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

來源:《紅旗文稿》2022/2 作者:李正華 2022-01-26 16:16:56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吨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指出,“黨的百年奮斗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指引中國發展繁榮的正確道路”。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歷史和人民選擇的正確道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也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主題。尋夢必先尋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找到一條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它立足中國基本國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它是黨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成功開辟的,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新中國成立70多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接續探索中走出來的。

  一個國家走什么樣的道路,是由其現實國情決定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古老中國曾“獨領風騷”。但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中國國門被強行打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此后的105年間,“全世界幾乎一切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我國,都打過我們” 。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野蠻侵略,致使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難,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诿褡鍨l臨危亡的國情,尋求一條救亡圖存并能走向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成為中國社會各個階級必須面對的時代課題。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告終。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廢除了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由于沒有找到正確的革命理論、救國道路和依靠力量等而最終失敗。辛亥革命后,中國政壇上先后出現了數百個政黨,他們提出的各種救國方案和主義,都沒有能夠解決中國的問題,反而導致軍閥混戰、民不聊生。

  在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之時,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它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俄式系諸路皆走不通了新發明的一條路”。早在1921年元旦舉行的新民學會長沙會員大會上,毛澤東同志就明確表示,改造中國和世界的方法,“啟民主用俄式,我極贊成” 。20世紀20年代前后,中國的先進分子在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那一刻起,就樹立了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而奮斗的崇高理想。中共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明確指出,“黨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實行社會革命”,“承認無產階級專政”。中共二大通過的大會宣言指出,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選擇了以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指引的中國道路,并為之不懈奮斗。歷史證明,以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指引的中國道路不是憑空產生的,是在其他諸路不通的情況下被歷史和人民選擇的,是在社會歷史的發展實踐中被歷史和人民認可的。正如《決議》指出的,“中國共產黨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這是歷史賦予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使命。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基于對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深刻認識,基于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準確把握,認識到在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之前須先進行民主主義革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根本社會條件。但對如何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黨在幼年時期曾產生過“道路依賴”,以為只要復制俄國革命道路,革命就能成功,并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殘酷的斗爭使黨逐漸走向成熟,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道路被開創出來,這就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黨正是依靠這條正確道路,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英雄氣概,帶領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社會主義革命提上了歷史日程。1953年6月,毛澤東同志提出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其主要內容就是“一化三改”。這是一條革命和建設并舉的路線,不同于蘇聯進入社會主義的道路。它的獨創性在于,通過實行公私合營等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實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和平贖買,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設想變為現實,通過組織生產合作社等形式實現了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我國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1956年黨的八大確定了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主要任務,我國由此進入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并逐步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戰略目標。隨著蘇聯模式弊端的暴露,毛澤東同志提出要“以蘇為鑒”,實現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的“第二次結合”,“找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具體道路”。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變化,從我國發展新要求出發,一以貫之對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全面部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舉世矚目,我國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指引中國發展繁榮的正確道路,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p>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特別是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經濟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政治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維護國家安全、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外交工作等方面取得歷史性成就,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為走好中國道路提供了科學的指導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為什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這是我們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的關鍵。

  從理論維度看:占據真理的制高點。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正確思想指引。一條成功的社會發展道路必須要有自己的靈魂,這個靈魂就是作為指導思想的科學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具有自己的科學的靈魂,占據著真理的制高點,那就是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繼承與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但“科學社會主義也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在于,它不僅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還提供了理論依據,指明了依靠力量,明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目標。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中國道路的奮斗征程中,堅持以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為指導,又根據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有所創造、有所發展,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這從理論維度上體現了中國道路的內在真理性品質。

  從價值維度看:占據道義的制高點。一個政黨選擇了一條道路,能否走向成功,還要看后面是否有人跟隨,有多少人跟隨。中國道路之所以在今天能取得輝煌的偉大成就,黨之所以堅信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自信的底氣不但來自黨自身的隊伍日益壯大,更是來自億萬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革命戰爭年代是如此,和平建設年代也是如此。根據皮尤研究中心、哈佛大學等國際知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多次獨立民意調查顯示,中國人民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支持率一直高居全球榜首,平均在90%以上。中國道路為什么能夠贏得廣大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支持?其密碼就在于它占據了道義的制高點,在于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在價值維度上彰顯了中國道路為什么好。

  從實踐維度看:擁有主動發展的內生動力。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歷史的終結》中曾預言,歷史將終結于西方道路。然而21世紀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風景這邊獨好”,導致“歷史終結論”的終結。中國道路能夠煥發出勃勃生機的密碼是什么?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它擁有主動發展的內生動力。中國道路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實踐,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發端、開創走向發展和完善。雖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直接源于改革開放實踐,但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的探索實踐不能割裂和相互否定。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對的就堅持,不足的加把勁,不對的趕快改,新問題出來就抓緊解決。正是這種自我完善的機制使中國道路擁有了強勁的內生動力。在實踐維度上,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中國道路的內生動力定會奔涌不息。

  走好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百年奮斗,黨向人民和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同時又開啟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如何交上下一份優異的答卷,《決議》總結了“十個堅持”的基本經驗。這十條經驗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之道。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堅持、運用和發揚好這些寶貴經驗,繼續走好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立足基本國情。走好中國道路,必須立足我國基本國情,這是基礎性要求。只有“走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黨和人民才能“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準確把握我國基本國情,是我們黨積累的寶貴經驗,同時也有著科學的理論依據和有力的現實依據。首先,在中國道路的探索、開創、堅持和發展過程中,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準確把握基本國情,并在此基礎上推進中國道路在接續奮斗中向前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的發展,關鍵在于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中國道路的基本立足點就是立足中國國情。準確把握基本國情,離不開調查研究這一科學方法。堅持深入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在百年奮斗中形成的優良傳統。毛澤東同志指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為了解中國社會實際,探尋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毛澤東同志始終高度重視調查研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真正做到了“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新的征程上,要繼續用好調查研究這一傳家寶,做到調查研究經常化深入化,到群眾中、到實踐中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尋策問道、解決問題,及時回答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堅持“兩個結合”。走好中國道路,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走自己的路,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實路徑。這是黨在百年奮斗中總結歷史經驗感悟到的深刻哲理。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用鮮活的當代中國理論、中國實踐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創造中國新輝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要“更好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走好中國道路,最根本的保證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在百年奮斗中總結出來的一條重要歷史經驗。列寧曾指出,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勝利的唯一保證” 。遺憾的是蘇共最后放棄了領導地位,蘇聯解體、蘇共垮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強調加強黨的領導,不斷深化拓展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毛澤東同志指出,“黨是領導一切的”。鄧小平同志指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揭示了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的內在統一關系,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新的征程上,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就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方面各環節,確保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向前進。

 ?。ㄗ髡撸褐袊鐣茖W院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

  責任編輯:許華卿

標簽 -
網站編輯 - 陳金霞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