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業,人是根本。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明確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這是基于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性結論。培養人才是高校的第一職能,習近平總書記4月25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心懷“國之大者”,堅守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努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堪當時代重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確保紅色江山薪火相傳、后繼有人。
堅持用科學理論教育人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根本目的是培養黨和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卑倌陙恚袊伯a黨始終堅持把培養接班人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注重用偉大的思想教育人,用創新理論培養人。
高校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必須堅持用偉大的思想教育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教育的思想和理論決定著能培養出什么樣的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高校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講清楚、講透徹,引導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科學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培養接班人置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百年大計的高度予以推進,親自擘畫、親自部署,在中央組織工作會議、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高校考察調研等多種場合,圍繞為什么要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培養造就什么樣的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怎樣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歸根到底在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的重大判斷。這些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接班人培養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根本行動指引。高校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必須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重大意義、實踐要求,切實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堅持用理想信念凝聚人
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中國共產黨在百年風雨中始終充滿生機活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黨的隊伍中始終活躍著一批又一批懷抱崇高理想的青年人。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增強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鞭k好高校教育要始終發揚我們黨用理想信念凝聚人、激勵人、引導人的優良傳統,在堅定理想信念中砥礪初心使命,凝聚奮進力量。
用理想信念凝聚人,必須教育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培養的接班人必須是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定語就是‘社會主義’,這是我們對培養什么人的本質規定。我們培養的人,必須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沒有這一條,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迸囵B社會主義接班人是事關黨和國家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大是大非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必須睜大眼睛、頭腦清醒,旗幟鮮明亮劍。如果丟掉社會主義這個定語培養“接班人”,搞去社會主義化的“接班人”,或者培養向往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的“接班人”,那就是在培養社會主義的破壞者和掘墓人,就是在犯根本性、顛覆性的錯誤。長期以來,各種敵對勢力從來沒有停止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他們下功夫最大的一個領域就是爭奪我們的接班人。我們決不能培養長著中國臉,不是中國心,沒有中國情,缺少中國味的接班人,決不能犯這種歷史性錯誤,蘇聯解體、蘇共垮臺、東歐劇變殷鑒不遠。
用理想信念凝聚人,必須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崩硐胄拍畈皇菓{空產生的,而是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在高校,有少數人精神空虛、意志消沉、心為物役,根子在于缺失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為共產主義奮斗的理想。正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我們要深化對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引導社會主義接班人把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看家本領,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問題,把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結合起來,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深刻認識“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真正做到對馬克思主義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
用理想信念凝聚人,必須加強黨史學習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理想信念來自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用黨史教育培養接班人,注重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筑牢信仰之基,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補足精神之鈣,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把穩思想之舵。高校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必須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從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篳路藍縷奠基立業、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百年奮斗中,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弄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堅定遠大理想,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
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蘊含著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核心價值觀建設,正是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相契合,同中國人民正在進行的奮斗相結合,同當代中國需要解決的時代問題相適應,深刻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是高校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接班人的關鍵所在。
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教化育人功能。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廣大青年要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向英雄學習、向前輩學習、向榜樣學習,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論語》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蹲髠鳌吩?,“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盾髯印酚醒裕暗虏环Q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凡此等等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基因。正所謂“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德”的內容構成,反映了中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具有凝魂聚氣、啟智潤心、培根固本、鑄德興魂的作用,一旦植根在人的內心,就會潛移默化影響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高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教育學生繼承和弘揚中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傳統美德,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更好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過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學生堅持和踐行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堅持社會主義道德觀,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基礎。
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要不斷完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育人的法律政策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教育引導是基礎,但僅靠教育引導是不夠的,還要有制度規范、有政策保障。只有以法律政策承載價值理念和道德要求,核心價值觀建設才有可靠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靠思想教育、實踐養成,而且要用體制機制來保障”,“要發揮政策導向作用,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轉化為具有剛性約束力的法律規定,用法律來推動核心價值觀建設”。任何一種價值觀在全社會的牢固確立,都是一個思想教育與社會孕育相互促進的過程,都是一個內化與外化相輔相成的過程,完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政策體系,首先要強化法律法規的價值導向,推動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通過法律的硬性規定,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體現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方面政策制定和實施之中。與此同時,通過發揮法律的評估和糾偏機制,推動形成有效傳導社會主流價值的政策體系,實現公共政策和核心價值觀建設良性互動,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青年學生的基本遵循。
堅持用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
責任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不斷前進的動力,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歷程是激勵青年學生不懈奮斗的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自強不息,從未放棄對美好夢想的向往和追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夙愿”;“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青年的奮斗目標和前行方向歸結到一點,就是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激勵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接續奮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推翻三座大山,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熱氣騰騰的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勝利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黨百年奮斗的主題,高校培養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要教育青年學生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智慧、激發奮進力量。
在繼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培養和造就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但是也要看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目前20歲左右的大學生,正是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主力軍,高校要充分發揮育人功能,培養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要講好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偉大貢獻的故事,激勵青年學生增強使命擔當的積極性、主動性;要講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取得的偉大成就,講清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使大學生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被任何干擾所惑,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要講清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激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心和動力,鍥而不舍把革命先輩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偠灾?,就是把中華民族苦難輝煌的昨天、日新月異的今天、光明宏大的明天貫通起來,統籌育人。
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接班人是一項系統工程、戰略工程,事關黨和國家長遠發展和中華民族的遠大未來。要多措并舉、協同推動、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堅持用偉大思想教育人,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推動造就大批堪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重任的時代新人。
?。ㄗ髡撸杭执髮W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薛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