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管黨治黨的生動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吨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總結我們黨經過長期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其中就有“堅持自我革命”?!稕Q議》在“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部分中指出:“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勇敢面對黨面臨的長期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堅決戰勝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边@為我們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指明了方向。
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作用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勇于自我革命是由黨的性質所決定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余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于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這充分闡明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先進性的本質特征。然而,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斷自我革命中淬煉而成的?;厥字袊伯a黨百年奮斗歷程,黨之所以可以在一次次歷史斗爭中取得勝利,根本原因就在于黨始終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新時代推進自我革命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就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全面從嚴治黨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提供有力保證。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自我革命的鍛造平臺,是保障黨的全面領導得到堅決貫徹落實的重要支撐。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治理好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和人口最多的國家,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絕對不能有絲毫動搖。改革開放以后,黨內也存在不少對堅持黨的領導認識模糊、行動乏力問題,存在不少落實黨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邊緣化問題,特別是對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執行不力,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甚至口是心非、擅自行事。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必須在黨的建設中突出強調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必須確保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得到堅決貫徹,必須著力整治管黨治黨寬松軟的弊病,從而保證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經過九年多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入推動,全黨在思想上更加統一、政治上更加團結、行動上更加一致,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增強。
全面從嚴治黨成為新時代黨治國理政的鮮明特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贊揚聲中喪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漸陷入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狀態,而是要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正是有如此清醒的政治論斷,黨在十八大以來始終堅持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將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承諾轉化為實際行動,在從嚴管黨治黨中加強了黨長期執政的能力建設,使得黨可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抵御一系列重大風險和挑戰。事實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帶領人民解決的難題、辦成的大事都是以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重要基礎的。在打贏脫貧攻堅戰過程中,全面從嚴治黨堅決保證了黨中央關于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全面從嚴治黨促使各級黨組織扛起主體責任,讓人民群眾深刻感受到黨和人民的魚水關系,充分彰顯了風雨襲來時,黨的堅強領導、黨中央的權威是最堅實的靠山,充分折射出黨的領導的巨大優勢。
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于黨的建設各方面
做到理想信念堅定。高度重視理想信念教育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顯著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從思想上建黨興黨的根本舉措。早在建黨之初,中國共產黨就特別強調黨員必須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一百年后的今天,理想信念仍然是中國共產黨推動各項事業取得勝利的精神之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共產黨人如果沒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必然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大量腐敗案件充分證明,腐敗貪官貪腐行為的產生首先是思想上出現了異化,根子上仍然是理想信念的垮塌。為了有效推動全黨堅定理想信念,掃清思想上的問題,黨中央先后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使全黨經受了一次次深刻的思想洗禮,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意識和政治信仰得到了有力夯實,全黨呈現出了嶄新的精神風貌。
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問題抓起。作風問題關乎黨的形象、關乎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改革開放以后,由于一度出現管黨不力、治黨不嚴問題,有些黨員、干部政治信仰出現嚴重危機,一些地方和部門選人用人風氣不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盛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較為普遍存在,“七個有之”問題嚴重影響黨的形象和威信,嚴重損害黨群干群關系,引起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強烈不滿和義憤。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認識到作風問題的極端重要性,首先從作風建設抓起,為全面從嚴治黨破題。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切入點,發揚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并且以持之以恒的堅韌態度馳而不息推動作風建設落地生根,剎住了一些過去被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
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基石,是加強對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的關鍵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創新發展,從理論和實踐層面推進各類監督實現新的升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總要求是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著力點是增強監督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黨中央將黨內監督擺在主導位置,著力推進紀律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等黨內監督方式改革,特別是在巡視監督方面構建形成巡視巡察上下聯動格局,在對各級黨組織的監督中形成震懾效應。通過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和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實現了對所有具有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而紀委監委合署辦公充分保證了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極大提高了反腐敗治理效能。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使監督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利器。
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腐敗是黨長期執政的最大威脅,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也絕對不能輸的重大政治斗爭,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十四億人民。這充分反映出黨中央反腐敗的堅定決心,也釋放出有案必查、有腐必懲的堅定態度。我們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受賄行賄一起查,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等,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
全方位扎緊制度籠子。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是黨中央提出的明確方向,通過健全完善制度,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是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關鍵之舉。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也表明,無論是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還是傳統腐敗和新型腐敗交織的問題,本質上都是因為一些領域的體制機制還不健全,仍然存在一定的腐敗風險和腐敗機會。黨中央提出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著力推動黨紀國法的銜接,充分發揮制度效力,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嚴格制度執行,黨的建設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明顯提高。
努力取得全面從嚴治黨更大戰略性成果
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從政治上看。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政治優勢。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曾指出,我們一定要建設一個集中的統一的黨,一切無原則的派別斗爭,都要清除干凈。這實際上就是對黨的政治建設提出的明確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從政治上看,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最重要的就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動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之所以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顯著成就,最根本的是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得到有力保證,最關鍵的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我們要深刻認識《決議》指出的:“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持之以恒推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作風建設的創新舉措,是持續深化整治“四風”問題的指南。黨的十八大以來,作風建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在黨的作風建設帶動下,全社會倡導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濃厚氛圍已經形成。然而,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四風”問題的頑固性,不正之風并未徹底清除,而是以多樣的“變種變異”形態更加隱蔽地存在。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奢靡之風、享樂主義相比,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糾治的難度更大、復雜性更強。從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定位來看,作風建設不能有絲毫放松懈怠,只有全黨始終保持良好作風,政治生態才可以風清氣正,才可以取得人民群眾的支持,才可以推進黨和國家事業健康發展。
推動各類監督協調貫通形成合力。黨內監督在黨和國家各類監督形式中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但如果不同有關國家機關監督、民主黨派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結合起來,就不能形成監督合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不斷完善,但如何進一步推進各類監督之間的協調貫通仍然需要在實踐中加強和完善。近年來,在黨中央推進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頂層設計的基礎上,各地方也先后探索不同監督方式的協同模式,切實提高了監督成效,為形成更高水平的監督合力積累了寶貴經驗。此外,還要充分發揮監督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稕Q議》指出:“黨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這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經驗總結,也是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更大戰略性成果的重要指引。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是黨中央在深刻把握新時代反腐敗斗爭形勢和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不可分割的系統整體,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各有側重、互為支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充分體現了標本兼治的內在邏輯和實現路徑,進一步明確了反腐敗斗爭戰略格局、厘清了反腐敗斗爭工作思路、指明了反腐敗斗爭發展方向,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了強大動力,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創新。與此同時,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也是推動國家治理不斷深化的重要基礎,既保證國家治理體系中各項制度、各項權力始終按照黨和國家頂層制度設計運行,又保證運行過程中的制度化、規范化、廉潔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
?。ㄗ髡撸?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許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