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在核工業研發設計戰線上工作了22年的工程師。我用三個關鍵詞講述我心中的核工業。
第一個詞是“豐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兩彈一星”精神。他指出,“兩彈一星”精神激勵和鼓舞了幾代人,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國核工業有著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從戈壁荒漠到深山峽谷,留下了“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奮斗足跡,孕育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譜寫了不朽的核工業精神頌歌。
“科學雖然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薄盎貒恍枰碛?,不回國才需要理由。”“假如生命終結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重溫錢三強、王淦昌、朱光亞、鄧稼先、于敏等老一輩核工業人的錚錚誓言,依然那么令人激動。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只因國家的一聲召喚,他們便無怨無悔,走入“無人區”,以板房帳篷為家,以戈壁黃沙為伴,為了家與國的承諾,用心血和智慧創造了“兩彈一艇”歷史成就。2021年,我國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彭士祿被追授為“時代楷?!保麨樽鎳藙恿κ聵I“深潛”了一輩子。這一個個閃耀著精神光輝的名字,鐫刻在中國核工業的歷史豐碑上。他們用熱血點燃生命之光,踐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激勵核工業人接續奮斗,砥礪前行。
第二個詞是“火種”。“我們能夠自己研制出‘兩彈一艇’,為什么就不能自主研制出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核電站?”這份“不甘”成為埋藏在我們心中的“火種”。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幾代核工業人青絲變白發,讓這片全新的領域從篳路藍縷到星光璀璨,打造出一張嶄新的中國名片“華龍一號”。作為華龍團隊的一員,我見證了它的光榮與夢想,更親歷了艱辛與挫敗。福島核事故使已經努力研發了12年的CP1000核電技術不得不暫停,團隊背水一戰,瞄準國際最高的安全標準,從“單層安全殼”到“雙層安全殼”,創新性提出“能動+非能動”的理念,最終成就中國自主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揚名國際。
核電站的設計建造涉及上千個系統,僅設計圖紙就數十萬張,每更改一個數據,牽一發而動全身,都可能意味著需要重新進行一輪分析計算,革命性突破背后是又一輪日復一日“坐冷板凳”。這些核工業人正是抱著心中的那份“不甘”,勇于突破舒適區,才成就了中國創造的新名片。
第三個詞是“傳承”。六十多載漫漫征途的背后,是核鑄強國夢的理想與情懷,是強國有我、請黨放心的志氣與骨氣。核工業是一座“精神富礦”,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是每一名核工業人的使命和責任。我們在建黨百年之際開展“黨領導下的中國核工業”慶祝建黨百年暨新時代核工業精神全國巡回宣講,共宣講50余場,3萬多觀眾現場聽講,百萬余人次觀看直播。一名核工業新員工在看完宣講后說,初識核工業,它帶著一層薄薄的面紗,充滿著神秘感;再識核工業,它的容顏讓人熱淚盈眶,壯志滿懷。
核工業是高科技戰略產業,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們新一代核工業人將從黨史、核工業發展歷程中感悟初心使命,從精神傳承中汲取奮進力量,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推動中國核事業的航船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ㄗ髡撸褐袊穗姽こ逃邢薰靖笨偣こ處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