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不能跟在別人后面依樣畫葫蘆,簡單以國外大學作為標準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2021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曾強調,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方向,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為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提供了根本遵循,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民族復興迫切需要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世界各國都把辦好大學、培養人才作為實現國家發展、增強綜合國力的戰略舉措?;仡櫲蚋叩冉逃l展歷史不難發現,大學發展與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緊密聯系在一起。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到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從啟蒙運動時期的法國和19世紀后期的德國到20世紀后的美國,這些國家的歷史都充分表明,大學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具有關鍵作用,這也是這些國家成為當時世界科學中心、綜合國力得到顯著提升的重要原因。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高等教育推動國家發展的歷史規律,闡明了辦好大學與增強綜合國力之間的邏輯關系。
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一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致力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迫切需要建設一批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培養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是人口大國,要從人口大國邁向人才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大學作為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主陣地,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時代重任。黨中央作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戰略決策,就是要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要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中國大學的發展要與時代同行,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要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在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中,中國在前進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各種風險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大學的發展理應以黨和國家的戰略需求為己任,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新的重大貢獻。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要能夠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和科技發展,要能夠在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方面攻堅克難;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真正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
堅持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扎根中國大地發展高等教育?;仡欬h領導和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可以發現,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始終結合中國實際,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辦學思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運動對中國高等教育變革產生重大影響;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一大批應社會建設需要的大學先后成立,高等教育規模得到迅速發展;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高等教育進入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時期,為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走過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極不平凡歷程,辦學規模、培養質量、服務能力實現歷史性躍升。事實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堅持將高等教育與中國社會發展和人才需求聯系在一起,通過高等教育發展解決中國實際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中國高等教育與祖國共進、與時代同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體系需要有一流大學群體的有力支撐,一流大學群體的水平和質量決定了高等教育體系的水平和質量。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大學治理結構更加合理,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顯著提升,大學對國家發展的貢獻度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持續提高,一流大學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充分發揮,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穩步實現。
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根本遵循。我們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流大學,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黨中央對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中國高校的辦學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深刻把握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目標方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的政治方向。黨領導下的大學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根本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古今中外,每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培養人的。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真正做到“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就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這是建設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政治優勢。清華大學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始終牢牢把握辦學政治方向,始終堅定把“兩個維護”作為“綱”和“魂”。一年多來,全校黨員干部自覺增強政治意識,把接受中央巡視和進行整改作為最嚴肅最緊迫的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在2021年慶祝黨的百年華誕中,1200余名清華師生參加慶祝活動,用青春和赤誠向黨的生日獻禮,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中堅定理想信念。
必須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重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追求一流是一個永無止境、不斷超越的過程,要明確方向、突出重點。要培養一流人才方陣。建設一流大學,關鍵是要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一流人才的核心是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教育引導青年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著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清華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部署,不斷創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和導學思政,以強基書院為試點探索本博貫通培養模式,順利完成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總結工作并獲評“優秀”。此外,培養一流人才的關鍵還在于必須有世界一流的大師,讓更多教師成為“大先生”。好的學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有一支優秀教師隊伍。在這方面,清華大學持續完善教師發展支持體系,全方位培養、引進、建好師資隊伍。一年多來,一批杰出人才入職清華,5位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及外籍院士,穩步推進以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推動高質量人才培養。
必須秉持“四個面向”為國奉獻的發展定位。一流大學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目標,勇于攻克“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這既是一流大學心懷“國之大者”、把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必然要求,也是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的集中體現。清華大學持續強化基礎研究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先后成立集成電路學院、碳中和研究院,王大中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項成果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在奉獻國家的進程中不斷追求新的更為卓越的目標。
(作者: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
責任編輯:王 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