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前行的路上,總會標注不平凡的大事件。而這些大事件,也總是會拉開新的序幕,開啟新的篇章。五四運動,就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大事件”。這一重大事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以磅礴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今年是建黨100周年,站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回望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起點,更能深刻感受到我們黨初心跳動的強勁脈搏。
“爆發于民族危難之際”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此婆既坏臍v史事件,其背后隱藏著歷史演進的必然邏輯。
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江河日下,復興前程迷茫。
彼時的中國,籠罩在黑暗之中。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但革命果實很快被袁世凱竊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并未改變,軍閥之專橫,列強之侵蝕,日益加厲,國家如漏水之舟、將傾大廈。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上憤然寫道:“國家壞到了極處,人類苦到了極處,社會黑暗到了極處?!钡蹏髁x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這一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變得越來越激化,神州大地山雨欲來風滿樓。
彼時的中國,徘徊在十字路口。中國先進分子歷盡千辛萬苦,向西方尋找真理,卻屢遭碰壁。辛亥革命的失敗,宣告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破產,“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致力于民族獨立和富強的先進分子,對資產階級共和國的理想產生了深深的懷疑,正是這種懷疑,推動了他們去探索救亡圖存、民族復興的新途徑。
民族復興,是幾多近代仁人志士的夢想和追求。中國曾經創造出燦爛的古代文明,對人類作出較大貢獻,到近代卻大大落后了,逐步沉淪于深淵。中國要在世界上站立起來,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地球上名國,地球上主人翁”,就必須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須改變中國經濟技術落后的面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波瀾壯闊的五四運動,正是在對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追問中,在救亡圖存的求索中開啟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五四運動,爆發于民族危難之際,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它點燃了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新希望。
“拯救中國的導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币允裁礃拥乃枷胛淦鱽碇笇褡鍙团d,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首要問題。
五四運動是近代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無政府主義、工團主義、基爾特主義、實用主義、社會民主主義等各種主義登臺亮相,都被當成藥方拿來醫治疾病纏身的舊中國,但總不見有療效。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啟了中國先進分子思想的新境界,也給舊中國送來了新藥方。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列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探求民族復興的出路。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時代的真理,是“拯救中國的導星”,這是二十世紀初中國的播火者李大釗,發出的錚錚宣言。李大釗高擎理想和信仰的時代火炬,妙手寫下一篇篇歡呼十月革命和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在舊中國最早播下了馬克思主義的火種,宛如撞鐘人撞響了中國共產主義運動黎明的晨鐘,推動了廣大青年的覺醒。源自德國特里爾小鎮的種子,開始在覺醒者心中發芽成長。毛澤東、周恩來、鄧中夏、蔡和森等一大批先進青年先后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全國各地先進知識分子紛紛成立社團,創辦刊物,介紹和宣傳馬列經典著作和學說。馬克思主義逐漸在中國傳播開來,成為一股有重要影響力的思想潮流。毛澤東回憶道,“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論上,而且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我已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周恩來在給覺悟社友人的一封信中說:“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并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這表明著,馬克思主義已成為中國先進分子觀察和認識國家命運的工具;這意味著,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航船,從此有了走向復興的指南針。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所指出的,“在近代中國最危急的時刻,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
航船遠航,領航者至關重要。
以什么樣的組織核心來領導民族復興,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問題。
五四運動以前的中國革命之所以經歷曲折、屢遭失敗,重要原因就是沒有一個能夠科學把握革命規律、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充分代表人民意愿的先進政黨來領導和推動。五四運動之后僅過了兩年,中國共產黨便宣告正式成立,這并非歷史的偶然,而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五四運動發生后,北京上海的學生曾寄希望于國民黨派代表求助,它的領導人“竟以無力參加拒絕”。蔡和森在1926年回顧當時情況時說,整個說來,國民黨是站在群眾運動之外的。這個趨勢很可以說明國民黨“不能領導革命了,客觀的革命勢力發展已超過它的主觀力量了”。成立新的革命政黨來領導人民的斗爭,已經成為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在列寧看來,工人階級政黨“是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的結合”,它的產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在中國,五四運動之后,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隨著工人運動的發展,這些條件逐步具備了。
一戰爆發,帝國主義無暇東顧,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產業工人隊伍不斷壯大。在五四運動遭到反動當局鎮壓的時候,中國工人階級舉行聲勢浩大的罷工進行聲援,斗爭的主力由學生逐漸轉向工人,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的舞臺。這讓中國的先進分子看到了工人階級力量的偉大,五四運動以后,他們中的一些人自動脫下學生裝,穿上粗布衣,往民間去,到工人群眾中去做宣傳工作和組織工作,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李大釗播下的火種,被青年燃燒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
隨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在中國成立共產黨組織的條件就具備了。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近代以來實現民族復興的第一大里程碑。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航船就有了堅強領航者。
“不可逆轉地走向偉大復興”
回望中國近現代史,五四運動是轉折點和分水嶺。1840年至五四運動前夕,中國社會逐漸沉淪,以五四運動為起點,開端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開始扭轉不斷向下沉淪的發展趨向,逐步轉向探求民族復興的向上發展軌道。
百年航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
回望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從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的那一刻起,我們黨就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始終不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此,中國人民開始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中華民族開始艱難地但不可逆轉地走向偉大復興”。
百年來,我們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產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推動民族復興進程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引下,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鑄就了我們黨成立以來民族復興的兩大里程碑,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命運和中華民族的命運,實現了從“落后時代”到“趕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
黨的十九大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并特別強調這一新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在這一新思想的科學指引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成就,脫貧攻堅戰如期打贏。五四先驅們孜孜以求的民族復興,在新時代邁出重大步伐,實現大跨越。我國將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在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赝麃頃r的路,展望前方的路,我們深刻感悟到,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掌舵領航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民族復興的航船越駛越快、越駛越穩。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恰青春;民族復興,征程萬里風正勁!
?。ㄗ髡邌挝唬呵笫请s志社)
責任編輯:陳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