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全黨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這些論斷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關系,指明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
中國共產黨領導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很多特點和特征,但最本質的特征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區別,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黨領導直接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方向和前途命運。
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別的什么主義,是因為它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馬克思、恩格斯曾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過程、發展方向、一般特征做過科學預測和設想,他們認為社會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區別主要包括,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組織生產;生產的目的是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需要;對社會生產進行有計劃的指導和調節;實行等量勞動領取等量產品的按勞分配原則;等等。這些構成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列寧在十月革命后通過對社會主義實踐的思考,提出了大力發展生產力、發揚民主、堅持黨的領導、開展文化建設等構想,進一步豐富了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認識。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從沒有放棄這些基本原則,并且根據時代條件賦予鮮明的中國特色。比如,關于堅持黨的領導,提出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關于生產資料公有制,提出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關于按勞分配原則,提出要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關于對社會生產進行有計劃的指導和調節,提出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等等。
在這些特色中,最鮮明、最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不僅是這一偉大事業的設計者、開創者,而且是這一偉大事業的引領者、推動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不變色、永不變質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什么是中國特色?這就是中國特色?!比绻麤]有中國共產黨領導,就談不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體現在理論、道路、制度、文化等多方面。中國共產黨領導使這些方面的優勢得以產生或更好發揮作用。
理論優勢。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真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用博大胸懷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充分檢驗,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充分貫徹,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使馬克思主義以嶄新形象展現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于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
道路優勢。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國家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今天,中華民族向世界展現的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這條道路與西方道路比較具有許多不同之處。前者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逐步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對外開放合作共贏的現代化;后者則是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顯然,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制度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其中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最大優勢。黨的領導是其他方面優勢得以存在和發揮作用的根本保證。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有效協調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重大關系,確保大政方針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更好發揮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各方面的優勢,更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近年來,西方世界亂象頻發,政壇惡斗、社會撕裂、種族歧視……反觀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增長,社會持續保持和諧穩定,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爸袊孥E”充分證明,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是形成制度優勢、增強治理效能的根本所在,是“中國之治”的奧秘所在。
文化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具有強大的優勢與活力。特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綿延不絕、經久不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突出特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注重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14億多中國人民風雨同舟、守望相助,顯示出高度的責任意識、自律觀念、奉獻精神、友愛情懷,鑄就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再次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所具有的巨大精神優勢。
中國共產黨領導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
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保持正確方向,關鍵在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面對各種困難和斗爭,每次我們都是依靠黨的堅強領導取得勝利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正是因為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我們才能實現偉大歷史轉折、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才能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才能有力應變局、平風波、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機,才能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闭魍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不知還要爬多少坡、過多少坎,經歷多少曲曲折折、克服多少艱難險阻。我們一定要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靠黨中央把好方向盤,始終朝著正確方向前進。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
中國共產黨領導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彰顯其優勢,保障其發展方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
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船重千鈞,掌舵一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艘巨輪要行穩致遠,必須選好舵手。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確立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這是歷史和人民的共同選擇、鄭重選擇、必然選擇,是黨和國家之幸、人民之幸、中華民族之幸。我們要從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戰略高度,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要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的結合上深刻認識、強化認同,不斷增強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核心、全黨核心地位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做到情感上衷心愛戴核心、思想上高度認同核心、政治上絕對維護核心、組織上自覺服從核心、行動上緊緊跟隨核心。
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制度,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不僅建立健全了黨對各方面工作領導、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重要制度,而且通過修訂地方黨委工作條例、黨組工作條例等完善了地方黨委、黨組的領導制度和工作制度,通過修訂國有企業、農村、高校等領域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法規,完善了各類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制度和工作制度?,F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今后的關鍵是抓好制度落實,并根據新的實際適時加以完善,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不斷進行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自我革命精神是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強大支撐。要保持自我革命定力,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征程的特征和要求,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斷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使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要發揮全面從嚴治黨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作用,不斷增強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不斷提高黨員干部適應現代化建設履職盡責的能力,確保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大力培養接班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源源不斷培養選拔德才兼備、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源源不斷把各方面先進分子特別是優秀青年吸收到黨內來,源源不斷培養造就愛國奉獻、勇于創新的優秀人才。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培養造就大批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
?。ㄗ髡撸褐袊謻|干部學院副院長)
責任編輯:陳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