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巖精神中汲取奮進的智慧和力量

2021年06月15日 15:38:36
來源: 《紅旗文稿》2021/11 作者: 馬奇柯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重慶是一塊英雄的土地,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毛澤東同志在這里進行了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重慶談判,周恩來同志領導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這里同反動勢力展開了堅決斗爭,鄧小平同志在這里領導中共中央西南局進行了大量開創性工作。重慶涌現了大批大義凜然、高風亮節的共產黨人,如信仰堅定、不怕犧牲的趙世炎等人,英勇善戰、屢建功績的王良等人,堅貞不屈、永不叛黨的江竹筠、王樸、陳然等人,嚴守紀律、勇于犧牲的戰斗英雄邱少云,等等。解放戰爭時期,眾多被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的中國共產黨人,經受住種種酷刑折磨,不折不撓、寧死不屈,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凝結成‘紅巖精神’?!奔t巖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內容,新時代我們要大力傳承和弘揚紅巖精神。

  紅巖精神的內涵

  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貫徹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領導國民黨統治區和部分淪陷區的革命斗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毛澤東、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以重慶為中心的南方局所轄地區的偉大斗爭中,堅持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推動人民民主運動,培育形成了偉大紅巖精神。戰斗在國民黨軍統重慶集中營的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堅持斗爭到底,用生命踐行了紅巖精神。

  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是指南方局革命先輩在追求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中所體現的矢志不渝、百折不撓的堅定性,表現為對中國共產黨和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必定取得勝利的堅定信心。南方局領導同志經常組織氣節教育,并強調:“為了抗戰的勝利,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再大的困難,共產黨人也不怕,共產黨就是為了克服困難而生存、戰斗的。”皖南事變后,中共公開機關隨時可能被國民黨統治集團襲擊。于此危急時刻,南方局領導的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致電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處在政治環境極端嚴重的重慶辦事處同志向你們保證:無論在任何惡劣的情況下,我們仍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堅守我們的崗位,為黨的任務奮斗到最后一口氣?!痹谀戏骄值念I導下,同志們經受了嚴酷斗爭的考驗,為黨的革命事業作出了貢獻。眾多被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的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他們中的許多人是在南方局直接教育和間接影響下成長的——經受住種種酷刑折磨,不折不撓、寧死不屈,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

  百折不撓的斗爭精神。是指南方局革命先輩在國民黨統治區的特殊環境下,面對巨大困難所展現的從容不迫的斗爭策略和堅守使命的斗爭意識。在維護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背景下,南方局堅定不移地貫徹中共中央“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方針,與國民黨內妥協、分裂、倒退的傾向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配合抗日民主根據地粉碎了國民黨統治集團發動的三次反共高潮,幾度力挽瀕臨破裂的國共關系。特別是在皖南事變后,周恩來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在重慶指揮政治反擊,取得國內外廣泛同情,擊退了這次嚴重的反共逆流,避免了全面內戰,維護國共合作和團結抗戰局面直至抗戰勝利??箲饎倮?,南方局有力地配合毛澤東進行重慶談判,參與政治協商會議和停戰整軍談判,始終為爭取和平、民主、團結建國而不懈努力。在長達八年的時間里,在惡劣艱險的政治環境中,以周恩來為代表的南方局,在國民黨統治區經受住各種考驗,使國統區黨組織不斷鞏固發展,是帶領人民堅持抗戰和爭取和平民主的中堅力量。

  “出淤泥而不染”的政治品格。是指南方局革命先輩在國民黨統治區面對誘惑、危險、死亡的考驗,堅持原則,不卑不亢,始終保持大義凜然的政治本色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政治品格。戰斗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南方局共產黨人,一方面身處復雜險惡的政治環境,隨時有被捕、坐牢甚至犧牲的危險,另一方面要面對國民黨統治集團高官厚祿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引誘、腐蝕。南方局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蔭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十六字方針,加強各級黨組織的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嚴守黨的紀律,加強黨性修養,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使南方局領導下的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經受住了嚴峻的斗爭考驗,守住底線、清廉自律,展現了共產黨人的崇高品格和革命氣節。

  民主團結的統戰思維。是指南方局革命先輩創造性地貫徹黨的統戰方針,鞏固擴大統一戰線;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進一步擴大黨的統一戰線,體現了共產黨人“以誠相待,團結多數”的寬廣胸懷。周恩來等代表中共中央多次同國民黨談判,協商團結抗日的具體事宜。南方局重視同國民黨內民主人士、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聯系,廣泛團結文化科技界人士、民族工商界人士,積極爭取受國民黨統治集團排擠的地方實力派,聯系華僑、宗教界人士,廣交外國朋友,向他們宣傳抗日主張,團結他們參加抗日斗爭。南方局直接領導的《新華日報》及《群眾》周刊,向大后方民眾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吹響了鼓勵人民前進的號角。在南方局的努力下,最終國民黨統治區幾乎所有的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都聚集在抗戰與民主的旗幟下,對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谷諔馉巹倮螅珴蓶|親赴重慶同國民黨當局進行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談判,期間廣泛接觸各民主黨派和各界愛國民主人士,宣傳黨關于和平、民主、團結的方針,進一步擴大了黨的統一戰線;接觸外國駐華使館官員、外國記者和國際友人,使他們進一步了解了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其后,圍繞毛澤東到重慶談判和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南方局又根據中共中央方針,發動和領導了國民黨統治區的和平民主運動,進一步發展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為在國民黨統治區形成第二條戰線奠定了基礎,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同時對新中國成立以后社會主義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的鞏固和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新時代大力傳承和弘揚紅巖精神

  從紅巖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黨史學習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中發揮紅色文化的積極作用。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是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取得實效的重要途徑,對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要運用紅色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養成浩然正氣,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講好紅色故事,弘揚紅巖精神,讓紅色基因生生不息、代代相傳,要充分發揮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的資源優勢,依托革命文物場所建設黨史學習教育基地,組織黨員、干部參觀學習、接受教育,更好地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用紅色精神滋養心靈、提升境界。

  積極推動紅巖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青少年是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對象。要著眼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積極推動紅巖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講好黨的故事、紅巖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用好用足革命文物資源,設計符合青少年認知特點的教育活動,引導他們從小就在心里埋下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種子,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充分發揮紅巖精神的教育功能,結合社會實踐,精心組織具有莊重感、儀式感、參與感的主題活動,吸引青少年廣泛參與。充分運用互聯網為革命文物賦能,多用短視頻、云直播、云展覽、H5等新方式,讓革命文物活起來、“潮”起來。

  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紅巖革命文物。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要堅持活化利用革命文物,深挖革命文物豐富內涵。加強總體規劃,做好紅色資源普查,在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中,更好地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寶貴的紅色資源,統籌整合紅巖村、曾家巖、虎頭巖“紅色三巖”。加強內容建設,深度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深入研究闡釋好紅巖精神,精心講好紅色故事,注重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創新展陳形式,讓紅色文化動起來、活起來。

  大力傳承和發揚紅巖精神。將大力傳承和弘揚紅巖精神與開展黨性教育結合起來,開展現場教學、專題教學、情感教學、體驗教學以及警示教育,舉辦黨日活動,組織新黨員入黨宣誓、老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增強黨性修養。將大力傳承和弘揚紅巖精神與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實施文明創建工程、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廣泛開展志愿服務關愛行動結合起來,常年持之以恒地開展以紅巖精神為主題的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將紅巖精神積極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凝聚時代偉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ㄗ髡撸褐貞c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

  責任編輯:陳金霞

標簽 -
網站編輯 - 陳金霞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