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人類命運正面臨重大考驗。國際社會應該如何應對嚴峻的挑戰與考驗?是繼續單打獨斗,大搞單邊主義,還是堅持團結合作,奉行多邊主義?今年1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的致辭中給出了答案,這就是讓多邊主義的火炬照亮人類前行之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次為期5天的對話會,習近平主席應邀首日首位發表特別致辭,外電評論稱,這一安排呼應了“全球經濟圖景”,是“隧道盡頭的曙光”。國際社會對習近平主席的致辭反響熱烈,凸顯中國在國際治理中的大國引領作用。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堅定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
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國際社會解決當前問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的根本出路。
多邊主義是全球治理的根本遵循。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如何實現多邊主義?習近平主席在特別致辭中提出了“四個堅持”,即堅持開放包容,不搞封閉排他;堅持以國際法則為基礎,不搞唯我獨尊;堅持協商合作,不搞沖突對抗;堅持與時俱進,不搞故步自封。這“四個堅持”,高度凝練,每一條都極具現實針對性、指導性。
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最大程度增強合作機制、理念、政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維護世界穩定。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鞏固二十國集團作為全球經濟治理主要平臺的地位,密切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順暢,維護全球金融體系穩健運行,推進結構性改革,擴大全球總需求,推動世界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韌性的發展。
不搞唯我獨尊。國際社會應該按照各國達成的規則和共識來治理,而不能由一個或幾個國家來發號施令。我們要厲行國際法治,毫不動搖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多邊機構是踐行多邊主義的平臺,也是維護多邊主義的基本框架,其權威性和有效性理應得到維護,反對以多邊主義之名,行單邊主義之實。
堅持協商合作,不搞對抗。各國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差異不是對立對抗的理由,而是合作的動力。要尊重和包容差異,不干涉別國內政,通過協商對話解決分歧。
21世紀的多邊主義要守正出新、面向未來,既要堅持多邊主義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也要立足世界格局變化,著眼應對全球性挑戰需要,在廣泛協商、凝聚共識基礎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多邊主義是相互統一、相互促進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哲學中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等價值追求,蘊含著整體觀念、系統思維和辯證方法,不僅指出了人類走向美好世界的努力方向,還提供了走向美好世界的實踐路徑,成為擁有凝聚國際社會共識的強大思想力量。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來,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它以人類命運為宏大敘事,以人類福祉為依歸,被寫進聯合國的一系列成果文件,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共識,受到廣泛贊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習近平關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對國際社會的重要貢獻”,“中國正身體力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第71屆聯大主席湯姆森強調:“在我看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在這個星球上唯一的出路”。以人為本、團結合作,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根本要義,而多邊主義則是貫徹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行動指南。多邊主義的本質內涵是“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這意味著多邊主義必須是全人類的,而不是某些“小圈子”“小集團”的。
從全球化的“存廢之爭”,到今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對話會上多邊主義的“真偽之辯”,中國從中找到了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的路徑及實現的手段,那就是堅定地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需要中國高擎多邊主義的火炬,登高一呼,勇于擔當,引領整個世界走向光明的未來。“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中國人民張開雙臂歡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只要是對全人類有益的事情,中國就應該義不容辭地做,并且做好?!绷暯街飨那f嚴承諾向世界深刻展示這樣一個道理,即中國越發展,對世界和平與安全就越有利。
中國是多邊主義的捍衛者和全球治理的引領者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有理念,更有具體舉措,成為多邊主義的捍衛者和全球治理的引領者。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的政策主張中,還包括積極參與國際抗疫合作、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促進可持續發展、推進科技創新和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充分展現了21世紀多邊主義的包容性特點。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衰退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發展的形勢下,中國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為全球治理和全球經濟復蘇提供了強勁動力。
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主席出訪或出席重大國際會議發表的演講中,“共同”“攜手”“團結”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充分體現了多邊主義的本質要義。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就是要堅定捍衛和維護多邊組織聯合國及其所屬機構的權威和地位,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積極支持聯合國各項行動,以及推動各方在國際關系中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原則,用統一適用的規則,促進發展和國際爭端的解決。
在疫情威脅人類衛生健康之際,中國始終不忘大國責任和使命擔當,在精準施策并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果的同時,還積極支持和配合世界衛生組織工作,盡其所能地支持和幫助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抗擊疫情。2020年6 月17日,中國和非盟輪值主席國南非、中非合作論壇共同主席國塞內加爾以視頻方式共同發起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習近平主席主持峰會并發表題為《團結抗疫 共克時艱》的主旨講話。這是習近平主席繼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及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之后,就人類合作抗疫、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發表的又一重要講話。習近平主席的講話高屋建瓴、具體務實,既突出中非聯合抗疫,體現中非友好,又呼吁各國加強團結,應對全球疫情蔓延。習近平主席關于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設想,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在特別致辭中,習近平主席再次承諾,中國將繼續積極參與國際抗疫合作?!爸袊鴮⒗^續同世界各國分享疫情防控有效經驗,向應對疫情能力薄弱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促進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助力世界早日徹底戰勝疫情。”
中國的多邊主義理念與行動還體現在通過組建新機構,為參與全球治理提供新力量。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挑戰更加多樣,而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使多邊主義的力量不斷壯大。中國先后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組織、亞投行等一系列跨國、跨地區、跨洲的國際組織,為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治理體系提供了組織機構上的保證。中國用發展的思路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時刻牢記發展的包容性,不忘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實現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既是全球治理要達成的目標,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
近年來,中國通過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等一系列多邊峰會,展現中國支持和維護多邊主義的立場?!耙粠б宦贰背h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積極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產品的同時,也為全球治理提供可行方案。該倡議將沿線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聯接在一起,旨在實現共同發展,這是中國朋友圈越來越大的根本原因。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因法官任命受阻而陷入停擺時,在攸關發展中國家權益的“特別和差別待遇”原則受到攻擊時,在爭端裁決權威性受到挑戰時,中國堅定站在捍衛多邊貿易體制的一邊。在世界衛生組織受個別國家退群和政治化操弄的干擾時,中國堅定維護世衛組織在全球抗疫斗爭中的領導地位,支持其發揮多邊組織的作用和效能,并與多國開展疫苗研發合作,共享信息,推動國際聯防聯控,旨在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目標。根據二十國集團倡議共識,中國暫緩了最貧困國家2020年5月至2020年底到期債務的償還,幫助最貧困國家應對疫情肆虐時期的發展問題。此外,中國還在二氧化碳排放問題上鄭重承諾,2030年前爭取達到排放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彰顯了中國在全球氣候變化治理領域的大國擔當。
“孤行者難起,眾行者易趨?!泵鎸Χ嘀匚C,習近平主席向世界指出的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之路,是打開全球治理之門的密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比藗冇欣碛上嘈?,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社會成員聚集在多邊主義的火炬之下,協力同行,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走向人類和平幸福美好的未來。
?。ㄗ髡撸褐袊鐣茖W院中國非洲研究院社會文化室主任、研究員)
責任編輯:劉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