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生動的教科書。學習黨史,研究的是過去,瞄準的是未來,不僅是深化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理論認知和實踐認知,更重要的是放眼百年風云,以史為鏡、以史為鑒,始終保持“趕考”清醒,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來破解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
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黨史也是如此,是黨組織、黨員和人民共同書寫的?;突桶倌挈h史,我們在從中汲取豐富滋養的同時,更要總結一些“百世不磨”的規律認識,借鑒當下、開創未來。
一切為了人民的崇高信仰。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百年以降,我們仍然強烈地感受到,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著作,早已成為人間流布的革命火種。1954年9月,毛澤東在全國人大一屆一次會議開幕詞中響亮宣告: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只有掌握科學理論才能把握前進方向,科學理論指導下的道路才是人間正道。
人民萬歲來自歷史的呼喚。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深情高呼,“人民萬歲!”2019年10月1日,70年后的天安門廣場上空,綻放著“人民萬歲”的絢爛禮花。從“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忠誠的人民服務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是回蕩在歷史上空的時代強音。28年的艱苦斗爭折射出歷史的大趨勢,誰是人民的引路人,國民黨說了不算,軍閥的槍炮說了不算,人民說了算。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要切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農民問題始終擺在重中之重的戰略位置。學習黨史,只要知道農民問題對于中國革命的重要性、土地問題對于農民的重要性,就明白了我們決戰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的歷史源頭。對農民和土地問題的重視,是我們黨百年來苦苦探索、還在與時俱進創新的歷史任務。不是打倒了地主富農,老百姓自然就富起來了。歷史長卷再往前翻,多數朝代更替,肇因在于沒有處理好土地問題、沒有保護好升斗小民的利益。無農不穩,無糧則亂,這是歷史的經驗也是教訓。未翻開的歷史劇本中,仍有未完待續的篇章。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是黨的初心所系、根本所在。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
武裝斗爭匯成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沒有人民的軍隊,就沒有人民的一切。決定戰爭勝敗的是人民。黨的七大明確提出,“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人民在我們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們在人民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我們對人民的感情有多深,人民對我們的感情就有多深?!白詈笠煌朊姿腿プ鲕娂Z,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這首戰爭年代廣為傳唱的民謠,就是軍民團結如一人的生動體現?;春鹨蹌倮强坷习傩沼眯≤囃瞥鰜淼模山瓚鹨蹌倮强坷习傩沼眯〈瑒澇鰜淼摹v史告訴我們,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我們黨的事業就能無往而不勝。
黨的建設,鮮明貫穿百年奮斗史
一部黨的歷史,就是黨的建設史,是我們黨發展壯大的成長記錄。不僅要學習黨史,還要把黨的建設歷史、組織工作歷史融會貫通學習,更要研究每個歷史時期組織工作服務推動大局的歷史篇章。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永遠不變的靈魂。旗幟鮮明講政治,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也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政治優勢。三灣改編,開始支部建在連上。古田會議提出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遵義會議實現了歷史轉折,撥正了中國革命前進的航向。紅軍過草地的時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問有沒有米煮飯,卻先問向南走還是向北走。這說明在紅軍隊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員,也懂得方向問題比吃什么更重要。黨員干部要把準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加強干部培養培訓是事業長青的根基。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成為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團結帶領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視培養造就能夠擔當重任的干部隊伍??谷哲娬髮W為八路軍、新四軍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軍事、政治干部。新時代,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努力造就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斗爭精神是我們黨事業的制勝密碼。我們黨生于憂患,成長壯大于血與火的斗爭之中。《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經過長期武裝斗爭和各個方面、各種形式斗爭的密切配合,終于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革命的勝利”。我們黨在成立之初,就與國民黨既合作又斗爭?!八囊欢狈锤锩儯審V大黨員明白“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谷彰褡褰y一戰線形成后,我們黨又與國民黨內的投降派、反共派等不斷斗爭,抵制一波波反共浪潮。黨的奮斗史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早期更面臨與黨內各種錯誤思潮、錯誤路線的反復斗爭,我們黨就是在與各種錯誤的主義、路線的斗爭中,掌握真理、篤定方向的。我們黨是在斗爭中成長和壯大起來的,斗爭精神貫穿我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要繼續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
黨的隊伍,是復興巨輪的核心動力
千秋偉業,百年輝煌只是序章。站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更要大力集結黨的隊伍,鍛造戰斗團隊,以劈波斬浪的勇氣、迎難而上的銳氣、向難而行的膽氣,在推動強國大業再筑宏基中貢獻力量。
建強領導班子,長遠規劃、系統培養、梯次使用。承擔民族復興重任,各級領導班子至關重要。要用歷史眼光和戰略思維,長遠規劃領導班子建設,確保領導力量源源不斷、生生不息,整個培養體系有效接續。要分階段壓茬培養,注意各個層次的墩苗歷練,尤其是多地多崗鍛煉,讓經歷、閱歷、能力相匹配,確保每個階段都有數質并舉的后備隊伍。要加強梯隊之間的銜接配合、前后相繼,注重班子成員之間的融合互補,形成乘數效應,在團結協作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發揮整體戰斗力。
鍛造干部隊伍,密切干群關系,提升斗爭本領。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心系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離根。建立干部到群眾中去、從基層成長的制度體系,讓各級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接地氣、沾土氣,一刻也不脫離群眾?;鶎雍腿罕娛歉刹看銦挼娜蹱t、成長的搖籃。只有眼皮貼著地皮,才能看見草根。加強干部的憂患意識和斗爭精神教育,有計劃地在艱苦環境、復雜條件下錘煉過硬隊伍。加強干部的應急能力培訓,增強風險態勢感知能力。一個成熟的干部,要有“桅桿”意識,能在起步階段就敏銳而準確地預見可能出現的“黑天鵝”、“灰犀?!?。建立干部成長的群眾評價機制,在長期的群眾斗爭中考察和識別干部,挑選和培養接班人。
貯備人才資源,加強頂層設計,推進政策協同。現代科技正以無法想象的速度在裂變發展,我們要在世界范圍、從時代前沿來審視人才培養,保證人才培養緊跟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人才培養離不開頂層設計,要突出管總牽頭,防止政策打架、互相掣肘。人才儲備應突出分線定向,實現各方面人才的總量平衡、結構均衡,防止畸輕畸重、儲用脫節。人才流動有別于人才流失,是人才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和手段。要尊重人才工作規律,支持合理有序流動,不要人為設限,造成人才的閑置和浪費,形成人才資源的呆賬壞賬。
壯大黨員隊伍,突出政治標準。黨員是黨的細胞,也是黨的種子。發展黨員,第一條標準就是政治標準,突出思想入黨,全面推行基層黨委政治審查和縣級執紀執法部門政審聯審制度,不斷提高黨員隊伍質量。健全黨員示范機制,以入黨為榮、為黨工作為榮,理直氣壯地亮出身份、示范引領并接受監督。優化黨員隊伍結構,防止黨的隊伍構成單一,弱化了代表性和先進性。突出黨員的培養使用,黨員是群眾中的優秀分子,要讓優秀者優先,有序選拔到各級重要崗位接受鍛煉、發揮作用。
眺望下個百年奮進路,我們要不忘初心使命、不負韶華責任,以滿腔忠誠和滿懷激情續寫好黨的歷史,用永遠在路上的定力和執著,堅定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作者: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民族地區工作處二級調研員)
責任編輯:陳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