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在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強調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北大師生應該繼續發揚五四精神,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北本┐髮W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大力發揚五四精神,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百多年前,中國大地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北京大學是這段光榮歷史的見證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北大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國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也是我們黨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動的歷史見證地,在建黨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蔽逅倪\動的發起人是北京大學師生,宣言的起草人是北京大學師生,游行隊伍的總指揮、走在隊伍最前面的先鋒和整個隊伍的主力軍是北京大學師生。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已經深深融入北大傳統。一百多年來,在五四精神指引下,一代代中國青年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投身民族復興大業,書寫了彪炳史冊的壯麗篇章。新中國成立后,北京大學以5月4日作為校慶紀念日,這既體現了北京大學與五四運動的深厚淵源,也表達了北京大學將永遠沿著五四運動開辟的民族復興道路勇往直前,與國家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
弘揚五四精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五四運動形成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五四運動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歷史洪流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青春樂章。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我們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流大學,我國社會主義教育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必須要把好方向。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然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北京大學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不斷擰緊思想的總開關。校黨委書記主講“開學第一課”,引導學生在開啟人生新的征程之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這個主渠道、主陣地,推動黨史更好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發揮好黨史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學將暑期社會思政實踐列入本科生必修課,在全國建設了233個思政實踐課教育基地。以“賡續紅色血脈永遠跟黨走”為主題,在革命老區、城鎮鄉野、田間地頭開展思政實踐活動,210支課程團隊、3377名本科一年級學生在祖國大地上追尋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的歷史足跡。開設全校性黨史課程“百年黨史專題”,邀請權威黨史專家授課,發揮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體現出來的鮮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格和工作方法。
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設立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4個研究中心,加大研究闡釋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力度。成立中共黨史研究中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中心和五四運動研究中心形成研究集群,全面推進黨史研究和黨的創新理論研究。“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苯陙肀本┐髮W學生積極踴躍申請入黨,2019年在籌備國慶游行的3個月訓練中,有328名師生主動遞交入黨申請書;2020年在武漢抗疫前線,有172名北京大學醫生、醫學生遞交入黨申請書。通過各式各樣的學習教育,北京大學進一步抓牢、抓好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在辦學正確政治方向上走得更加堅定、更加扎實。
以師德師風為第一標準,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教師隊伍素質直接決定著大學辦學能力和水平。教師承擔著最莊嚴、最神圣的使命。梅貽琦先生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樣的大師,既是學問之師,又是品行之師。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既精通專業知識、做好‘經師’,又涵養德行、成為‘人師’,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教師要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遍L期以來,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作出了重大貢獻。隨著信息化不斷發展,知識獲取方式和傳授方式、教和學關系都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對教師隊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時代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標準,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北京大學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在各類教工培訓與集體活動中,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引導廣大教師將教書育人與自我修養相結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大先生”。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引導廣大教師繼承發揚老一輩教育工作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將“四史”教育特別是黨史教育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納入教師入職培訓、日常培訓、思想理論學習、國情研修計劃,不斷增進教師群體對黨史國史、國情民情的深入了解和由衷認同,使他們更好地肩負起做學生健康成長引路人的時代重任。通過各式學習教育,引導北京大學教師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斷作出新貢獻。
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建設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教育體系是對一個國家教育情況的基本描述,對內是路徑、對外是標識,對個人發展成長與社會用人影響巨大,需要定型和穩定。教育體系與社會匹配的程度越高,國家發展就越健康越可持續。中國的大學怎么辦?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有各項事業發展的廣闊舞臺,完全能夠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人才,完全能夠培養出大師。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扎實開展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推動高校結合自身優勢,探索適合學校學科特點、地域優勢的教育模式。加強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人才培養,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培養大批高素質優秀人才。深入開展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支持培養重點學科、重大項目、重點人才隊伍,通過國際交流、創新計劃、聯合培養、實習基地、品牌課程等多種模式,推動研究生教育向更高水平發展。緊緊圍繞“四個面向”,緊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發展動態,前瞻性地預判智能時代科技發展給高等教育辦學模式和治理模式帶來的深遠影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北京大學以埋頭苦干、改革創新的實際行動,自覺地對接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瞄準“卡脖子”領域,加強對重點學科、重點方向的投入,先后成立未來技術學院、集成電路學院、計算機學院、電子學院、智能學院等多個“新工科”院系,開拓學校事業發展新局面,不斷提升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和水平。堅持“五育”并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其中,體育既是基礎,又是保障。毛澤東同志曾在《新青年》發表了《體育之研究》,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思想,闡述了體育與德育、智育的關系。蔡元培先生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的教學思想,重視體育對于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性。進入新時代,“德才均備、體魄健全”,已經成為北京大學核心的育人理念,成為北大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百年大計,教育先行,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大力弘揚五四精神,扎實推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努力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中國青年。
?。ㄗ髡撸罕本┐髮W黨委副書記)
責任編輯:王 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