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來源:《紅旗文稿》2022/8 作者:黃承梁 2022-04-25 11:04:40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指出:“黃河安瀾是中華兒女的千年期盼?!北Wo黃河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走遍了黃河上中下游九省區,多次實地考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發展情況,多次就三江源、祁連山、秦嶺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建設提出要求。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2021年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濟南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兩次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作出了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推動黃河生態保護、黃河治理和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書寫了中華民族黃河治理史上的嶄新篇章。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必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不斷深化對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認識,讓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

  黃河國家戰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堅持綠色發展、統籌生態文明建設與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對黃河流域各省區的考察中,就新形勢下黃河流域生態和發展面臨的問題、發展的戰略發表系列重要講話,做出重要批示指示。在青海,強調必須擔負起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責任,確?!耙唤逅驏|流”;在甘肅,向全黨全國全社會發出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號召;在河南,親自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拉開了新時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歷史大幕;在陜西,指出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在山西,提出統籌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推進能源革命和經濟轉型發展,使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在山東,強調科學分析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形勢,把握好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問題,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久久為功,確?!笆奈濉睍r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從上游三江之源的“中華水塔”到下游的黃河入海口山東東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國家戰略的重要論述,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以黃河國家戰略謀千秋大計的恢宏視野、謀永續發展的非凡智慧、謀民族復興的強烈擔當,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內在邏輯的深邃思考。

  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

  黃河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母親河養育了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黃河,凝聚了中國人民濃厚的文化情感,是保護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承載區;治理黃河,歷來是中華民族安民興邦的大事。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東營考察時指出:“共產黨是干什么的?是為人民服務的,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所以我們要不斷看有哪些事要辦好、哪些事必須加快步伐辦好,治理好黃河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既事關我國東西部區域、南北區域的協調發展,也事關促進共同富裕,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內在要求。

  黃河生態安全是黃河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前提。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是連接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的生態廊道,擁有三江源、祁連山等多個國家公園、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在黃河入??诘纳綎|東營,還有全球最年輕的三角洲和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黃河水資源總量僅為長江的7%,承擔著全國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個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務,水資源利用率高達80%,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7%。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水安全是黃河流域最大的“灰犀?!薄T谝淮右淮袊伯a黨人的艱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下,特別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創造了黃河歲歲安瀾的歷史奇跡,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同時必須看到,黃河仍然是世界范圍內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難度最大、水害嚴重的河流之一。特別是近年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復雜深刻影響,極端天氣頻發,立足防大汛、抗大災,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提高風險防范和應對能力,加快構建抵御自然災害防線,任務還十分繁重。必須有始有終、鍥而不舍抓好黃河生態保護工作,大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治理。

  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是我們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礎工業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有色金屬等傳統資源豐富,煤炭儲量占全國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實的“能源流域”。歷史上,由于粗放發展導致資源消耗過大、環境污染嚴重,自然生態承載力接近極限。淘汰落后產能、轉方式、調結構任務十分繁重,由工業污染蔓延的農業面源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形勢仍然嚴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低碳發展,這是潮流趨勢,順之者昌。只有從供需兩端入手,既淘汰碳排放量大的落后產能和生產工藝,落實好能耗雙控措施,又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培育新業態、綠色新常態,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才能落到實處。

  大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提高創新思維能力。治理黃河,表象在黃河,根子在流域。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并非一地一段的事情,而是一項全流域治理工程。一是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樹立大局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黃河沿岸的發展一定要有大局意識,站在國家的、全局的角度考慮,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關系,在重大問題上以全局利益為重。二是提高系統思維能力,堅持整體論。立足于全流域和生態系統的整體性,把黃河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謀劃,更好尊重自然規律,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上游以提高水源涵養能力為主;中游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注重保護濕地生態系統,提高生物多樣性。三是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強調兩點論。把握好當前和長遠的關系,既放眼長遠,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干在當下;堅持正確政績觀,準確把握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既把大保護作為關鍵任務,打好環境問題整治、深度節水控水、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戰,又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完善的制度和體制機制,為在根本上實現綠色發展、構建現代化的生態經濟體系提供保障。

  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必須同時加速實現工業和農業的現代化,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之路。一是堅持以水定地、以水定產,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二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發展。提高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對傳統產業滲透率,推動黃河流域優勢制造業綠色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和數字化賦能。三是推進城市群、黃河“幾”字彎都市圈高質量發展和協同發展,加快構建基于黃河流域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新格局。四是發展綠色循環高效農業。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向節水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打造一批黃河地理標志產品,鞏固黃河流域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融入綠色“一帶一路”。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全方位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融入共建綠色“一帶一路”,以“一帶一路”陸路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為紐帶,暢通陸海雙向開放大通道,構建“一帶一路”與黃河流域的“雙循環”發展格局。一是依托新亞歐大陸橋國際大通道,串聯上中下游和新型城市群,以先進綠色制造業為主導,建設現代化經濟廊道。二是形成黃河上游、西部大開發擴大開放新格局。黃河上游具有自然景觀多樣、生態風光原始、民族文化多彩、地域特色鮮明等優勢,要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增加高品質生態旅游服務供給,建設世界級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三是高水平推進沿黃相關省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西安、鄭州、濟南等沿黃大城市充分發揮引領、帶動和示范作用,培育經濟重要增長極,增強流域高質量發展動力;加快建立投資貿易便利、吸引集聚全球優質要素的體制機制,強化國際交往功能,建設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

 ?。ㄗ髡撸褐袊鐣茖W院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書長)

  責任編輯:陳金霞

標簽 -
網站編輯 - 陳金霞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