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來源:《紅旗文稿》2022/1 作者:王 暉 2022-01-11 10:14:36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全黨都要聚精會神貫徹執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生產是全部社會生活的根本前提,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創造性地作出了“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根本任務”的重大判斷。鄧小平同志說:“離開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就有喪失物質基礎的危險。其他一切任務都要服從這個中心,圍繞這個中心,決不能干擾它,沖擊它?!眻猿忠越洕ㄔO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全黨都要聚精會神貫徹執行。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目前的中心任務依然是經濟建設,并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實踐充分證明,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有利于推動其他各方面的建設和改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國家經濟實力大幅躍升,人民群眾得以擺脫貧困,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得到不斷滿足。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更高、更熱切。然而,沒有更高水平的生產力和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既是堅定不移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內在要求,也是“穩字當頭、穩中有進”的理論支撐。當前,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同時,世紀疫情讓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任重道遠。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只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完整全面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加快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精會神搞好經濟建設,才能走出困境、孕育新機、開創新局。

  增進民生福祉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根本要求。以人民為中心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反復強調的發展思想,充分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情懷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生動詮釋了黨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定位,從根源上回答我們黨推動發展為了誰、依靠誰、成果由誰享有的問題。滿足人民需要是社會生產的根本目的,如果經濟建設不能回應人民期待,不能讓群眾得到實際利益,經濟建設就失去了一切意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經濟建設成效如何,最重要的是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得到了保障??v觀黨的百年奮斗史,我們黨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帶領人民打響了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提前十年實現聯合國二〇三〇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使中華民族千年夙愿夢想成真;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在收入分配、就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新發展階段,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著重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領導干部要堅持正確政績觀,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擔當,將“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依靠人民共同奮斗。馬克思主義認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人民是經濟建設的根本力量,要在人民中尋找發展動力,在謀劃發展思路、查找發展問題、改進發展措施、落實發展任務,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依靠于民。依靠人民共同奮斗,要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上持續發力。市場主體承載著就業創業,穩住市場主體才能穩住就業、穩住經濟。要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措施,幫助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恢復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依靠人民共同奮斗,要在不斷改善民生上久久為功。保民生就是保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既能有效解決群眾后顧之憂,調動人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又可以增進社會預期消費,擴大內需,催生新的增長點,為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提供強大內生動力。

  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全黨都要聚精會神貫徹執行”。經濟工作是黨的中心工作,黨的領導要在經濟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抓住了經濟工作這個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開。同時,只有堅持黨對經濟工作領導,才能把黨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深深嵌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項工作,從而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以人民為中心體現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貫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過程的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二者各有側重,但根本統一于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黨的領導是實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以人民為中心高度統一的根本政治保證,只有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發展才能成為以人民至上與經濟建設相統一的橋梁紐帶。

 ?。ㄗ髡撸褐泄步K南通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肖景華

標簽 -
網站編輯 - 陳金霞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