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問‘出身’,只要誰能為國家作貢獻就支持誰?!绷暯娇倳浗赵诟=疾煺{研時強調,我們國家進入科技發展第一方陣要靠創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須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創新之道,唯在得人。我們一定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把創新真正落到實處。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創新既是關鍵之舉,也是決勝之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們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注重創新這個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隊伍,在量子信息、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然而,在科技領域仍然存在著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根本性改變。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還不完善、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的激勵機制還不健全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重大問題,需要從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上認真解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更需要杰出人才,需要我們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打破人才機制上的條條框框,打破傳統科研方式的路徑依賴。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樹立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大人才觀,不唯學歷、不唯身份、不唯資歷,敞開寬闊的胸懷,五湖四海,廣納賢才,讓各類人才都能施展才干、脫穎而出。同時,要深化人才評價制度改革,強化質量、貢獻、績效的價值導向,在人才培養引進、發現使用、評價激勵等方面下更大功夫,營造風清氣正的科技創新生態。
2014年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考察時,聽說只有中專學歷的精密播種機研制者陳學庚剛當選工程院院士后說,英雄不問出處,誰是英雄,要在“戰場”上見分曉。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曾指出,“可以探索搞揭榜掛帥,把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張出榜來,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眲撔虏粏枴俺錾怼保⑿鄄徽摮鎏?。誰有本事誰就揭榜掛帥,實際上是以重大需求為問題導向,以解決成效為衡量標準,用公平競爭來激發創新活力,這是加快科技創新、推動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觀念和制度保障。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在今天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國家為各類人才施展才干提供了更多機會和更大舞臺。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抱負、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吧!
責任編輯:劉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