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使對外工作具備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面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我國對外工作保持定力、抓住機遇,攻堅克難、砥礪前行,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新時代深入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必須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主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關系網絡,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一
大變革引發大調整,大格局需要大外交。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做好新時代外交工作,要正確認識當今時代潮流和國際大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正是在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內外形勢變化中開拓進取產生的。
國際格局正經歷重大變革。國際力量對比的總體趨勢是“東升西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增強,守成大國對新興大國崛起的焦慮感和戒備心增強。全球經濟發展起伏不定,逆全球化傾向有所上揚,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經濟全球化面臨復雜嚴峻的形勢。國際秩序的調整曲折漫長,新舊力量圍繞國際秩序變革的競爭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全球治理體系需要繼續變革與完善,各國圍繞全球治理的競爭與合作方興未艾。國際安全主體更趨多元化,安全內涵與外延不斷擴展,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互交織,安全治理的形勢日益復雜。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今世界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我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存。我們要準確把握國際形勢變化的規律,既認清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又看到前進道路上面臨的風險挑戰,未雨綢繆、妥善應對,切實做好工作”。
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國內大局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國際大局就是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爭取良好外部條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使命,就是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而盡責,為人類進步事業而擔當。更加積極有為地為國內發展服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持;更加積極主動地為世界作貢獻,把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確立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總目標。
以科學方法正確研判國際形勢。面對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幻,如何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和歷史潮流,需要有科學的指導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樹立正確歷史觀,就是不僅要看現在國際形勢什么樣,而且要端起歷史望遠鏡回顧過去、總結歷史規律,展望未來、把握歷史前進大勢。樹立正確大局觀,就是不僅要看到現象和細節怎么樣,而且要把握本質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總總、紛紜多變的國際亂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樹立正確角色觀,就是不僅要冷靜分析各種國際現象,而且要把自己擺進去,在我國同世界的關系中看問題,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變中我國的地位和作用,科學制定我國對外方針政策。通過樹立歷史觀、大局觀和角色觀,實現對國際形勢的縱向歷史性把握,國家發展的橫向比較性把握,在戰略上知己知彼、運籌千里。
二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充分彰顯優良外交傳統,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對外工作理念,使對外工作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黨的領導是中國外交的靈魂。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外交才能在70多年風云變幻中攻堅克難、贏得勝利;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驚濤駭浪中不畏浮云、堅定前行。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做好外交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和最大政治優勢。外交大權在黨中央,黨中央對外交工作實行集中統一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外交工作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政策性,外交無小事,來不得半點差池,更應當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堅持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外交思想以“十個堅持”為總體框架和核心要義,科學回答了中國外交舉什么旗、走什么路、追求什么目標,以及新形勢下中國需要什么樣的外交、怎樣辦外交等重大問題,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時代性、先進性和實踐性。習近平外交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 世紀馬克思主義在外交領域的最新成果,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和對新中國外交理論的繼承發展,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深刻理解這一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全面認識其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
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范。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堅持獨立自主、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公平正義和外交為民,以對外工作優良傳統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范。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基石。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絕不允許任何人把他們的意志強加于中國人民。始終堅持從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根據事情本身是非曲直獨立決定政策立場,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的權利,走出一條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和平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根據自身歷史、國情和時代潮流作出的戰略選擇。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世界其他國家也應該走和平發展道路,共同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合作共贏是中國外交的追求,也應該成為各國處理國際事務的基本政策取向。我們應該把本國利益同各國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努力擴大各方共同利益的匯合點,積極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公平正義是中國外交的堅守。70多年來,中國在國際政治中始終堅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中國長期為維護發展中國家權益仗義執言,為發展中國家事務四處奔波,不斷為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而不懈努力。外交為民是中國外交的宗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外交的奮斗目標,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是衡量外交工作的重要標尺。隨著我國海外利益持續擴大,中國外交統籌推進海外中國平安體系建設,全面維護中國公民和機構的海外安全與正當權益,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海外出行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讓中國公民在世界各地都能感受到五星紅旗的力量與溫暖,感受到偉大祖國的尊嚴與榮譽。
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外工作要根據黨中央統一部署,加強謀篇布局,突出工作重點,抓好工作。要圍繞黨和國家工作重要節點,推動對外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戰略運籌要高度重視頂層設計,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打造全球伙伴關系網絡。
高度重視頂層設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從頂層設計角度對中長期對外工作做出戰略規劃。由于國內外環境日趨復雜和中國外交任務的不斷增多,加強外交戰略的頂層設計尤為重要,其關鍵在于加強黨中央對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更好地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大國外交戰略的頂層設計,還要加強對一些根本性、宏觀性、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的思考和研判,盡可能地把各種因素都考慮進去,既有宏大的目標,又有切實可行的舉措。除了加強制度建設外,加強外交能力建設、優化外交隊伍也是加強外交頂層設計的重要內容。
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欺負、壓迫、奴役。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尊重別國正當權益,不覬覦他國權益,但也決不放棄自己正當權益,決不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中國的正當以及合法權益不容侵犯。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中國將以更扎實的行動、更有力的舉措,構筑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牢固防線。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外各種場合多次提到要構建人類命運體,這是應對更加復雜國際環境的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指出,從“本國優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狹小擁擠的,時時都是“激烈競爭”。從命運與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寬廣博大的,處處都有合作機遇。我們要傾聽人民心聲,順應時代潮流,推動各國加強協調和合作,把本國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國人民利益統一起來,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向前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長治久安繪制了藍圖,反映了中外優秀文化和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潮流,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面鮮明旗幟。
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國對國際關系良好發展和世界秩序美好藍圖的積極探索。新型國際關系以相互尊重為基礎、公平正義為準則、合作共贏為手段、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最終目標,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耙粠б宦贰背h的核心內容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對接各國政策和發展戰略,深化務實合作,促進協調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耙粠б宦贰背h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個方面入手,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我們要弘揚絲路精神,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廉潔之路。
勇于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國際體系正處在深刻演變的重要階段,全球治理日益成為對外工作的前沿和關鍵問題。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負責任大國,中國將積極參與、主動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指出,多邊主義踐行得好一點,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就會解決得好一點。國際規則應該是世界各國共同認可的規則,而不應由少數人來制定。國家間的合作應該以服務全人類為宗旨,而不應以小集團政治謀求世界霸權。我們要共同反對以多邊主義之名行單邊主義之實的各種行為,共同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面對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習近平總書記倡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為世界治理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持續打造全球伙伴關系網絡。構建伙伴關系是對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繼承和發展,突破了非友即敵或結盟對抗的冷戰思維,為當今世界處理國與國關系提供了新模式,走出一條“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以周邊和大國為重點,以發展中國家為基礎,以多邊為舞臺,以深化務實合作、加強政治互信、夯實社會基礎、完善機制建設為渠道,全面發展同各國友好合作,我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對外交往格局更加豐富完善。面對中國國際影響的不斷增強和海外利益的不斷拓展,我們要再接再厲,在堅持不結盟原則前提下廣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以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
?。ㄗ髡撸和饨粚W院副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劉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