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字當頭 穩中求進

來源:《紅旗文稿》2021/24 作者:紅 言 2021-12-28 10:20:02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真總結今年經濟工作,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研究部署明年經濟工作。這是我們進一步謀劃和推進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依據和行動指南。會議把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作為2022年經濟工作總基調,這在當前發展環境下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明年經濟工作必須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

  穩增長需要政策發力且適當靠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在應對風險挑戰實踐中積累的經濟工作規律性認識,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這就要求各方面都要積極采取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把穩定經濟的目標分解細化到各領域、各部門,包括財政、貨幣、地區等層面,都需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慎重出臺有收縮效應的政策,政策發力要適當靠前,努力實現2022年經濟開局平穩,向好發展。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聯動。會議強調,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一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熬珳省币馕吨喽ㄏ蛘{控、“滴灌”施策,重點瞄向小微企業、科技創新、三農領域、民生領域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翱沙掷m”意味著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繼續保持適當的赤字規模,適當前移財政支出節奏;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兩新一重”建設、技術改造、產能綠化等領域的支持力度,通過財政支出助力供給側固本培元,同時在教育、文化、體育、養老、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擴大供給,提高品質;不要過度加杠桿,避免負債太多,注重防范化解風險。另一方面,貨幣政策應保持一定的前瞻性,更多地發揮結構性作用。采取多種工具,如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積極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等結構性金融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推進信貸結構性調整,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貨幣政策要積極營造良好的支持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環境,推動信用適度擴張,降低融資成本,減輕企業負擔,化解潛在風險,提振市場信心,恢復投資增速,擴張總需求和社會融資規模。

  暢通經濟循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會議強調,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首先,必須把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視為一體,不能割裂開來、片面強調某一方面。既要保持戰略清醒,把發展立足點始終放在做好自己的事上,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努力做大做強國內市場,也要借此打造全球資源要素“引力場”,鍛造出不可替代的強大產業鏈“鏈接世界”,加大對內改革力度為對外開放創造更大政策空間。其次,堅持區域經濟發展與服務新發展格局協同推進,不能各自為政、畫地為牢。既要注重區域內經濟循環順暢,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釋放內需潛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也要主動關心建設全國統一的大市場,跳出自己的小循環,把自身發展擺進、嵌入國內大循環、國際大循環中。特別是要清晰認識,我國具備世界級的消費市場基礎,也擁有建設全球領先的國內市場的戰略機遇,但戰略機遇還沒有完全成為發展現實,關鍵要破除各個地方由于市場分割、地區封鎖和利益藩籬造成的“行政區經濟”,才能真正建設統一市場,壯大市場有效規模,增強國內市場的外在吸引力。再次,堅持“補短板”與“鍛長板”齊頭并進,不能只盯著“卡脖子”問題,不顧客觀實際和產業基礎,盲目上馬“高大上”項目。在“補短板”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鍛長板”,必須重視我國在優勢產業領域的拳頭產品打造,不斷增強競爭優勢,持續鞏固領先地位,鍛造一批能夠有效反制外國斷供的“殺手锏”。最后,有機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管理。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在提高供給體系韌性的同時,提高供給體系對高品質需求的適配能力、對潛在需求的引導能力,實現供給與需求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

  促進房地產業高質量發展。會議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中央對于2022年房地產的要求有新變化,相比2021年“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此次增加了一個新目標,即“良性循環”。房地產市場的良性循環很關鍵,市場不好會引起房企的爆雷風險,房企的風險會轉嫁到購房者身上。此次提良性循環,是對房地產產業鏈的重大要求。長期來看,須從財稅和土地兩方面入手,通過財稅體制改革和地方產業優化升級,降低地方政府對土地市場的依賴;推動土地市場改革,增強土地供給彈性,大力發展保障房建設和租賃市場,促進房地產行業健康有序轉型。同時,應加強多部門的政策協調,穩定政策預期,促使房企改變經營模式,實現自我調整和轉型。短期內應注重穩定市場預期,重點防范房地產行業出現大面積的流動性風險。盡早為房地產市場注入流動性,緩解流動性壓力。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房地產投售、土地出讓等指標出現了一定放緩跡象,須審慎管理四五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做好穩房價、穩預期工作,避免硬著陸。尤其要避免房地產企業在“三道紅線”壓力下為補充流動性出現過度降價促銷,引發部分四五線城市房價下跌壓力,進一步加劇房地產行業債務風險。

  實現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會議強調,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繼續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現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實現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就要改變過去三者各走各的碎片化狀態,三位一體,形成聯動。中國到了一個需要實現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關鍵時期,這種循環建立得好壞,關系到中國新時代發展的質量和效率的優劣,通過搭建平臺讓這三者形成良性循環,是未來發展的關鍵。要實現這三者的良性循環,還需要相互“看見”和“讀懂”。科技、產業、金融這三個領域,各自的諸多優秀成果相對其他領域來說是“黑箱”。所以金融要支持科技創新,首先要“看見”科技成果,要“讀懂”并能評估科技成果未來潛在市場價值。需要建立連接科技和產業、科技與金融、產業與金融之間的橋梁。

  加快數智時代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會議強調,加快數字化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數智時代不僅意味著數字產業化,更要求產業數字化。為此,需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培育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應加快技術攻關和創新步伐,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堅持運用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用稅收優惠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高效運用金融政策支持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激發創新驅動的內生動力,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著力推動企業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對特定困難群體給予必要的救助。會議強調,要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為此,應繼續堅持就業優先政策,堅持把穩就業工作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宏觀政策的優先位置,從勞動力市場需求和供給兩側同時發力,保護好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加強托底政策的支持,確保就業形勢穩定。一要采取更有力措施穩增長、助創業,破除束縛市場主體發展的桎梏,拓展就業崗位。密切關注勞動密集型企業等就業情況,建立規模裁員和失業風險預警機制,支持企業穩崗,引導支持產業向中西部等地區有序轉移。二要推動就業支撐措施抓緊落實到位。加快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幫助困難企業開展轉崗培訓。切實做好高職院校擴招工作。三要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推出更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和扶持政策,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努力做到結構調整中職工轉崗不下崗,想方設法為農民工創造更多工作機會和條件。四要完善新就業形態支持政策,促進零工市場、靈活就業等健康發展,培育就業新增長點。五是在保障民生方面,重點對那些受疫情影響最大的低收入人群積極給予救助,包括持續加大財政的轉移支付、擴大社保覆蓋面、提高社保標準、補助特定群體等。

  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會議強調,社會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線,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新的生育政策落地,關系到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盡快讓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對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有深刻影響。優化生育政策的核心在于釋放家庭生育意愿,這需要社會各界通力協作,提升社會化服務的支撐能力,緩解家庭生育和撫養壓力,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應對好人口老齡化壓力。在政策托舉上出實招、見實效,才能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讓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見效。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工作總基調。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中國經濟巨輪一定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陳金霞

標簽 -
網站編輯 - 陳有勇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