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更加美好世界的行動指南

2021年01月25日 17:50:19
來源: 《紅旗文稿》2021/2 作者: 金 鑫

  今年第1 期《求是》雜志刊登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以卓越政治家和戰略家的宏大視野和戰略思維,深入思考人類歷史發展階段和前途命運問題,高瞻遠矚地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這一重要理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契合各方期待,閃耀著穿越時空的思想光芒,一經提出便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和積極響應。如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為國際社會共迎挑戰、共謀發展、共促安全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和強大精神力量,成為引領人類前進方向的一面旗幟。

  回答“時代之問”的中國智慧

  自2008 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環境持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更加緊密,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方向不可逆轉,但世界發展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明顯增加,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經濟全球化遭遇強勁逆風。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進入動蕩變革期的世界,國際社會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方向指引,希望看到“ 亂云飛渡仍從容”的定力信心。

  早在2012 年12 月,習近平總書記同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座談時就指出,“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2013 年3 月,在擔任國家主席后首次出訪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中強調,“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這一闡述被認為超越雙邊關系范疇,“向世界講述了對人類文明走向的中國判斷”。

  2015 年9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0 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系統。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大系列峰會上全面論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要內涵”。2017 年1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演講,提出“ 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時代之問”,并給出了“中國解答”:倡導國際社會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用“五個堅持”“五個世界”清晰搭建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廈”的“四梁八柱”,為解決人類難題、推動共同發展提供了科學答案。

  2017 年12 月,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面向各國政黨領導人再次系統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和努力方向,倡導各方努力建設一個遠離恐懼、普遍安全的世界,遠離貧困、共同繁榮的世界,遠離封閉、開放包容的世界,山清水秀、清潔美麗的世界,號召各國政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把握人類進步大勢、響應人民共同期待,把自身發展同國家、民族、人類的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識,共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業。各國政黨普遍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講話是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宣言”,讓各國政黨看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和美好世界圖景的新希望。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讓國際社會更加感受到人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2020 年5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3 屆世界衛生大會開幕致辭時指出,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宣布中國為推進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舉措,呼吁各國攜起手來,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2020 年12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聯合國成立75 周年紀念峰會時再次強調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全世界是一次嚴峻考驗,人類已經進入互聯互通的新時代,各國利益休戚相關、命運緊密相連。全球性威脅和挑戰需要強有力的全球性應對。講話發出了團結互助、共克時艱的時代最強音。

  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哲學中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等價值追求,蘊含著整體觀念、系統思維和辯證方法,不僅指出了人類走向美好世界的努力方向,而且提供了走向美好世界的實踐路徑,成為擁有凝聚國際社會共識的強大思想力量。因此,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寫進了聯合國一系列成果文件,成為國際社會重要共識;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強調“習近平主席關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對國際社會的重要貢獻”,“中國正身體力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第71 屆聯合國大會主席湯姆森強調,“在我看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在這個星球上唯一的出路”。

  推動人類進步的中國方案

  面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問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既解決認識的問題,也解決實踐的問題,不僅為“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提供了科學解答,而且為“如何建設這個世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支撐。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指引下,中國近年來為解決全球問題、推動人類進步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中國方案。

  —— 面對強權政治、結盟對抗等陳舊邏輯對當今時代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威脅,習近平總書記利用國際場合深入闡述中國主張,號召國際社會摒棄一切形式的冷戰思維,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構建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伙伴關系,大國之間努力建立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關系,大國對小國平等相待,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營造公平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讓和平的陽光普照大地,讓人人享有安寧祥和。

  ——面對發展失衡、治理困境、數字鴻溝、公平赤字引發的逆全球化思潮,習近平總書記主張國際社會不能因為經濟全球化遇到了問題就全盤否定,而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除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讓它更好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強調“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倡導國際社會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面對文明隔閡、文明優越等阻礙人類文明共同發展進步的沉疴頑疾,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系統闡述中國的文明觀,主張各種文明沒有優劣之分,應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開放包容、互學互鑒,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主張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強調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

  ——面對氣候變化、自然災害、重大傳染性疾病對人類生存發展帶來的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倡導國際社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堅持走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倡導國際社會平衡推進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積極推動《巴黎協定》實施,并強調要幫助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面對中國與世界關系正在發生的歷史性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歷史與使命等角度深入闡述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強調“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打造伙伴關系、支持多邊主義的決心不會變。

  知行合一的中國貢獻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在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事業中,中國堅持知行合一的原則,追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以實際行動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堅定不移地通過自身發展推動世界發展。中國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近1 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將如期實現。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向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全新機遇和廣闊空間,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健康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中國正越來越由世界發展的受益者變成世界發展的帶動者,將更多地通過自身高質量發展為世界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勁支撐。

  中國堅定不移地推進“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伙伴關系建設。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積極推動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積極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中國堅定不移地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在中國同相關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框架內的各領域合作機制陸續搭建,經貿投資往來不斷加強,重大工程項目扎實推進,給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耙粠б宦贰币呀洺蔀楫斀袷澜缱顝V泛的國際合作平臺,成為國際社會共享的機遇之路、繁榮之路。

  中國堅定不移地推動經濟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健康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圍繞推動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進行深入闡述,為經濟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健康發展提供了思想理念指引。中國積極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主渠道作用,促進國際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倡導推動多邊貿易機制能夠更加有效地踐行開放市場、促進發展的宗旨,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積極推動收窄發展鴻溝。

  中國堅定不移地投身國際抗疫合作。中國堅定支持世衛組織發揮領導作用,毫無保留與國際社會分享抗疫經驗,向150 多個國家和9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為有需要的34 個國家派出36 支醫療專家組,向各國提供2000 多億只口罩、20 億件防護服、8 億份檢測試劑盒。中國共產黨同世界上100 多個國家的230 多個政黨就加強抗擊疫情國際合作發出共同呼吁,積極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中國堅定不移地推動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多元立體支撐。中國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與越來越多的國家建立雙邊命運共同體,與相關國家就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亞太命運共同體、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阿命運共同體、中拉命運共同體達成重要共識。同時,中國積極倡導建設互聯網命運共同體等,積極倡導建設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等,獲得國際社會積極響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多元立體格局正日益形成并不斷完善。

  共建美好世界的共同追求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是理念引領,也是實踐指南,它引導各國正確看待自身與外部世界的關系,指引了世界和平發展的方向,為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提出了新思路,已成為廣受國際社會歡迎的重要公共產品,成為各國共建美好世界的共同追求,得到世界各國人民高度認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民意基礎日益深厚,未來前景廣闊。

  發揮聯合國等多邊國際機構的作用,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國際層面更加落地生根。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多邊主義,要加強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世界衛生組織等全球性、區域性和專門性國際組織的作用,進一步強化各國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和精誠合作意識,攜手構建更加有效的多邊機制,推動全球治理向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轉變。

  高舉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旗幟,打造文明交流互鑒的交往新路。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思想基礎,這一思想從國際社會現實出發,在尊重不同國家、不同制度、不同文化等客觀差異的同時,尋求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最大公約數。它與聯合國所倡導的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崇高目標高度一致,構成不同國家、不同群體彼此交往、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思想觀念基礎。人類命運共同體蘊含的尊重文化多樣、促進文明對話、維護民族平等重要理念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共同價值,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繼續發揮中國的帶動作用,用中國方案切實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走深走實。著眼早日戰勝疫情,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國將積極開展國際抗疫合作,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彰顯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意識。中國將堅定不移地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消除貧困、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帶動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參與構建命運共同體,形成凝心聚力的磅礴力量。

 ?。ㄗ髡撸褐泄仓醒雽ν饴摻j部研究室主任)

  責任編輯:劉玉成

標簽 -
網站編輯 - 陳金霞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