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路的百年探索及世界意義

2021年12月10日 16:21:55
來源: 《紅旗文稿》2021/23 作者: 張邦輝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改變受壓迫、受奴役的命運,進而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歸根結底在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堅持從國情出發,在各個歷史時期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國實際的正確道路。中國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歷史進程中不斷探索、甄別、選擇,并開拓創新的產物。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表明,堅持中國道路作為黨百年奮斗的十大歷史經驗之一,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賦予黨和人民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而且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具有重大世界意義。

  中國共產黨開辟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不僅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而且點亮了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解放斗爭的指路明燈,極大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

  一個民族想要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根據時代變化不斷探索發展道路。近代中國走向衰敗、落伍于世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清政府缺乏根據時局變化開拓新路的能力。窮則思變,各種救國運動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沒能拯救國家于危亡。辛亥革命順應歷史潮流,結束了清王朝的專制統治,但是它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在這種困局下,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迫切需要尋找新的發展道路。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俄國十月革命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也為中國的發展道路提供了新的方案。1921年成立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它開啟了中國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新征程。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積累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

  經過28年的浴血奮斗,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上取得偉大勝利,并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建立是20世紀國際共運史、人類發展史最偉大的事件之一。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中國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紀元。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極少數剝削者對廣大勞動人民統治的歷史,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結束,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徹底廢除。由此,中國不僅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而且拓展了社會主義在東方的實踐路徑,點亮了被壓迫民族和人民擺脫奴役爭取解放的指路明燈,極大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

  中國共產黨拓寬了在落后國家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道路,不僅實現了東方大國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而且在總體上提升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實力

  新中國建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探索落后國家走向富強的歷史道路。中國共產黨認識到,中國不能根據書本教條,而是需要根據國情實際,探索中國道路,有步驟地向社會主義過渡,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這一時期中國道路的探索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鞏固政權,站穩腳跟。黨領導人民肅清國民黨反動派勢力,和平解放西藏,實現祖國大陸統一;推進經濟改革、民主改革、社會改革,蕩滌舊社會的污泥濁水,使社會面貌煥然一新;抗美援朝,捍衛新中國的國家安全,在國內國際站穩腳跟。

  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實現“一化三改”,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制度保證。

  認清國內主要矛盾變化,著力推進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建立強大的國防工業體系,提高人民解放軍的實力,為鞏固政權、確立大國地位、維護民族尊嚴提供堅強后盾。

  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支持和援助被壓迫民族的解放事業、新獨立國家的建設事業以及各國人民的正義斗爭。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為贏得國際社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和尊重奠定了基礎。

  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密切聯系群眾,積累執政黨建設的初步經驗。

  《決議》指出,在這條道路上,黨領導人民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實現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不斷推進經濟建設、走適合我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實現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的偉大飛躍。雖然在探索過程中經歷曲折,但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中華民族從近代以來不斷衰落的命運得到根本扭轉,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愿望初步實現,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在向社會主義不斷邁進的同時,也大大增強了世界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盡管期間面臨美國對中國的軍事威脅,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經受住了巨大的考驗,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中國還幫助社會主義朝鮮抵御住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威脅,維護了世界和平,鞏固了社會主義陣營,為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拓寬了落后國家獨立自主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道路,為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的建設樹立了榜樣,提高了社會主義陣營的總體實力,具有世界意義。

  中國共產黨開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而且在經濟上深刻改變了“東方從屬于西方”的世界格局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結束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路線,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黨繼續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稕Q議》強調,這一階段的中國道路聚焦如何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使人民擺脫貧困、盡快富裕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國內外形勢十分復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經濟制度及分配制度,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并在此過程中形成科學發展觀,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決議》指出,我國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不僅如此,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中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 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東方從屬于西方”的論斷首先在中國被打破。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不僅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而且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使與資本主義的較量發生了有利于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不僅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拓寬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而且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的歷史方位,繼續堅持中國道路,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勝利。這一時期在中國道路上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民族復興迎來光明前景。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光明前景。

  世界格局發生有利于社會主義的轉變。近代西方主導的世界體系逐漸衰退,新興國家的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增長乏力,新興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不斷發展。西方資本主義亂局叢生,社會主義中國卻行穩致遠;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矛盾難以調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卻不斷煥發出生機和活力。這種國際力量的對比、調整、分化和新老交替是近百年前所未有的。中國作為新發展力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但總體上是機遇大于挑戰,因為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首先要辦好自己的事,繼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提高了國家治理能力,推進了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新時代中國的國家治理能力也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了檢驗。相較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抗疫工作中的低效和無能,中國高效、負責的治理優勢得到大大彰顯。而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不同表現,也將加速世界政治格局深刻調整,使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有利于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這不僅使中國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且增進了世界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凸顯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道路上取得的偉大成果。

  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方案,深刻影響世界歷史進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成功走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現社會穩定、國家繁榮的復興道路;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共同發展的協調道路;是黨和中國人民建立牢固政治聯系,擴大自身階級基礎的群眾道路;是保持適應性、靈活性、權威性,通過不斷調整,永葆青春活力的建設道路。這條道路也是共同富裕的道路、和平發展的道路,更是可供他國借鑒的新式道路。這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道路的新選擇,為落后國家或民族提供了既保持獨立又推動社會發展的方案,突出自主性和自我性,對發展中國家及落后國家擺脫對資本主義國家的依附關系具有啟示意義。這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中國成為推動人類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以前世界改變了中國,如今中國也改變了世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貢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作者: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陳金霞

  

標簽 -
網站編輯 - 陳有勇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