月,他考察上海時來到楊浦區濱江公共空間,充滿感情地說:“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無論是城市規劃還是城市建設,無論是新城區建設還是老城區改造,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人民群眾的需求,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走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路子,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為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為了人民的幸福,習近平總書記一往無前以赴之,夙興夜寐以求之,不遺余力以成之。一句句鏗鏘誓言、一份份執著牽掛、一件件煙火小事,匯聚成至深、至濃、至熱的人民情懷,升華為那一句最深情的告白——“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ㄗ髡撸褐泄采虾J形h校原副校長、一級巡視員,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少義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少義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23876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